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9)
2023(5264)
2022(4321)
2021(3975)
2020(3343)
2019(7348)
2018(6953)
2017(13335)
2016(6814)
2015(7575)
2014(7406)
2013(7445)
2012(6830)
2011(6035)
2010(6325)
2009(6517)
2008(5380)
2007(4604)
2006(4236)
2005(4135)
作者
(18008)
(14864)
(14563)
(14109)
(9384)
(7034)
(6784)
(5972)
(5448)
(5289)
(5091)
(5076)
(4871)
(4750)
(4703)
(4655)
(4391)
(4274)
(4175)
(3887)
(3726)
(3596)
(3401)
(3397)
(3362)
(3339)
(3269)
(3074)
(2971)
(2968)
学科
(27873)
经济(27839)
(25104)
金融(25104)
(22034)
银行(22027)
(21480)
(20331)
管理(18777)
(17449)
企业(17449)
中国(16661)
方法(11659)
中国金融(10998)
数学(10712)
数学方法(10601)
(9577)
(9229)
地方(8688)
(7081)
(7040)
财务(7023)
财务管理(7011)
企业财务(6753)
业经(6634)
(5679)
贸易(5670)
(5550)
(5283)
农业(4942)
机构
大学(89666)
学院(89545)
(40945)
经济(40094)
管理(32417)
中国(32368)
研究(30548)
理学(27419)
理学院(27143)
管理学(26596)
管理学院(26434)
(21115)
(18074)
中心(16778)
(16485)
财经(16384)
(16247)
金融(15963)
银行(15922)
科学(15789)
(14922)
(14864)
(14679)
经济学(14100)
(13736)
人民(13508)
研究所(13041)
经济学院(12799)
财经大学(12516)
(12337)
基金
项目(56711)
科学(45094)
研究(42597)
基金(42139)
(35791)
国家(35462)
科学基金(30944)
社会(28366)
社会科(27133)
社会科学(27127)
(21546)
基金项目(21542)
教育(19429)
自然(18875)
自然科(18512)
自然科学(18508)
自然科学基金(18181)
(18074)
资助(18021)
编号(16828)
成果(13997)
重点(12969)
(12710)
(12427)
(12346)
国家社会(12038)
课题(11817)
创新(11551)
(11540)
教育部(11488)
期刊
(42814)
经济(42814)
研究(30015)
(28700)
金融(28700)
中国(21725)
(16563)
管理(13310)
学报(11742)
(11316)
科学(10677)
大学(9607)
学学(9108)
财经(8529)
教育(8285)
经济研究(7448)
(7266)
技术(7098)
农业(6409)
理论(6114)
业经(5907)
实践(5516)
(5516)
中国金融(5302)
国际(5190)
问题(5167)
统计(4891)
(4729)
(4242)
财会(3983)
共检索到151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刘晓波  
从金融波动看金融稳定──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谢宏华,邹修清,毛爱国,刘晓波(一)引言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务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回顾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刘晓波  
本文作者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说明了近年来我国金融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引发金融波动的诸多失误。一是金融政策缺乏统一性、连续性、严肃性和相对独立性,引起宏观金融政策失灵、微观金融政策失效;二是宏观金融调控严重乏力,没有建立起快速灵敏的反馈传导机制,高速高效的预警预报机制,强有力的宏观干预机制,造成金融调控反应迟钝、监管不严、调控措施滞后乏力;三是在利率等金融杠杆的使用上时机把握不准,操作不当,使杠杆的调节作用没能得到灵活充分发挥;四是我国的金融经济改革没有配套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间不协调、不衔接,从而造成政策失效,甚至引起混乱。针对政策上的矛盾和失误,作者提出了减少金融波动、保持金融稳定的政策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昊  
本文基于金融稳定的视角,首先分析会计计量方法对资产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尤其是会计计量所导致的资产价格的额外波动;其次,本文构建了会计计量方法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分析框架,着重论述了金融机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的权衡机制;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相关政策制定机构之间的沟通、会计计量方法选择与金融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配套政策是会计计量和金融稳定协调发展路径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忠东  曾令华  
目前关于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和信用扩张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研究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流动性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强调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经济中的作用;研究资产价格波动传递未来不平衡信息,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支持资产价格大幅度渡动、信用扩张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引发金融不稳定的条件来看,面对资产价格的波动,良好的金融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邵士妍  
本文在全面阐述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侧重对我国的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理论与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动态分析中,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的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大又有助于股票价格的提升,且波动幅度更大。在长期的协整分析中,却不存在如此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股票市场的调控要考虑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完善货币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振龙  李平  惠晓峰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外部环境面临复杂和严峻的挑战。诸如美联储利率政策、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给投资者信心以及汇市和股市波动带来较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汇率制度与金融市场结构交织在一起,且汇率和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给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国  宋建江  
房地产价格波动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行为将其效应传递至金融系统。由于房地产金融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以及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结构承受能力较弱,区域金融稳定将受到冲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银涛  
本文认为,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稳定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存在有限理性。房地产市场有限理性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投资者有限理性、房地产开发商有限理性和金融机构有限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造房地产市场有限理性,论证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照  郭冰  
Bachelier(1900)运用赌博的方法研究证券价格的特征,提出证券价格遵循随机游走,即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从此,对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成为整个金融学的焦点,产生了一系列辉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创  谢敬轩  
本文从职能发挥能力和冲击抵御能力两个方面对中国金融稳定态势进行测度,并结合动态CRITIC赋权法合成综合金融稳定指数,运用TVP-VAR模型实证探究中国金融稳定与经济、金融周期的交互影响及其状态相依性特征。研究表明:第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金融稳定已由大幅震荡转变为小幅波动态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未对中国金融稳定整体格局构成严重冲击。第二,金融体系职能发挥能力和冲击抵御能力对经济、金融周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性和非对称性特征。第三,金融稳定不仅会制约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样也会受到经济和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特别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背离将显著抑制金融体系职能发挥能力和冲击抵御能力。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促进经济金融协调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阮卓阳  
本文通过对全球68个主要经济体198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周期和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高涨期和衰退期,经济增长率较低,同时容易爆发金融危机;相比之下,金融正常期的经济增长率更高,同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更强。这意味着,只有当金融周期处于相对平稳的正常状态时才有助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反之,不论金融周期过热还是过冷,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都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无论金融周期处于何种阶段(高涨期、衰退期或正常期),金融波动的增加都伴随着更低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这意味着,金融波动的增加不仅会显著削弱一国的经济增长,同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劲松  韩克勇  赵琪  
资产价格波动是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稳定不仅仅指银行信贷或汇率波动的稳定性,而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够全面衡量银行、证券、外汇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金融相关变量稳定性的指标体系。本文在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销售价格和股票价格等资产价格显著影响金融稳定,且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引发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为此,政策当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加大股票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预警体系等手段来观测资产价格波动情况;同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引发金融危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原因之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资产价格波动通过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影响金融稳定,构成了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先明  谢雨菲  权威  
影子银行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金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其内部的风险累积和向外传染极易对金融体系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论文利用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数据以及通过合成指标法计算所得的金融稳定性指数,基于所构建的TVP-VAR模型检验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波动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在短期内对金融稳定具有促进作用;影子银行体系内风险会逐步累积并向正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传染,因此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金融稳定的负面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