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7)
2023(11163)
2022(9668)
2021(9120)
2020(8004)
2019(18907)
2018(18640)
2017(36307)
2016(19315)
2015(21702)
2014(21784)
2013(21453)
2012(19809)
2011(17859)
2010(17714)
2009(16441)
2008(16389)
2007(14425)
2006(12135)
2005(10761)
作者
(53971)
(45360)
(45074)
(43383)
(28791)
(21784)
(20800)
(17805)
(17229)
(16180)
(15320)
(15138)
(14242)
(14165)
(14103)
(14027)
(13739)
(13394)
(13138)
(13015)
(11117)
(11080)
(10979)
(10477)
(10318)
(10253)
(10009)
(9815)
(9148)
(8931)
学科
(84197)
经济(84113)
管理(56479)
(51977)
(44045)
企业(44045)
方法(43246)
数学(38016)
数学方法(37522)
(23624)
(20196)
中国(19581)
(16762)
业经(16385)
(15512)
贸易(15505)
(15057)
地方(14588)
理论(14439)
(14042)
(13950)
财务(13901)
财务管理(13867)
企业财务(13175)
农业(13126)
(12331)
(11814)
金融(11810)
(11643)
银行(11614)
机构
大学(278180)
学院(274590)
(116580)
经济(114335)
管理(109023)
理学(94684)
理学院(93711)
管理学(92064)
管理学院(91529)
研究(88278)
中国(67632)
(57216)
(55679)
科学(52382)
财经(44439)
(43430)
(42702)
中心(42115)
(40429)
(39934)
业大(39604)
研究所(39274)
经济学(37101)
北京(35521)
(34709)
师范(34368)
经济学院(33618)
农业(33540)
财经大学(33268)
(31531)
基金
项目(184642)
科学(146203)
基金(136365)
研究(133926)
(118032)
国家(117123)
科学基金(101425)
社会(86122)
社会科(81804)
社会科学(81781)
基金项目(72004)
(71005)
自然(65959)
自然科(64481)
自然科学(64461)
自然科学基金(63298)
教育(62877)
(60119)
资助(56636)
编号(53830)
成果(43635)
(42178)
重点(41614)
(38589)
(38458)
教育部(36733)
课题(36368)
科研(36151)
国家社会(35951)
创新(35937)
期刊
(120409)
经济(120409)
研究(78744)
中国(48604)
(45614)
学报(41537)
管理(39198)
科学(38031)
(36980)
大学(32179)
学学(30201)
教育(26842)
技术(25147)
(24838)
金融(24838)
农业(24560)
财经(22378)
经济研究(20046)
(19214)
业经(18236)
问题(16333)
统计(14697)
技术经济(14091)
(13741)
(13618)
理论(13547)
(13121)
(12990)
图书(12515)
财会(12341)
共检索到395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业良   王欣  
自1978年底至1996年这18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周期性的通货膨胀,1988年和1994是恶性通货膨胀较为明显的年份。其中1994年10月,通货膨胀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27.4%。在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下,通货膨胀率开始逐月下降,1996年10月跌至4.7%,人们普遍认为宏观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调控目标已基本实现,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但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1997年10月开始已连续30个月回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从1997年8月开始出现连续28个月回落现象,代表全社会商品与劳务价格总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已至少出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彭方平  
本文应用ESTAR模型对我国通胀的非线性调节和通胀与通缩的非线性转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调节,通胀与通缩的转换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指数转换的特征,这种转换发生在滞后二期,转换的速度显著;我国通胀具有整体稳定性和局部非稳定性,由于我国通胀与通缩的临界水平c为3.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通胀在3%左右的水平上处于非稳定运行状态;进一步,本文所估计的指数转换函数和c,基本准确地揭示了我国通胀的动态随机周期行为特征。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总体有效性和相机适宜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迪  
根据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可以分为良性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紧缩。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害,而良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中长期内,决定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五个因素分别为产出缺口、全要素生产率、货币、贸易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本轮通货膨胀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其次才是经济下行因素,即本轮通货紧缩是以良性通货紧缩为主、恶性通货紧缩为辅的结构性通货紧缩。因此,对当前通货紧缩应采取适当容忍的态度,不应单纯针对价格水平进行大幅干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迪  
根据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可以分为良性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紧缩。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害,而良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中长期内,决定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五个因素分别为产出缺口、全要素生产率、货币、贸易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本轮通货膨胀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其次才是经济下行因素,即本轮通货紧缩是以良性通货紧缩为主、恶性通货紧缩为辅的结构性通货紧缩。因此,对当前通货紧缩应采取适当容忍的态度,不应单纯针对价格水平进行大幅干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尹福生  
本文是在理论层面上对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判断指标、形成机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一种理论分析 ,本文认为 ,1 .反映通货紧缩的指标是多元的 ,包括物价增长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四大指标 ,其中前两种属于预测指标 ,后两种为确认指标。 2 .通货紧缩在理论层面上的起点与在实际经济层面上的起点应该有所差别 ,现实中各国的通货紧缩起点应以各国“合意”的经济增长水平 (即达到或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 )相关指标的下限为起点。 3.通货紧缩不管是由“外生性”因素还是“内生性”因素引起的 ,一旦形成通货紧缩状态 ,货币供给量都转化成“内生”性质 ,也就是在通货紧缩中 ,货币供应量都是属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石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它们在客观上都存在一个社会承受力所容许的“可容忍区间”。从理论上抽象分析,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区间”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是两个独立的区间,但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关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交替、互相转换的关系。无论是控制通货膨胀还是控制通货紧缩,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可容忍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卫广  
本文运用最新的因果关系分析工具DAG,利用1987年1月到2006年2月的CPI的数据,通过分析中国通货膨胀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传递,得出了重要的结论:(1)国际传导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新的主导因素,但中国对外影响力还很有限,并没有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2)中国的通货膨胀受各国通货膨胀变动的较大影响。(3)在同期,法国是最外生的;美国在同期甚至长期都不是最外生的,其对外部经济的影响力相对减弱了。(4)各国经济发展区域向心力越来越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喻瑞祥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商品货币经济中两种相对应的经济现象。前者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后者则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因此,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货币流通与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当然都不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供给方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将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产生一种特殊的"放大"效应,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此须予以充分关注,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丹  
钉住汇率在通货膨胀时期可以作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名义锚 ,使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具有可信性 ,起到稳定经济的效果。在通货紧缩时期 ,尤其是当经济面临着对产出不利的外部冲击时 ,维持初始的钉住汇率将造成产出的下降和经济的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