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7)
2023(4931)
2022(4239)
2021(3907)
2020(3124)
2019(7204)
2018(7269)
2017(13144)
2016(7488)
2015(8724)
2014(9008)
2013(8739)
2012(8374)
2011(7361)
2010(7709)
2009(6949)
2008(6928)
2007(6393)
2006(5702)
2005(5265)
作者
(22195)
(18333)
(18263)
(17501)
(12067)
(9091)
(8579)
(7319)
(7144)
(7117)
(6543)
(6356)
(6315)
(6007)
(5808)
(5775)
(5725)
(5512)
(5505)
(5425)
(4758)
(4643)
(4485)
(4369)
(4315)
(4229)
(4152)
(4098)
(3715)
(3703)
学科
(28988)
经济(28959)
管理(21027)
(19890)
(15928)
企业(15928)
(11782)
贸易(11776)
(11542)
方法(10183)
地方(9293)
(8893)
(8430)
数学(8398)
中国(8314)
数学方法(8289)
(7578)
出口(7563)
出口贸易(7563)
(7089)
业经(6979)
(6845)
(5987)
农业(5803)
理论(5405)
环境(4991)
技术(4800)
地方经济(4571)
(4463)
银行(4448)
机构
学院(106998)
大学(103504)
(41853)
经济(40913)
研究(37037)
管理(36921)
理学(31029)
理学院(30579)
管理学(30017)
管理学院(29817)
中国(28486)
(25201)
(23530)
科学(23431)
(20469)
(19704)
研究所(17644)
(17446)
中心(17018)
财经(15634)
(15274)
业大(15257)
(15110)
师范(15076)
(14641)
(14171)
(13916)
农业(13521)
北京(13464)
技术(12781)
基金
项目(68075)
科学(53179)
研究(51211)
基金(47403)
(41443)
国家(41072)
科学基金(34968)
社会(31141)
社会科(29432)
社会科学(29427)
(29037)
基金项目(24825)
教育(24041)
(23030)
自然(22768)
自然科(22168)
自然科学(22166)
自然科学基金(21768)
编号(21672)
资助(19789)
成果(17422)
重点(16391)
课题(16271)
(15711)
(15124)
(14810)
(14234)
(13537)
创新(13208)
(13078)
期刊
(51372)
经济(51372)
研究(32508)
中国(24930)
(17164)
学报(16114)
教育(15515)
(15184)
管理(15180)
科学(14718)
大学(11765)
学学(10879)
技术(10464)
(10414)
金融(10414)
农业(10010)
业经(9313)
(8135)
经济研究(7541)
财经(7457)
问题(7006)
资源(6986)
国际(6579)
(6480)
(5556)
图书(5494)
现代(5207)
(5111)
论坛(5111)
职业(5106)
共检索到171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茂田  陈中原  李刚  
随着上海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建设用地迅速增加 ,人 -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按相关规划预计 ,至 2 0 10年 ,上海市建设用地总需求 2 2 6 7.80km2 ,现有建设用地存量 2 2 2 4 .39km2 ,未利用的土地仅有 9.0 0km2 ,因此围垦造地是上海目前和今后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出路所在。河口海岸地区动力条件复杂 ,地形变化剧烈 ,如何选择围垦促淤造陆与疏浚促淤造陆边界尤为关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研究长江口南汇东滩 1996~1999年的冲淤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0 .5~ 1m高程带为南汇边滩冲淤平衡带 ,年平均冲刷率为 0 .0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沈良  谷国传  虞志英  
根据 198 3~ 1999年历年地形测图和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3月潮滩断面定位观测的相对高程记录 ,结合潮滩水文泥沙观测资料 ,对长江口南汇东滩的淤涨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不断淤涨的平缓潮滩在风暴浪和常浪作用下发生相应的突变和渐变 ,并且常浪对滩面起洗平作用 ,而风暴浪对滩面起掀掘作用。潮流携带细颗粒泥沙塑造潮滩 ,通过上、下滩水体含沙量之差可计算潮滩的堆积速率 ,从滩坡平衡原理可计算潮滩水平扩展趋势。计算结果得到南汇潮滩堆积速率为 4 .5cm/a ,淤涨速率 4 0~ 5 0m/a ,与实测资料相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扬扬  张行南  徐双全  倪斐  
为获得长江口滩涂地形的冲淤演变规律,运用GIS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于分区的冲淤量时间序列分析、冲淤量与上游来沙量相关分析、沙洲质心推移分析、典型断面分析的滩涂地形综合分析方法,即以滩涂分区和江心沙洲为对象、分时段定量研究冲淤变化的方法。在对全系列实测滩涂地形资料逐年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江口滩涂地形进行分区域的冲淤分析,并选取1991、2001和2008年3个代表年份,研究了长江南支上段主要沙洲地形演变规律。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世伦  赵庆英  丁平兴  谢文辉  
根据长江口南槽 3a中的 2 3次地形实测资料 ,揭示拦门沙航道的季节性冲淤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并利用所获得的经验关系对入海水沙特征年份及洪水、风暴迭加情况下河床的冲淤幅度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 :拦门沙航槽的季节性冲淤变化主要受洪水和风暴控制。在不受风暴干扰的前提下 ,河槽纵向上各点的水深同大通站径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关性以径流同落后 1~ 2月的地形之间的关系为最好 ;随着向海距离增大 ,这种“滞后”时间有延长趋势。正常年份径流引起的洪枯季最大冲淤幅度约为 0 .6~ 0 .7m量级 ,特枯水 (沙 )年和特丰水 (沙 )年引起的洪枯季最大冲淤幅度估计分别为 0 .4~ 0 .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瑜  韩震  
植被是潮滩湿地的主要地物类型之一,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对1949-1982年4幅航片影像和1995-2008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南汇潮滩植被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前,分布在海堤外侧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随淤涨外延,面积在10 km2以上;20世纪80-90年代,自然冲淤强度减弱,南汇在海堤外侧种植芦苇进行人工促淤,植被处于自然状态与人为影响转换的过渡期,1995年面积达到14.30 km2;2000年以后,人工促淤工程增多,围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宗生  周云轩  李行  况润元  
首先提取多时相卫星影像的水边线信息,借助水动力模型模拟水边线对应时刻的水位,根据水边线水位及实测潮滩高程断面推算潮滩的高程及冲淤变化信息,同时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Quick Bird)对潮滩植被进行模糊分类及变化监测,并通过植被覆盖度指数及现场观测数据反演植被的发育程度信息。依据上述计算结果探讨了崇明东滩冲淤变化与植被及潮间带高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崇明东滩中低潮滩附近存在冲淤峰值,由峰值位置向海向陆侧递减。年平均沉积速率与潮滩高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杨胜龙  张胜茂  康伟  吴祖立  全为民  阮超  
根据2013年3~11月对长江口东滩潮间带湿地鱼类群落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鱼类群落物种组成和丰度的季节变化。研究共采集到鱼类39种,隶属20科。结果表明,种类最多的科是虾虎鱼科(12种),其次是鳀科(4种),再次是石首鱼科(3种),而鲻科、海鳗科、舌鰨科等各有2种。从鱼类丰度水平来看,夏季最高,达97.05 ind·(net·tide)-1;春季次之,为32.80 ind·(net·tide)-1;而秋季最低,为14.00 ind·(net·tide)-1。总体来说,石首鱼科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虾虎鱼科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欢  陈锦辉  吴建辉  钟俊生  韩梦婷  赵晨  
2018年6月(夏)和9月(秋),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的14个站位点的表层,运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口径1.3 m,网目0.5 mm)水平船拖10 min采集仔稚鱼,实时采集水柱环境参数包括温度(SST)、盐度(SSS)、浊度(TUR)、深度(DEP)和叶绿素a(SSC),探讨该水域仔稚鱼的分布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8网次共采集到仔稚鱼10 925尾。其中淡水型鱼类22种(42%),河口型(半咸水)鱼类19种(37%),沿岸型鱼类7种(13%)和近海型鱼类4种(8%)。鲤科为14种(27%);虾虎鱼科12种(23%);鳀科及银鱼科均为5种(10%)。以大于5%为优势种,凤鲚占总渔获量的21.51%、刀鲚(18.11%)、贝氏?(16.34%)、银飘鱼(10.82%)和斑尾刺虾虎鱼(9.38%)。在采集的所有仔稚鱼中,前弯曲期仔鱼数量最多,约占总数量的76.49%,弯曲期仔鱼11.94%,后弯曲期仔鱼8.01%,稚鱼3.43%,卵黄囊仔鱼仅出现在6月,占总渔获量的0.13%。前弯曲期仔鱼与弯曲期仔鱼的密度随着季节的更替呈下降趋势,后弯曲期仔鱼密度呈上升趋势。夏季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总数及密度都比秋季多。研究表明,长江口崇明东滩鱼类可以分为两支,淡水种生态群落和半咸水生态群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钧渊  陈锦辉  钟俊生  吴建辉  罗渊政  杜志鹏  陈再忠  
为了探明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2020年11月—2021年8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周边水域设置14个站点,按季度以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在各站点进行4个航次的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共采到仔稚鱼4 556尾,隶属于8目14科48种。种类组成优势种明显,以凤鲚(Coilia mystus,25.09%)为主,其次为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20.12%)和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17.11%)。春夏两季仔稚鱼密度和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冬两季,夏季密度最高,达0.658 ind./m~3。春季种类数最多,为28种,冬季种类数最少。种类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呈相同季节变化趋势:春季最高、夏季其次、冬季最低。春夏季仔稚鱼密度北支高于南支,秋冬季南支高于北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春季仔稚鱼可分为淡水类群、河口Ⅰ类群及河口Ⅱ类群;夏季可分为河口类群和海洋类群;秋季长江口崇明东滩仔稚鱼大致分为淡水类群、河口类群与海洋类群;冬季仔稚鱼种类和数量甚少。皮尔逊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夏季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与盐度呈相关关系,与水温、叶绿素、浊度无相关性。文中还对崇明东滩仔稚鱼优势种和群落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瑜  宋献方  Bauer-Gottwein Peter  卜红梅  杨丽虎  张应华  韩冬梅  马英  Davidsen Claus  
适宜的环境流量对于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保障区域社会经济用水需求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以探讨水资源优化配置条件下长江口适宜环境流量为目的,基于水经济价值分析构建了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了区域缺水量以及环境流量约束的影子成本随长江口环境流量约束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环境流量约束超过临界值后,区域缺水量不断增加,且环境流量约束产生非零影子成本;通过区域供水目标和环境流量约束的影子成本图确定长江口适宜环境流量的上限和下限,得到20%、50%、75%及95%水资源保证率下,长江口适宜环境流量分别为27.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帅虎  程和琴  郑树伟  
于2015年2月1~7日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横沙通道河槽进行走航测量,结合人类活动强干扰下的海图水深数据及河槽表层沉积物资料分析近期长江河口横沙通道河槽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探讨河槽冲淤演变和床面微地貌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河口河槽冲淤演变过程和微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近年来横沙通道河槽持续受到冲刷,2002~2013年泥沙净冲刷量为0. 86×10~8m~3,平均每年冲刷0. 08×10~8m~3,其原因可能与三峡蓄水工程、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和北港青草沙水库工程的实施有关。而横沙通道的河床冲刷对圆圆沙航槽和北槽航道的泥沙回淤具有一定的贡献;其底床上除发育平滑床底外,还广泛发育凹坑和冲刷痕等侵蚀性微地貌,且河槽受到冲刷导致底沙推移质运动增强,促进了沙波微地貌的发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凌旋  李占海  李九发  周云轩  陈炜  徐敏  
基于实测资料以长江河口南汇潮滩为例,对传统机制分解法进行改进,将机制分解计算中的含沙量项按悬沙粒径进行分组处理,分为63~250、16~63、4~16、0.5~4μm 4个粒径组,对各粒径组泥沙的净输移通量分别进行机制分解计算,分析不同粒径组泥沙的各机制分解项对悬沙净输移通量的贡献。研究表明不同粒级的泥沙其控制输沙的潮滩动力因子不同。相当于粘土类(0.5~3.9μm)和细粉砂类(3.9~16μm)粒级的悬移质泥沙,平均流项T1+T2及潮泵项T3+T4+T5对其输移起控制作用;相当于粗粉砂类(16~62.5μm)和细砂类(62.5~250μm)粒级的悬移质泥沙,潮泵项T3~T5、潮振荡项T6~T...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陈渊戈  叶锦玉  靳少非  张胜茂  康伟  阮超  吴祖立  
根据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长江口东滩湿地东北水域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生境下采集的鱼类样本数据,分析了该两种盐沼植被生境下鱼的种类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鱼类15种(类),隶属5科;其中,芦苇生境发现8种(类)鱼类,海三棱藨草生境发现11种(类)。虎鱼科鱼类最多,占种(类)数的73%;鲤科、胎鳉科、鲻科和鮨科各仅发现1种。本次调查未采集到鱼卵,仔鱼数量比例占35.1%,稚鱼比例为56.4%,幼鱼比例为6.4%,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李志威  许清文  王晓娟  
长江下游是典型的分汊型河道,其江心洲的洲头正面临清水冲刷蚀退的严峻形势,如大通河段的铁板洲。基于大通水文站年均水沙数据(1956~2014年),选取铁板洲的遥感影像(1998~2016年)和实测地形数据(2004~2011年),并采用MIKE21 FM模拟铁板洲河段的水动力变化,分析近20年大通站年际及年内水沙变化、铁板洲的形态变化、洲头冲淤变化及主控因素。2003年后长江下游年均径流量变化较小,年均输沙量比2003年之前锐减67.4%。铁板洲受到低含沙水流的冲刷,洲头显著蚀退,其体积从163.57万m~3(2004年)萎缩至68.84万m~3(2011年),且年均蚀退率由8.88%(2004~2008年)增至11.57%(2008~2011年)。水动力模拟表明来流量增大对洲头的冲刷作用更加剧烈,即铁板洲在洪水期受到的冲刷大于枯水期。由于洲头的逆坡和阻挡作用,铁板洲洲头上游沿程流速不断减小并在洲头前缘岸边急剧降至零,最大流速出现在洲头左侧,使得其左侧成为主要蚀退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波  周云轩  郑宗生  刘志国  李贵东  张杰  
河口滩涂位于江河入海口前沿,其岸线受江河上游来水来沙、海水潮汐动力和人为因素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中。针对遥感人工目视解译判读出岸线进行冲淤变化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岸线遥感识别提取方法,阐述了整个遥感迭代识别提取过程。以长江河口崇明东滩为实验区,选取长江口1990年12月4日、1995年4月6日、2000年6月14日和2005年11月27日4个时相的陆地卫星TM/ETM+遥感影像,对其进行基于面向对象的识别处理,直接提取相应年份的岸线和滩涂陆域多边形,对4个年份的陆域多边形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崇明东滩自1990年以来15年间的冲淤空间变化。应用表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析识别技术在河口滩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