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6)
2023(5657)
2022(4547)
2021(4205)
2020(3411)
2019(7614)
2018(7084)
2017(14216)
2016(6854)
2015(7237)
2014(6698)
2013(6478)
2012(5627)
2011(4872)
2010(5019)
2009(5115)
2008(3798)
2007(3190)
2006(2763)
2005(2564)
作者
(16086)
(13201)
(12964)
(12389)
(8223)
(6188)
(6087)
(5121)
(4937)
(4533)
(4415)
(4362)
(4204)
(4007)
(3951)
(3937)
(3881)
(3784)
(3688)
(3675)
(3097)
(3088)
(3017)
(3001)
(2948)
(2928)
(2737)
(2698)
(2688)
(2677)
学科
(24491)
金融(24491)
(23294)
经济(23269)
(21494)
银行(21492)
(20954)
(20605)
管理(19102)
(17780)
企业(17780)
中国(15105)
中国金融(10905)
(9774)
(8948)
业经(8296)
方法(7707)
(7399)
财务(7387)
财务管理(7378)
地方(7371)
企业财务(7093)
(6933)
数学(6470)
数学方法(6428)
(5530)
(5524)
贸易(5521)
(5436)
产业(5408)
机构
学院(84232)
大学(81964)
(37575)
经济(36840)
管理(32070)
理学(27593)
中国(27489)
理学院(27343)
管理学(27040)
管理学院(26895)
研究(25247)
(19715)
财经(15910)
(15813)
(15284)
(15284)
金融(15001)
中心(15000)
银行(14805)
(14537)
(13887)
经济学(13216)
科学(12407)
财经大学(12253)
人民(12214)
经济学院(12153)
(11545)
国人(11234)
中国人(11195)
中国人民(11103)
基金
项目(57044)
科学(46209)
研究(45366)
基金(42422)
(35539)
国家(35195)
科学基金(31486)
社会(30815)
社会科(29421)
社会科学(29416)
基金项目(22387)
(22386)
教育(19793)
编号(18437)
(18223)
自然(18167)
自然科(17790)
自然科学(17788)
自然科学基金(17486)
资助(15888)
成果(14588)
(13524)
国家社会(13314)
(13265)
重点(13014)
(12721)
创新(12526)
(12518)
课题(12215)
(12210)
期刊
(38280)
经济(38280)
研究(26714)
(26651)
金融(26651)
中国(15686)
(15410)
管理(11511)
(9838)
学报(9455)
科学(9118)
大学(8065)
财经(8064)
学学(7727)
经济研究(7067)
教育(7041)
业经(6995)
(6946)
技术(5808)
农业(5692)
理论(4966)
中国金融(4694)
问题(4646)
实践(4497)
(4497)
财会(4320)
商业(4239)
国际(3993)
现代(3988)
(3919)
共检索到128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鑫  徐唯燊  
互联网金融讨论甚多,但其概念未有准确定义,甚至关于其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学术概念也颇具争议。本文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互联网金融应指的是以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大数据为支撑的金融服务。进而,本文将着重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审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将如何改进传统的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周特立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完善的监管体制则是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金融的核心功能是对经济风险进行定价和交易,从而有效分配经济要素资源,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金融活动既可以表现为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来直接分配经济资源的交易和投融资活动,也可以体现为通过咨询和代理销售等第三方服务来促进社会资源更优化的分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而金融功能的提供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扩展传统金融边界的过程中,逐步与商业银行形成负债端快速分流、资产端错位竞争、支付端分庭抗争的局面。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为的变迁,商业银行变革势在必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艺  陶士贵  
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视角,从支付手段、资源配置、数据信息、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互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带动传统金融理念上的更新和提升;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者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替代、非此即彼的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生事物,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互联网金融深刻地改变了"板凳金融"的运行方式,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信用与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抓住准入、交易和退出三个关键环节,突出"自担风险"这个核心,强化行业自律,实现监管与自律并重,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控机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要齐头并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杨海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置于新的历史高度。进入2016年以来,各地区按照《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提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以合规审慎经营为前提,以提升风控能力为关键,以先进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互联网金融在带给我们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者因获得信息渠道不同、占有信息数量不同而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同。比如,与卖方相比,买方对所购商品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完备的,因而卖方可以凭借其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过去十几年,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影响日益广泛,众多行业都被互联网改变。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进一步成为"风口"和全民关注的话题。笔者拟侧重从人本视角就"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杨海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置于新的历史高度。进入2016年以来,各地区按照《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提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以合规审慎经营为前提,以提升风控能力为关键,以先进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洪梅  谢朝阳  
金融功能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商业银行,都没有实现所有功能最优,二者在各金融功能发挥上各有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商业银行则在经济调节的扩展功能方面优势突出。监管当局在确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时,必须首先明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优势,以强调功能监管为标准,引导二者的竞争与合作,从而促进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最终促进金融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洪梅  
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中国互联网金融实现的金融功能有:便捷地履行金融的基础功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很好地完成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散的扩展功能;具备信息提供、激励、引导消费、带来社会效益等衍生功能。但其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在风险管理方面也没有极致发挥。以实现金融功能为目标,文章最后提出了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总理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平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也纷纷主动联姻互联网企业,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甚至展示出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著名学者谢平先生在本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而金融则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