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9)
2023(5589)
2022(4862)
2021(4571)
2020(4092)
2019(9377)
2018(9186)
2017(17346)
2016(9538)
2015(10844)
2014(10652)
2013(10672)
2012(9522)
2011(8324)
2010(8546)
2009(8247)
2008(8722)
2007(8140)
2006(7296)
2005(6986)
作者
(26462)
(21540)
(21410)
(20412)
(13782)
(10105)
(9979)
(8281)
(8262)
(7918)
(7494)
(7366)
(6934)
(6760)
(6665)
(6661)
(6513)
(6299)
(6273)
(6085)
(5378)
(5188)
(5151)
(4894)
(4878)
(4870)
(4820)
(4755)
(4432)
(4084)
学科
管理(40723)
(36509)
(32945)
企业(32945)
(30223)
经济(30183)
(20001)
银行(19856)
(18435)
(17989)
方法(17183)
(15596)
数学(14465)
数学方法(14344)
(12347)
金融(12347)
(11529)
财务(11502)
财务管理(11465)
(11325)
制度(11323)
(10950)
企业财务(10949)
保险(10859)
中国(10671)
业务(10653)
银行制(9006)
(7914)
业经(7754)
体制(7283)
机构
大学(126120)
学院(124282)
管理(54790)
(50677)
经济(49296)
理学(43889)
理学院(43500)
管理学(42922)
管理学院(42666)
中国(42387)
研究(35260)
(32554)
(26891)
财经(23877)
(23146)
银行(22090)
(21763)
(21291)
(20472)
中心(19928)
科学(18678)
财经大学(18212)
(17500)
(17335)
北京(17252)
(16887)
(16869)
金融(16587)
经济学(15437)
人民(15306)
基金
项目(73848)
科学(58819)
基金(55164)
研究(54135)
(46578)
国家(46203)
科学基金(41324)
社会(34978)
社会科(33234)
社会科学(33226)
基金项目(28923)
(27868)
自然(27262)
自然科(26694)
自然科学(26691)
自然科学基金(26273)
教育(25216)
资助(23663)
(23282)
编号(21120)
成果(17332)
(16997)
重点(16078)
(15702)
教育部(15181)
人文(14792)
创新(14757)
科研(14565)
(14537)
大学(14507)
期刊
(56790)
经济(56790)
研究(43650)
(34505)
金融(34505)
中国(30830)
(29284)
管理(24422)
科学(15499)
学报(15478)
(13905)
财经(12917)
大学(12725)
学学(11984)
技术(11349)
(10817)
教育(10766)
财会(8873)
会计(8632)
经济研究(7961)
理论(7745)
农业(7449)
业经(7094)
实践(7058)
(7058)
技术经济(6792)
(6408)
现代(6305)
通讯(6042)
统计(6036)
共检索到214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冬民  
监管当局和银行对风险的共同关注决定了有效的监管必然是建立在对银行风险管理功能充分利用基础上的监管。而银行的风险管理效果受制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激励和风险管理能力 (手段 )的充分程度。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指明风险管理激励的复归和风险管理能力 (手段 )的释放是指令式监管向激励相容监管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晔  
本文从组织架构、管理行为、技术应用、理念文化及外部环境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外国银行的差距,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莎  
从商业银行诞生开始,收益与风险就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高收益,但是高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侵蚀,甚至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地位、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监管指标的理论基础上,以某商业银行数据为例,对其部分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提出有参考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稳步发展的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明华  
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人员及监管部门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可是 ,双方的目的是很不同的。银行监管部门担心的是银行业的安全问题 ,而银行管理人员担心的是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问题。本文讨论银行应该如何通过风险衡量 ,权益分配及内部资金调拨来为股东创造价值 ,同时又满足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谈伟宪  董红蕾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所推出的内部评级法,提供了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动态监管方法,本文探讨了实施内部评级法对中国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改进资本监管要求的激励效应,提出了金融开放下中国银行业加快引入并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岱松  蔡利初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与实施对于银行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竞争加剧,同时,伴随着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银行业的风险量化管理、全面管理等前沿理论逐渐被提出并付之实践,这将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路与理念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审慎性监管、试行风险量化式监管、风险预约选择/承诺制监管等前沿性理论的转变必将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精神,建立科学、严密、高效的治理制度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以风险意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待以推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川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发生了重大变革。近期,中国银监会也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新监管标准在国内银行业的实施,且实施标准比国际标准更高更严。新监管标准对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盈利模式、财务及资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均构成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中国银行业应尽快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形势,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风险管理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敬红  孙丽  
我国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仍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关键要在银行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也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云  易君俊  
担保债务凭证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信用衍生品,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资本的流动性,转移信用风险。文章针对担保债务凭证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担保债务凭证的三大风险分担机制,指出了现有风险分担机制下仍然可能产生的缺陷。研究认为:在担保债务凭证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缩减衍生链条、完善评级机制、增加股权档比例等措施可以使其有效发挥出转移银行信用风险的功能,担保债务凭证设计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抗风险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镇  詹原瑞  
文章构建了适合中小银行的监管资本框架下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收益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修正分析方法。证明了在监管资本框架下用修正分析方法进行资产组合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2016年下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重心由稳增长向防风险转变,尤其是针对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不断出台,2017年监管政策进一步升级。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监管不断升级。2017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趋紧,金融监管进一步趋严,从多角度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规范与监督,金融监管进一步趋严。一方面,央行逐步完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2017年以来持续通过降低基础货币投放力度,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