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8)
2023(4181)
2022(3404)
2021(3073)
2020(2606)
2019(5646)
2018(5123)
2017(10220)
2016(5151)
2015(5647)
2014(5431)
2013(5510)
2012(5018)
2011(4152)
2010(4664)
2009(4946)
2008(4042)
2007(3470)
2006(3056)
2005(2966)
作者
(12887)
(10424)
(10172)
(9754)
(6492)
(4979)
(4816)
(4124)
(3821)
(3733)
(3535)
(3494)
(3346)
(3292)
(3291)
(3120)
(3075)
(2898)
(2841)
(2751)
(2614)
(2464)
(2429)
(2387)
(2334)
(2322)
(2231)
(2197)
(2166)
(2082)
学科
(24836)
金融(24835)
(21751)
银行(21751)
(21313)
(20973)
(19655)
企业(19655)
管理(19638)
(16793)
经济(16779)
(15266)
(13327)
财务(13314)
中国(13300)
财务管理(13285)
企业财务(12845)
中国金融(10884)
(8118)
方法(6653)
数学(5950)
数学方法(5921)
地方(5737)
业经(5109)
(4810)
体制(4366)
事业(4299)
(4215)
业务(3998)
(3812)
机构
学院(64929)
大学(62952)
(29034)
经济(28385)
中国(25200)
管理(23375)
(19706)
研究(19300)
理学(19233)
理学院(19098)
管理学(18906)
管理学院(18789)
(16217)
银行(15703)
(15290)
金融(14975)
(14664)
财经(14455)
(13008)
(12279)
中心(12013)
人民(11971)
财经大学(10921)
国人(10841)
中国人(10802)
中国人民(10716)
经济学(10157)
(9840)
经济学院(9301)
(9067)
基金
项目(37465)
研究(29611)
科学(29234)
基金(27349)
(22269)
国家(22048)
科学基金(19610)
社会(19597)
社会科(18842)
社会科学(18836)
(14772)
基金项目(14060)
教育(12895)
编号(12210)
资助(11673)
(11505)
自然(11134)
自然科(10875)
自然科学(10874)
自然科学基金(10690)
(10631)
成果(10472)
(9262)
项目编号(8487)
(8467)
重点(8457)
(8294)
国家社会(8282)
(8235)
课题(8145)
期刊
(30313)
经济(30313)
(27931)
金融(27931)
研究(22663)
(19859)
中国(13180)
管理(8423)
财经(7684)
财会(7231)
学报(7000)
(6976)
会计(6518)
(6401)
大学(6071)
学学(5897)
科学(5872)
经济研究(5191)
中国金融(5114)
通讯(4911)
会通(4908)
理论(4337)
技术(4142)
(4093)
国际(3965)
业经(3940)
实践(3926)
(3926)
农业(3617)
教育(3524)
共检索到112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金融机构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张接着一张倒掉。但是,从2009年年底的迪拜危机开始,到至今阴霾未散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似乎预示着国家违约的风险已经超过了金融机构。第三世界网络的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玮  
欧债危机是由主权债务危机率先爆发引起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其在欧元区不断蔓延和传导,致使全球避险情绪高涨、跨境资本流动过度流动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较大负面冲击。目前欧债短期风险明显下降,但短期内仍面临三大风险点,并且仍可能有所恶化。欧债危机将可能对全球经济、经济治理、货币和经济再平衡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论文最后对中资银行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提出了六大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云  
迪拜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拉开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此后不久希腊爆发的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更加深了世界对美国可能的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深深忧虑。迪拜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国家信用的下降,全球股市震荡,影响到国际银行业,延缓了世界经济复苏。为此,需警惕国际经济与政策对资产价格与房地产价格的冲击。经济增长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经济建设需量力而行,外债规模需考虑自身的需要与可偿还能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迪拜债务危机对我国的警示应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洪炜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不同(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模式的固有缺陷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及所推崇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使得美国金融创新的深化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继克林顿的信息经济及新经济发展热潮之后,布什政府的导弹经济、军事经济及金融创新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实体经济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使得虚拟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从而继续维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问题,涉及到目前全球经济格局的方方面面,不可孤立对待。有鉴于此,本文从一个整体视角探析了从次贷危机到目前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分析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特征,找出了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在一个整体框架内说明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世清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目众多,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通过比较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式主权债务",本文发现尽管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虽然我国并不具备爆发"欧洲式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条件,但仍存在爆发"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锐  
日益严重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将希腊推向了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的风口浪尖,由此也形成了影响欧元区稳定运行的严峻挑战。该文基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希腊经济与财政运行状况的影响,分析了引起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指出解决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除了希腊自身的努力外,依然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盟的援助。从全球的角度看,其他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问题也同样值得警惕和重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宇  
本文分析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特殊之处。成因包括基本原因,即希腊财政入不敷出,财政状况不断恶化;背景原因,即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技术原因,即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隐藏债务埋下祸根。特殊之处包括:希腊债务危机被国际资本作为攻击欧元的一个突破口;希腊丧失了主权债务货币化的能力;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是二战后第一个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发达经济体,可能产生连锁反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虹  
本轮金融危机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随着危机的加深而逐渐显现,影响范围从美国逐渐扩展到全球。本文分析了本轮金融危机对政府债务供给、需求、价格的影响,总结了部分国家政府债务管理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文章讨论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与原因。由于作为一个整体的欧元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相对较好,只要欧元区的主要国家,特别是德国,坚持欧洲一体化、不放弃欧元,希腊和一些欧元区国家完全可以从此次危机中恢复过来。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美国的财政赤字急剧恶化和经常项目逆差居高不下。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双赤字"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令人担心。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必须尽力减少美国双赤字对其经济和财政金融带来的可能的负面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耀  
在全球经济景气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迪拜债务链终于断裂,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又一波震荡。金融危机史表明,大量的微观审慎行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孕育并加速了宏观经济的动荡。只有通过研判经济周期,采取有利于宏观审慎目标的逆周期政策安排,才能够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或弱化其破坏性。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更要学习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相关的宏观审慎措施应对大量集中的微观审慎行为带来的金融新挑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主张对经济危机实行标本兼治的理论,它既主张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铲除经济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也主张在经济政策方面让各种金融创新和政策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从经济政策方面应对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建立和加强相应的监管,让金融创新立足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一步融合,既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剑  张铁强  李美洲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47个爆发过银行危机或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和地区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正相关的结论,认为债务水平、财政赤字的上升和经济增长乏力在银行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演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后基于资产负债表理论研究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内、国际传染机制,分析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互传导的具体路径,并利用条件概率分析法、协整分析法验证了银行危机与债务危机相互影响的关系,利用logit模型研究了银行危机在诱发债务危机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银行危机与债务危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机制,认为银行危机与债务危机相伴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银行危机对诱发主权债务危机具有重要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爱文  
欧洲经济一体化始终伴随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的"二元结构"。欧洲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异质性,激励各成员国竞相发行公债,导致主权债务超载,进而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症结在于结构性问题的长期存在,而其根源则在于欧洲区域内外主权的非对称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在于,中国必须在内调结构、外塑市场方面有所作为,以实现结构协调和内外经济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