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84)
2022(587)
2019(1023)
2018(1046)
2017(2005)
2016(1213)
2015(1400)
2014(1512)
2013(1498)
2012(1445)
2011(1486)
2010(1649)
2009(1759)
2008(1815)
2007(1957)
2006(1843)
2005(1770)
2004(1739)
2003(1929)
2002(2020)
作者
(4265)
(3567)
(3351)
(3322)
(2317)
(1720)
(1553)
(1443)
(1385)
(1293)
(1290)
(1266)
(1261)
(1240)
(1129)
(1075)
(1069)
(1030)
(1029)
(948)
(933)
(919)
(876)
(875)
(842)
(818)
(803)
(766)
(707)
(687)
学科
(5926)
经济(5918)
管理(4416)
(3793)
企业(3793)
(3752)
教育(2768)
理论(2765)
(2630)
中国(1919)
方法(1786)
(1784)
业经(1710)
(1616)
(1561)
(1355)
金融(1354)
(1317)
银行(1317)
(1269)
(1238)
(1236)
(1203)
(1167)
经济理论(1047)
图书(1028)
思想(1025)
体制(998)
书馆(990)
图书馆(990)
机构
大学(27281)
学院(25327)
(8580)
经济(8337)
研究(8187)
管理(6969)
中国(5965)
(5948)
(5851)
(5802)
师范(5798)
理学(5255)
理学院(5159)
管理学(5062)
管理学院(5004)
科学(4952)
(4737)
师范大学(4703)
(4523)
财经(4464)
(4010)
教育(3982)
研究所(3915)
北京(3897)
(3876)
(3749)
财经大学(3084)
中心(3067)
经济学(2865)
(2812)
基金
项目(10432)
研究(9233)
科学(8076)
基金(7078)
社会(5817)
(5663)
国家(5574)
社会科(5412)
社会科学(5409)
教育(4902)
成果(4801)
科学基金(4467)
编号(4056)
(3923)
(3530)
基金项目(3319)
课题(3284)
资助(2838)
(2778)
(2765)
(2590)
(2586)
阶段(2583)
项目编号(2583)
(2582)
规划(2485)
重点(2466)
教育部(2388)
阶段性(2349)
(2346)
期刊
(13751)
经济(13751)
研究(11430)
教育(6556)
(5689)
中国(5262)
学报(5045)
大学(3903)
科学(3844)
财经(3821)
学学(3389)
(3322)
管理(3184)
图书(2700)
(2386)
金融(2386)
(2352)
书馆(2274)
图书馆(2274)
问题(2114)
技术(1900)
(1751)
(1708)
(1659)
论坛(1659)
经济研究(1564)
业经(1561)
社会(1551)
财经大学(1460)
社会科(1349)
共检索到44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庆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实际,坚持了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性道德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性道德要求相结合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的道德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洋  郑明  
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社会和网络社区开始出现,而这种虚拟空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导致了网络不同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问题,基于这一不同,把网络交往进行了二元划分,即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交往和实体性交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种不同网络交往的底线伦理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秦行音  
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当代社会道德滑坡和不断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是直接的原因。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理论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问题的可能途径。价值观的非理性和非知识性特点使得价值观教育要远复杂于理性的知识教育。关乎个人道德成长、关乎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价值观是底线伦理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所必须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需要吸收现代德育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生动和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价值观教育还要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章发旺  廖建桥  
组织中的非伦理行为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具有隐蔽性,鼓励员工报告身边的伦理问题成为组织强化伦理管理的重要方式。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道德意动能力视角,探讨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伦理问题报告的影响,尤其是道德效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采用两阶段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多个企业的326名员工样本,运用层级线性回归和Bootstrapping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伦理问题报告,道德效力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员工的道德认同较高时,伦理型领导对伦理问题报告具有更强的正向作用;当员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束学康  
论企业管理与伦理道德的结合□束学康企业管理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人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求证,并在管理活动和伦理道德的结合上作出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理论上、宣传上,管理和道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银飞  
供应商的伦理问题涉及人权、环境、多样化、慈善与安全等方面,不同伦理问题的道德强度不同,企业决策者对供应商不同伦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道德强度的结果严重度、社会共识、结果发生可能性、时间急迫性、接近性、结果集中度等六个维度的相对权重,根据道德强度各维度的相对重要性,对供应商不同的伦理权重进行排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伦理是公共伦理 财政伦理根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财政关系之中,以其作为母体,滋生出“我”这一的主体与“他人”主体的关系,并主宰着财政活动。财政伦理主体与一般伦理学意义的主体相比,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财政伦理通过财政经济活动,体现国家伦理和公民伦理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财政伦理的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立春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尧  
会计伦理人和经济人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会计伦理人假设的伦理基础。会计伦理人是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科学体系的基础。会计的其他假设、原则和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计学就是一部会计伦理学。会计人是伦理人,每个人要成为会计之前必须接受伦理学教育。诚信危机是社会现象,决不是单单会计人员问题。大规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许会有些意义,但这决不是问题所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永尧  
最适税收理论运用了福利经济学的工具,在传统的税制设计目标的论述中增加了分析的力度。但是,它拘泥于经济学上的功利主义福利分析方法,仅仅涉及一个人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而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仅仅考虑人的需求,而不考虑环境的需要,助长了税收经济主义的倾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蓄意破坏,税收公平性的失调。税收效率固然重要,但正义和可持续性也必不可少。必须在生态哲学观基础上研究我国的税收制度,才能促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的税收命题不仅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应该是"取之于民和自然,用之于民和自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教育伦理特性即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发现 ,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和文化私有、文化独占相对立 ,强调把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 ,让大家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成果。它的一般要求是 :努力丰富文化共享的资源 ,扩大文化共享的人群。育人成才体现着教育的基本宗旨 ,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在现代社会 ,它的基本要求是 :发展人的主体性 ,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 ,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维国  李伟  姚大伟  
当前企业界普遍存在着商业伦理迷失的问题,传统儒家德性主义商业伦理、西方利己主义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于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分离,无法给出正确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只有对现代商业伦理进行重塑,才能为两者找到共赢的通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益谦  邹木兰  
本文论述了市场营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联系、共变互动关系,提出市场营销孕育着营销新伦理的曙光,呼唤着伦理道德的蓬勃发展。同时,伦理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特殊调节方式,是促进市场营销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中还提出了必须自觉遵守的4条市场营销伦理规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建红  
现代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试验.不仅使已有的道德问题得到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道德与科技发展现实的诸多冲突,为道德教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因子,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新视点。伦理学向来是道德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道德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科技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道德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