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0)
2023(15600)
2022(13249)
2021(12075)
2020(10020)
2019(23085)
2018(22330)
2017(43530)
2016(23146)
2015(26471)
2014(26707)
2013(26711)
2012(25466)
2011(23192)
2010(24042)
2009(22826)
2008(22356)
2007(20324)
2006(18401)
2005(17480)
作者
(68629)
(57319)
(57260)
(54620)
(36795)
(27534)
(26267)
(22109)
(21770)
(20631)
(19667)
(19274)
(18373)
(18312)
(18049)
(17971)
(16817)
(16703)
(16671)
(16531)
(14565)
(14087)
(13955)
(13373)
(13080)
(12969)
(12710)
(12703)
(11660)
(11315)
学科
(118153)
经济(118036)
管理(64239)
(64185)
(50824)
企业(50824)
方法(41848)
中国(36997)
数学(36062)
数学方法(35717)
地方(30761)
(30625)
金融(30623)
(30118)
(29171)
银行(29144)
(28198)
(27800)
业经(25265)
(24465)
(21909)
贸易(21888)
(21316)
(21135)
农业(20321)
地方经济(17021)
(16722)
财务(16675)
财务管理(16628)
理论(16050)
机构
学院(344819)
大学(343993)
(157266)
经济(154015)
管理(126716)
研究(125689)
理学(105899)
理学院(104673)
中国(103249)
管理学(103147)
管理学院(102484)
(74508)
(73829)
科学(71094)
(64769)
中心(58629)
研究所(57555)
财经(57547)
(55864)
(54248)
(51973)
经济学(49944)
北京(48200)
(45679)
师范(45294)
业大(45113)
经济学院(44773)
(43873)
(43817)
农业(43185)
基金
项目(209042)
科学(164303)
研究(157875)
基金(150323)
(129017)
国家(127870)
科学基金(108900)
社会(101497)
社会科(96356)
社会科学(96327)
(81537)
基金项目(78271)
教育(71444)
(68257)
自然(66146)
自然科(64574)
自然科学(64557)
编号(64401)
自然科学基金(63397)
资助(62253)
成果(54426)
(50820)
重点(47515)
(46904)
课题(45441)
(43456)
国家社会(42035)
发展(41763)
(41089)
(41028)
期刊
(189211)
经济(189211)
研究(115516)
中国(74986)
(58190)
(52720)
(52257)
金融(52257)
管理(48271)
学报(47627)
科学(45016)
大学(36520)
教育(36449)
农业(34580)
学学(34141)
经济研究(30811)
财经(30139)
技术(29749)
业经(29395)
(26077)
问题(24936)
(21700)
国际(20637)
技术经济(18805)
世界(18804)
(18307)
理论(17648)
商业(16888)
统计(16552)
现代(15615)
共检索到561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丹阳  
金融资产等服务产品与货物一样,也存在"贸易模式"的问题,本文基于"服务业-制造业"这种国际分工形态,从生产差异的角度解读了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文章认为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最终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完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建炜  姚洋  
本文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察了全球失衡问题,通过构造一个金融市场-制造业比较优势指标,利用1990~2005年4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研究,证实金融-制造业比较优势对于经常账户赤字(盈余)的重要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我们的主要结论。特别地,我们发现,中国的贸易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国际分工新格局加以解释。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全球失衡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建明  李宏  朱学彬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一轮全球失衡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角。同时,大量FDI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进而形成了发达的全球生产体系。基于全球失衡的上述特点以及在Antràs和Caballero(2007)水平分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垂直分工模型,可以从国际分工视角为全球失衡问题提供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时,模型把社会生产划分为创新和生产两个环节,并指出与生产活动相比,创新活动更加依赖外部融资,因此,金融发展程度更高的国家在创新活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在生产活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进行国际交换时,创新成果和生产成果通常反映在国际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立坚  
美国金融体系的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今年4月份贝尔斯登破产被托管后,9月初美国政府被迫承诺接管美国两家政府支持的最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紧接着,掀起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珍增  陆建明  
本文以金融发展的跨国差异为基本前提,通过建立包含资本中间品生产的宏观经济框架,分析了金融发展在国际分工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不同分工模式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影响。根据模型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结论:第一,金融发展差异是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差异提高通过加大相对价格差异提高了贸易量,但贸易收支是平衡的;第二,给定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形态,一旦金融发展水平超过某一特定临界值,国家间的分工就会由传统的水平分工转化为产品内垂直分工,贸易不平衡随之产生并逐渐扩大。利用分行业贸易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后认为模型具有合理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丁骋骋  
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第三次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及特征、成因及持续性、调整方式等方面,对经济失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成果进行总结。世界经济不能长期失衡,需要及早进行调整以避免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鄂志寰  多淑金  
从2003年3月20日开战到2003年4月中旬,萨达姆政权瓦解,美伊战争迅速走向终结,事实证明这是一场缺乏悬念的短期局部战争。然而,在世界经济领域,美伊战争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短期而言,战争结局对世界经济的动态影响有限,不会改变各主要经济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汉儒  
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的研究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决定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又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因此,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的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达  赵勇  
本文以美国和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为基础,从中美两国金融发展的角度对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方式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当前中美经济失衡是金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它既反映了实体经济领域国际分工的格局,也反映了中美两国在虚拟经济领域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散职能的较大差异。在此背景下,中国单方面的政策调整,不仅效果有限,而且这种调整的思路也不符合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珺  
本文构建了全球电脑生产网络作为分析全球生产和贸易失衡的框架,剖析了处于高低不同层级的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权力、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以及利润分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的失衡。针对全球生产网络中透视出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提出了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应选择的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 ,这将制约资本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股市与债市的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关关系角度 ,论述“只有保持资本市场中股市与债市的共存与协调比例发展 ,才会有助于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对于一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观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若雪  袁志刚  
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效率较差,资产的供给能力较弱,居民为了最大化效用,不得不通过贸易顺差购买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厂商为了最大化利润,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有替代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表现为"双顺差"。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失衡其实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金融市场效率较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付争  
本文利用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在开放经济前后两国利率、资本存量、消费和对外负债的变化,研究了封闭与开放均衡时期金融市场差异在形成两国相应经济变量数量差异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对资本跨境部门间流动和经常账户变动的影响,进而探究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在提供无风险资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它的金融部门较生产部门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更强,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恰好相反。由此,金融市场差异通过对资本的配置影响消费与投资,进而使两国经常账户顺逆有别。本文还通过将39个国家2000年后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钟表  
笔者从全球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近期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球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进程进行了探讨。世界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使之从反映南北经济关系演化为经常账户的不可持续,本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次贷危机既是对此前全球经济失衡过度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反映,也是对过度失衡进行的破坏性调整和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再平衡的实质是对原有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的调整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再平衡的工具,对美元大幅升值单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