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6)
- 2023(11361)
- 2022(8877)
- 2021(7714)
- 2020(6198)
- 2019(13598)
- 2018(13313)
- 2017(25591)
- 2016(13645)
- 2015(15080)
- 2014(15138)
- 2013(14902)
- 2012(14012)
- 2011(12724)
- 2010(13434)
- 2009(12824)
- 2008(11672)
- 2007(10570)
- 2006(9885)
- 2005(9679)
- 学科
- 济(63143)
- 经济(63082)
- 业(37632)
- 管理(34128)
- 中国(28945)
- 企(28235)
- 企业(28235)
- 融(27500)
- 金融(27500)
- 银(25169)
- 银行(25156)
- 行(24470)
- 地方(22368)
- 农(19548)
- 业经(17262)
- 方法(16187)
- 制(14938)
- 财(14558)
- 农业(14098)
- 数学(13523)
- 数学方法(13411)
- 发(12764)
- 贸(11488)
- 贸易(11471)
- 中国金融(11267)
- 易(11078)
- 地方经济(10984)
- 发展(10114)
- 产业(10111)
- 学(10097)
- 机构
- 学院(191095)
- 大学(187584)
- 济(84324)
- 经济(82490)
- 研究(72325)
- 管理(66875)
- 中国(64484)
- 理学(54918)
- 理学院(54279)
- 管理学(53420)
- 管理学院(53071)
- 京(41480)
- 科学(40583)
- 财(40311)
- 所(36702)
- 中心(34971)
- 农(33192)
- 研究所(32764)
- 江(31482)
- 财经(30673)
- 经(27736)
- 北京(27103)
- 经济学(26972)
- 银(26883)
- 范(26605)
- 师范(26342)
- 州(26232)
- 院(25893)
- 银行(25877)
- 农业(25301)
- 基金
- 项目(117491)
- 科学(92547)
- 研究(90545)
- 基金(83027)
- 家(71293)
- 国家(70598)
- 科学基金(60199)
- 社会(58666)
- 社会科(55808)
- 社会科学(55797)
- 省(47400)
- 基金项目(42496)
- 教育(40140)
- 划(38833)
- 编号(37311)
- 自然(34919)
- 自然科(34115)
- 自然科学(34110)
- 资助(33548)
- 自然科学基金(33484)
- 发(32544)
- 成果(31175)
- 重点(27178)
- 课题(27059)
- 发展(26947)
- 展(26482)
- 部(25050)
- 创(24839)
- 国家社会(24604)
- 性(23564)
共检索到325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
本文利用131个国家和地区在1970~2006年的金融数据,对美国、其它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资产和负债的总量增长、结构演变和分配格局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当前世界金融体系不平衡发展的动态路径和数量特征,并由此探讨次贷危机的宏观层面的根源。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金融开放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金平 江向阳 靳晓婷
本文从金融发展驱动力视角对全球不平衡走向金融危机进行了探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其金融创新能力,是全球贸易、储蓄和投资不平衡的主要驱动力量。由于美国长期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对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监管放任,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升和流动性过剩,当次贷危机引发投资者对风险重新估价和去杠杆化行为后,美国单一市场的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美国作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其金融创新能力不再是推动全球不平衡的驱动力量,但只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不改变,全球不平衡仍将持续。
关键词:
全球不平衡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美元优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亮 韩永辉 邹建华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粤 赵海燕
在这次众多金融机构牵连于内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均陷入了流动性不足的困境,中国虽然因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不高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中国商业银行的损失还是给我们拉响了预警,即中国的QDII该如何控制风险、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合理有效利用中国当前巨额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简要介绍美国次级抵押债危机,并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抵押债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分析中国的QDII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局限性,最后探讨我国外汇投资的运行及监管模式。
关键词:
次级抵押债 QDII 外汇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军
2007年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升级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本文阐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深刻教训:金融自由化固然重要,但是在自由化过程中必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发展房地产业重要,但是泡沫式的发展方式终将产生严重后果;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发展过程 教训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义
本文基于197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在1978—1986年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1995—2004年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而2004年之后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没有发生σ趋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随机趋同,但部分区域存在着随机趋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纪恩
本文试图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出发,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剖析其风险积累过程,挖掘目前美国金融体系滋生次级贷款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次基础上本文论述了该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为了抵御其影响可以采取的积极措施。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次级贷款危机 根源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剑 李林艳
本文从全球金融发展不平衡的视角研究全球贸易失衡,建立一个流动性约束的跨时贸易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差异、消费者跨期消费能力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86个国家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活力等金融发展指标与贸易余额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缩小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本土金融市场,改变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构建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贸易失衡 跨时消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郑磊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特点,并对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由谁监管、如何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处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对冲基金 金融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卓建伟 史清华
都市农户是介于城市住户与一般农户之间的特殊群体 ,其经济发展路径明显有别于一般农区的农户。在大都市光环照耀下 ,他们的收入水平怎么样 ?发展均衡吗 ?增长速度快吗 ?统计数据表明 :都市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不足城市居民的一半 ,收入增长出现徘徊 ,而且发展极度不均衡。这一现状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与大都市繁荣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定点观测户数据的统计分析 ,寻找造成都市农户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源 ,为其他学者研究如何提高都市农户收入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都市农户 收入 不平衡 根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长石 刘和骏 刘晨晖
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化路径逐渐清晰,金融改革如何影响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之后,发现"规模"效应主导还是"效率"效应主导是决定金融市场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关系的关键。借鉴中心-外围模型思想,本文从金融市场化角度对Kuznets曲线假说进行重新解释,提出了理论假设,最后基于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测算及空间分解方法,使用1997-2009年省级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取决于外围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平衡,而"规模"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金融市场化加剧了总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长石 刘晨晖
基于中心-外围模型思想及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本文对地区发展不平衡进行了测算及空间分解,然后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异质性影响。研究显示:金融市场化对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组内与组间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是异质性的;金融市场化提升了东部地区总的发展不平衡,却降低了中西部地区总的发展不平衡,类似结果对于空间分解得到的其他发展不平衡指标也成立。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中心-外围模型 加权变异系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秀玉
今年以来,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美、日贸易摩擦再度加剧,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各国货币政策松紧不一,利率你升他降,美元时起时落,股市飘渺不定,前景难以捉摸。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第4季度经济增长率高达5.9%。最近,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字仍然显示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如,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先行经济指数、耐用品订单以及全国经理采购指数等纷纷报长。相形之下,日本经济仍不景气。最近日本经济企划厅公布的去年11月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浩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贸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而外贸安全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带、贸易保护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对于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要高度重视外贸安全问题,大力加强研究并尽早制定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金融危机 经济安全 外贸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