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2)
2023(4533)
2022(3628)
2021(3364)
2020(2762)
2019(6166)
2018(5755)
2017(8983)
2016(5842)
2015(6693)
2014(6778)
2013(6294)
2012(5621)
2011(4996)
2010(5229)
2009(4780)
2008(4742)
2007(4493)
2006(3859)
2005(3464)
作者
(17078)
(14052)
(13837)
(13492)
(8826)
(7037)
(6433)
(5700)
(5526)
(5062)
(4926)
(4838)
(4567)
(4548)
(4385)
(4304)
(4265)
(4184)
(4097)
(4085)
(3876)
(3621)
(3407)
(3336)
(3194)
(3193)
(3129)
(3077)
(3018)
(2967)
学科
(17648)
经济(17635)
管理(14960)
(9991)
教育(9311)
(8534)
企业(8534)
(8290)
方法(7530)
研究(6806)
数学(6419)
中国(6348)
数学方法(6286)
理论(5277)
教学(4638)
(4608)
(4395)
(3871)
研究生(3864)
(3849)
(3831)
工作(3720)
地方(3466)
业经(3453)
学校(3363)
经济学(3114)
(2932)
财务(2923)
财务管理(2915)
(2904)
机构
大学(83982)
学院(76329)
研究(28532)
管理(26708)
(24519)
经济(23588)
理学(22189)
理学院(21917)
管理学(21284)
管理学院(21157)
(18479)
科学(18409)
中国(18230)
(14214)
师范(14087)
(13996)
(13634)
(13189)
业大(12828)
研究所(12786)
教育(12146)
中心(12134)
(11862)
北京(11822)
(11144)
师范大学(11092)
农业(10723)
(10447)
技术(9714)
(9135)
基金
项目(51366)
研究(40117)
科学(38650)
基金(32619)
(28110)
国家(27857)
科学基金(23209)
(22400)
社会(22321)
教育(21464)
社会科(21005)
社会科学(20997)
(18287)
编号(17534)
基金项目(16461)
成果(16419)
自然(14328)
自然科(13948)
自然科学(13941)
课题(13911)
自然科学基金(13645)
资助(13609)
重点(12043)
(11392)
项目编号(10845)
(10834)
(10788)
大学(10587)
(10568)
高校(10396)
期刊
(28346)
经济(28346)
研究(26875)
中国(25027)
教育(24808)
学报(14056)
大学(10785)
科学(10612)
(10462)
(10338)
图书(9702)
管理(8862)
学学(8591)
技术(7804)
农业(7767)
(7361)
书馆(7011)
图书馆(7011)
(5149)
高等(4911)
职业(4841)
情报(4562)
科技(4456)
统计(4411)
财经(4257)
(4099)
论坛(4099)
(4082)
(4080)
高等教育(3951)
共检索到124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龙   张万红  
科研成果是评定博士生奖学金的核心要素,对科研成果如何评价会影响奖学金制度对博士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目前,高校博士生奖学金评定的科研成果评价存在重数量的现象。随着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主题,这一评价应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并在实践进路上,树立科研成果评价的质量观念,实行代表性科研成果评价制,构建“五维”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建构基于同行专家评价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优化科研成果评价反馈信息的运用机制,构建以科研成果为核心的保障性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繁仁  
新世纪以来,我国各高校逐步建立了学术评价体系。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建立这种学者与学术成果的评价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术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与正规化的标志之一。事实证明,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必将对学者和学术工作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学术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学术评价体系带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博  
科学研究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不仅可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且可以提升高校办学实力,是高校进行可持续发展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必要路径。如何推动、引导高校做好科研工作,是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科研成果质量测度评价视角对其进行探究,借鉴ICEM模型框架,构建了科研成果质量评价指数体系,对高校、基金资助单位、政府等职能部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钢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自从1990年代初自国外引入中国以来,对我国的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科研投入力度的增加,人们对SCI的追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目前高等学校所采用的科研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管理误区,其原因之一便是过度依赖研究人员的文章是否进入SCI的检索系统。这从两个方面导致我国科研管理系统的偏差,一是管理层面的简单化;二是迫使科研人员来使他们的工作被SCI收录。本文希望从信息哲学方面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文泳  张婧  
高校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价不仅对提升高校科研实力、规范科研工作者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在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对提升国内整体科研竞争力具有推动作用。论文从科研顾客的价值模型及其与科研成果质量的关系模型出发,构建出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由学术、功效、经济、社会和信息指标组成的高校科研成果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对国内16所知名高校的实地调查,对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由此,提出几点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芳   高阳  
科研成果评价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从科研成果评价流程的视角详细探讨了图书馆在科研成果评价指标遴选、工具选择、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评价结果报告出具的全流程中提供的支持服务。针对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成果评价支持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完善科研评价支持服务机制;提升科研评价支持馆员能力和素质;拓展科研评价支持服务内容和范围。嵌入科研成果评价全流程的图书馆支持服务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支持服务水平和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雷  邢蓉  张喜臣  才德昊  
以H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的实践为依据,探讨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应具有的价值取向、评定的原则及评定的实施路径,同时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蓓  李小洁  
科研成果数据在新时代高校数据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的增长在带来利用价值的同时,也带来质量控制和数据治理的挑战。本文分析总结了科研成果数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山东大学在机构知识库建设过程中针对发表成果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进行的实践探索,提出数据处理的五级流程框架,介绍了山东大学在数据收集、数据清洗和成果指派等方面的实践方法。提出应在学校统一规划指导下,制定完善的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框架体系,加强对科研数据建设与治理的思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敏  
科研成果价格研究罗敏科研成果价格,不仅影响科研成果价值在流通中的实现,而且关系列科研单位的经济效益、科研成果的推广、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经营成果的分配。因此。对科研成果价格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科研成果价格的作用1、科研成果价格是科研商品流通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月升  连建新  
高校的科研使命,在外部功能上,通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内部功能上,大量的科研项目,带来了充足的科研活动经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可为高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学术资源;科研成果可以不断充实和更新高校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学位点、重点学科的设置创造条件。因此,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蒋喜锋  
近年来,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发布了网络科研成果认定办法,在科研成果的形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等方面"严重"突破了高校传统的科研评价办法,这在深层次上契合了当前知识转型时代科研评价改革的需要。知识转型让科研成果的形式从学术论文走向"科研产品",让科研评价标准从一元的创新性走向多元的影响力,让科研评价主体从学术同行走向广泛的社会"阅听人"。当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顺应知识转型的要求,高校科研评价必须改革:一是要树立"科研产品"的思维,重视非论文的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二是要坚持服务导向,提倡多元的影响力评价标准;三是要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引入社会各方评价主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纯  
长期以来,高校逐渐成为国家科研战线的生力军,在各个研究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受到管理机制、高校与市场联结度低等因素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高。可从演化管理视角出发,提出应从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建立高校与企业信息互通的渠道,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专业转化机构等方面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以走好科研成果的"最后一公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江哲  刘益  陈晓菲  
利用2008—2016年高等院校层面和省区层面的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数据,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实证探究产学研合作对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影响的"沉睡荒漠"和"专利沼泽"困境。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间存在双重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研究结果为当前中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静平  
教育部、科技部于2016年8月共同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学校,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发展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以高校为依托的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基地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平台蓬勃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高校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