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4)
- 2023(5539)
- 2022(4914)
- 2021(4577)
- 2020(3980)
- 2019(9062)
- 2018(8761)
- 2017(16735)
- 2016(9667)
- 2015(10594)
- 2014(10607)
- 2013(10689)
- 2012(10077)
- 2011(9240)
- 2010(9474)
- 2009(8913)
- 2008(9376)
- 2007(8549)
- 2006(8020)
- 2005(7550)
- 学科
- 济(40264)
- 经济(40213)
- 业(29359)
- 管理(27807)
- 企(22002)
- 企业(22002)
- 方法(15823)
- 农(15201)
- 数学(13096)
- 数学方法(12848)
- 财(11619)
- 中国(11242)
- 农业(10343)
- 业经(10080)
- 制(9994)
- 学(9603)
- 地方(8149)
- 理论(7632)
- 银(7426)
- 银行(7404)
- 贸(7195)
- 贸易(7190)
- 行(7006)
- 易(6940)
- 体(6491)
- 教育(6341)
- 融(6298)
- 金融(6297)
- 务(6291)
- 财务(6261)
- 机构
- 大学(146277)
- 学院(144376)
- 济(59546)
- 经济(58265)
- 管理(52379)
- 研究(51648)
- 理学(43470)
- 理学院(42944)
- 管理学(42216)
- 管理学院(41946)
- 中国(40689)
- 京(31663)
- 科学(30967)
- 财(30094)
- 农(28501)
- 所(27440)
- 江(25019)
- 研究所(24364)
- 中心(23335)
- 财经(22873)
- 业大(22108)
- 农业(22000)
- 范(21316)
- 师范(21156)
- 经(20472)
- 北京(20222)
- 州(19383)
- 经济学(18261)
- 院(17476)
- 省(17409)
- 基金
- 项目(87111)
- 科学(68239)
- 研究(64722)
- 基金(62762)
- 家(55442)
- 国家(54912)
- 科学基金(45800)
- 社会(41600)
- 社会科(39379)
- 社会科学(39364)
- 省(33769)
- 基金项目(32355)
- 教育(30088)
- 划(28986)
- 自然(28284)
- 自然科(27616)
- 自然科学(27609)
- 自然科学基金(27152)
- 编号(26107)
- 资助(25842)
- 成果(23060)
- 重点(20198)
- 部(19705)
- 发(18933)
- 课题(18892)
- 创(17748)
- 国家社会(17419)
- 教育部(16864)
- 制(16697)
- 性(16689)
共检索到23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宜沅 余淑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转化形式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琳 杨勇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梧
一、“三个有利于”体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从哲学的理论形态上说,实践标准属于认识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属于价值标准。就两者的实质内涵来说,实践标准实际上与价值标准密不可分,“三个有利于”标准正体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20周年。回顾历史完全可以说,没有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就不会中国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1992年,邓小平同志根据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改革国有企业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凌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给了国有企业改革极大的关注,提出了公有制(包括国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新思维。尽管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已经多年,但得到党的最高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娥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 ,两者在理论基础、价值手段、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三个代表”思想又是在新形势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的扩展 ,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和创新 ,是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三个有利于” 继承 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凤全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达凤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条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开创了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广山 崔朝栋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的进一步突破。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急需理论界认真研究和回答的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新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缺程度和贡献率作为分配的尺度。确立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微观基础再造、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爱华 董玉来
邓小平曾提出和倡导过三个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来确定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其中,实践标准是性质标准、价值标准的理论基础,性质标准和价值标准在实践中走向内在的统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标准的关系。在特定时期或在某些地方,曾出现三者间没处理好的情况,如用性质标准代替价值标准;如价值标准被异化,同时也扭曲了性质标准;如性质标准的过分被强调,影响了价值标准的发挥;如以价值标准片面地代替性质标准。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都和实践相关,都脱离了实践标准。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标准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实践标准,并...
关键词:
邓小平 标准 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伯春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执法指明了方向,对《价格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冠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关键词:
价值 劳动价值一元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佳莹 张辉
要素收入分配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如何优化资本和劳动要素分配结构,是发挥初次分配基础性作用和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课题,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旅游业等新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1998—2020年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旅游业发展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能显著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并降低资本收入份额,有利于优化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旅游业发展对优化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正向作用在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其正向影响在2008年后开始凸显;分位数异质性分析表明,其正向影响在劳动收入份额较高的分位处更为突出。本文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和旅游收入效应视角,证明旅游业发展能优化要素收入分配结构,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拓展要素禀赋等相关理论在旅游业等新型服务业中的应用范畴,也能为发挥旅游收入效应在优化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建勋 沈羽 张鑫
理论分析表明,由于不同技术进步路径所导致的相异技术进步类型会形成差异性要素收入分配效应,因而当一国的技术进步路径从以技术引进为主转为以自主研发为主时,所产生的异质型技术进步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变动轨迹。我国199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技术进步路径形成了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为主、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为辅的技术结构,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随着技术引进速率减缓,我国技术进步路径逐渐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技术进步类型从资本体现式为主逐渐转向以非体现式为主且呈非资本偏向性,因而引发劳动收入份额止降转升。基于我国技术进步路径转换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分析,提出我国应继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以及发挥政府在自主研发中作用的政策建议,以有利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围绕“三个有利于” 完善学校经济管理方法
“三个有利于”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论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
来自国外的发展援助是否有利于提高本国全要素生产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开创电大教育新局面——纪念邓小平同志批准创办电大25周年
开展社会调查是搞好“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教学的重要举措
什么样的环境要素组合有利于实现高区域创新效率——基于WSR方法论
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评《邓小平农业思想论》
教育率先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30周年
研究生学习中的三个主要问题及其应对——兼论研究生研究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