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7)
2023(6845)
2022(5539)
2021(4806)
2020(3960)
2019(8828)
2018(8321)
2017(16188)
2016(8065)
2015(9125)
2014(8985)
2013(9083)
2012(8666)
2011(8260)
2010(8688)
2009(8728)
2008(7353)
2007(6765)
2006(6494)
2005(6237)
作者
(24019)
(19843)
(19760)
(19057)
(12658)
(9440)
(9025)
(7728)
(7539)
(7035)
(7031)
(6484)
(6420)
(6331)
(6252)
(6190)
(5827)
(5658)
(5644)
(5194)
(5143)
(4813)
(4707)
(4665)
(4603)
(4559)
(4234)
(3987)
(3958)
(3929)
学科
(60314)
经济(60279)
(25517)
金融(25517)
(22299)
银行(22290)
管理(21923)
(21746)
(21080)
中国(19750)
地方(18821)
(17561)
企业(17561)
方法(16350)
数学(14483)
数学方法(14437)
地方经济(12219)
(11578)
业经(11415)
中国金融(11058)
(10849)
(9329)
(8939)
(8353)
(7390)
贸易(7379)
产业(7376)
(7080)
农业(6999)
经济学(6986)
机构
学院(123233)
大学(121996)
(68668)
经济(67473)
研究(47702)
中国(43638)
管理(42863)
理学(35488)
理学院(35122)
管理学(34733)
管理学院(34505)
(30319)
(24765)
经济学(23998)
(23927)
财经(23810)
科学(23722)
中心(22990)
(21429)
经济学院(21369)
研究所(21257)
(18550)
(18547)
(18365)
金融(18248)
银行(17741)
财经大学(17637)
(16639)
人民(16546)
(16424)
基金
项目(71865)
科学(56720)
研究(54484)
基金(52852)
(44790)
国家(44435)
科学基金(38111)
社会(37960)
社会科(36288)
社会科学(36280)
(27734)
基金项目(26854)
教育(23029)
资助(22233)
(22083)
自然(21183)
自然科(20689)
自然科学(20686)
编号(20634)
自然科学基金(20334)
(18038)
成果(17214)
国家社会(16661)
重点(16588)
(15821)
(15717)
经济(15577)
发展(15569)
(15356)
(15068)
期刊
(83454)
经济(83454)
研究(45644)
(30795)
金融(30795)
中国(24762)
(23008)
管理(18334)
(15536)
经济研究(15152)
学报(14362)
科学(14201)
财经(13474)
(11802)
大学(11507)
学学(11132)
技术(10395)
问题(10250)
业经(10247)
农业(9349)
国际(8660)
(8436)
技术经济(7991)
世界(7963)
统计(7178)
理论(6816)
经济问题(6558)
教育(6536)
经济管理(6286)
商业(6201)
共检索到21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文生  
我们应该从金融周期而不是一般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近期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金融周期强调货币信用和房地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形成加速器影响,导致与一般经济周期不同的规律,其时间跨度可能超过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导致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也会较大。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大宗商品、房地产将大概率出现调整,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利率将会下降。未来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将使实体经济较长时间疲弱,总体储蓄相对于实体投资增加,将提高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对资本市场有利,但提升金融资产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信贷的高速增长以及实际利率水平的大幅降低,对把握整个宏观经济走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从我国当前银行经营状况以及经济增长中存在问题和有利因素等方面入手,对我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走势进行了判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文进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appeared obvious Juglar periodic phenomenon.The present economy expansion is just the embodiment of this periodic relation.Seeing from the periodic relation,the growth rate of investment will reach the top point in this year,then turn to recession; the growth rate of economy will reach the top point in the next year and then turn to recession.Though the extent of the recession is not as so serious as last period,it will continue several years.The correct way of keeping the economy stable is to adopt the expansion policy that is mild and takes with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but mot the retrenchment policy.The latter one will make the economy never be able to recover after a setback just as the “soft landing” policy in the last period.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翟志成  
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的经典周期理论体系 ;中国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 ;如果政府举措得宜 ,本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复苏和高涨是合乎经济规律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铖  梁婉群  马永谈  
本文基于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1981Q1-2018Q2的季度样本数据,在使用HP滤波法测度金融周期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周期划分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对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动态演变的金融稳定效应及驱动成因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变动的"顺周期效应"并不显著,"异步"演化时金融不稳定却频繁发生。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织演变对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其演化机制和驱动成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既要关注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同步"时的顺周期效应,还应高度重视"异步"时的风险演化机理与应对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邵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扩大货币信贷供应、增加财政支出等政策积极应对,跟一年多前我国经济处于"最困难的一年"相比,目前我国经济局势已经开始呈现V型反转,2009年第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已达到了10.7%,CPI和PPI由负转正,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胀压力。在信贷扩张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资产价格也出现了快速的上涨。以2010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为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晓晶  
本文基于长周期的视角,通过考察大宗商品价格的百年变化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增长的历史,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周期性调整。文章随后考察了过去30年中国增长的轨迹,从多个层面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不可避免;并指出,本轮调整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如宏观调控)占主导,这也决定了中国经济有较大的"可控性",不会进入低增长周期。文章最后表明,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防止周期重叠造成调整过度、完善价格体系、摆脱"高增长依赖症",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田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刻画一般由转折点法和滤波法确定。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人为判断周期和提前设定长频段范围而导致测度结果被人为干预。文章以新兴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拓展频谱测度金融周期的样本;结合频谱测度结果,重新勾勒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观察中国金融“顺周期性”的特征表现。结果显示,新兴国家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代表指标有的处于短周期范围,有的处于中周期范围;而中国的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短,但从时域上看中国有明显的金融“顺周期”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一  代桂霞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不同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及当前货币政策选择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时,刺激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稳定通胀水平,但这种效用受到金融市场所处周期阶段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政策调控效果同样存在非对称性,特别当金融市场收缩至过冷萧条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微弱。(3)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所处阶段,当金融市场温和扩张时不必通过额外的政策手段干预;而当其温和收缩时则可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证实了其中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市场状况及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调控手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曼  邓创  
本文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动态金融形势指数测度中国金融周期,基于小波变换方法,探究了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以及不同频率波动成分的叠加机理,并采用频域连通性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频带下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交互影响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由不同频率的波动成分叠加而成,其中,主周期表现为3~4年的中周期波动成分,高频短周期波动仅在各金融子市场波动的共同驱动下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低频长周期波动主要源自信贷、汇率和房地产市场波动;金融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较高的冲击影响,且主要表现为中短期效应。相比之下,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水平明显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璐  
文章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因子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三支中国金融周期指数,测度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金融周期波动情形,并通过广义矩估计法探究中国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三支中国金融周期指数当期值对经济周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谱分析及交叉谱分析对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关系作探究,发现中国金融周期整体存在7.36个季度的周期波动,经济周期存在13.5个季度的周期波动,并且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以提前1.15个季度对经济周期进行有效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