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4)
2023(8792)
2022(7166)
2021(6616)
2020(5331)
2019(12110)
2018(11747)
2017(22027)
2016(11271)
2015(12801)
2014(12426)
2013(12626)
2012(12347)
2011(11420)
2010(11463)
2009(10918)
2008(10446)
2007(9215)
2006(8476)
2005(8133)
作者
(32600)
(27389)
(27280)
(26336)
(17562)
(13000)
(12254)
(10561)
(10495)
(9787)
(9567)
(9000)
(8982)
(8819)
(8742)
(8526)
(7960)
(7845)
(7770)
(7171)
(7008)
(6519)
(6507)
(6259)
(6247)
(6224)
(5784)
(5556)
(5382)
(5310)
学科
(76225)
经济(76174)
管理(27722)
方法(25055)
(24435)
数学(22577)
数学方法(22475)
中国(20380)
地方(17532)
(17213)
企业(17213)
(15014)
(13835)
贸易(13826)
(13450)
地方经济(12817)
业经(12668)
(12271)
(11049)
(10613)
农业(10360)
(10356)
金融(10356)
环境(9854)
(9795)
银行(9788)
(9578)
(9142)
关系(8837)
(8441)
机构
大学(175138)
学院(172756)
(94544)
经济(93212)
研究(70991)
管理(60762)
中国(55744)
理学(51404)
理学院(50769)
管理学(50112)
管理学院(49767)
(39706)
(37653)
科学(36775)
(35458)
经济学(32513)
研究所(31872)
财经(31648)
中心(30033)
经济学院(29099)
(29017)
(25141)
北京(25039)
(24138)
财经大学(23518)
(23356)
(22580)
师范(22446)
科学院(21769)
社会(20166)
基金
项目(107526)
科学(86390)
基金(81900)
研究(80741)
(71122)
国家(70636)
科学基金(60001)
社会(57046)
社会科(54285)
社会科学(54276)
基金项目(41558)
(37101)
教育(35675)
自然(34729)
资助(34281)
自然科(33938)
自然科学(33930)
自然科学基金(33386)
(31976)
编号(29474)
(25938)
国家社会(25838)
(25287)
中国(24932)
重点(24718)
成果(24504)
教育部(22916)
人文(21718)
发展(21659)
(21390)
期刊
(110961)
经济(110961)
研究(62794)
中国(34804)
(28647)
管理(25191)
科学(23195)
学报(22302)
(21995)
经济研究(20487)
(18830)
金融(18830)
大学(17891)
财经(17448)
学学(16877)
(15372)
农业(15368)
(14762)
问题(14661)
国际(14011)
技术(13869)
世界(13866)
教育(13797)
业经(13659)
技术经济(10542)
统计(10062)
经济问题(8916)
(8848)
(8300)
经济管理(8159)
共检索到280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贺力平  樊纲  
2012年中国经济将基本完成这一轮软着陆过程,国内生产总值将从前些年过热的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回落到8.5%左右的合理水平,并为今后几年较为平稳的增长奠定基础。这轮调整,本质上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业已进行的调整的继续,是中国宏观经济回归正常增长轨迹的体现。在此轮下行调整中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政策关注。总的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应当坚持及时和微调原则,并注意把握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方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略升。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告别高增长时代由此导致投资放缓,消费亮点不多但整体趋稳。由于宏观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私人投资意愿趋弱,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且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企业成本高位运行挤占企业利润等,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在"微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中仍面临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体制、收入分配等多项改革任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兆炜  
分别利用包含不同预测变量且不同期限的双变量和三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意大利1992年至2006年间的真实GDP增长率和1980至2006年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了滚动模拟预测。从实证结果看,对上述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不同变量的预测能力随模型期限及结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因而无法判断哪个(类)变量用于预测时将具有显著优势。研究还发现,如自回归模型(AR)等简单的时间序列模型,整体上较之相对更复杂的模型提供了更准确的预测信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韦米佳  
本文采用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应用空间计量的莫兰指数(Moran’s I)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则非常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苏剑  
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虽然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9%以上),但仍属较高增长(近3年分别为7.7%、7.7%、7.4%),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近3年CPI分别为2.2%、2.3%、2%),更为重要的是顺利实现了就业目标(2014年提前3个月实现全年就业目标),可以说出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组合状态,形成了与"滞胀"相对应的"长缩"。从理论上来说,低通胀、高增长、低失业的组合状态下出现的"通缩"是良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通缩"是由于供给扩张所导致。由于供给方面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所形成的扩张效应导致的"通缩",对应的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失业率下降;如果是由于需求萎缩导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韦森  
针对学界和政府部门存在的对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走势的不同判断,笔者认为,判断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和制定合宜的政府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点是各行各业的平均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根据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的经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下行是一个改变不了的自然趋势。由于过去为保增长而不计成本地扩大投资,直接导致高负债率和高杠杆率,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应该定在不是保增长而是保就业、去杠杆和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的金融危机和长期萧条上。目前中国政府合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财政政策上应考虑总量减税,而不是结构性减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韦森  
针对学界和政府部门存在的对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走势的不同判断,笔者认为,判断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和制定合宜的政府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点是各行各业的平均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根据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的经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下行是一个改变不了的自然趋势。由于过去为保增长而不计成本地扩大投资,直接导致高负债率和高杠杆率,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应该定在不是保增长而是保就业、去杠杆和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的金融危机和长期萧条上。目前中国政府合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财政政策上应考虑总量减税,而不是结构性减税;实行稳健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应采取不主动干预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汇率政策。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爱俭  牛凯龙  
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6%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丁爽  
考虑到2022年财政与信贷脉冲略偏向积极提振效应,笔者预测2022年GDP增长或达5.3%。楼市信贷环境或将见底回暖,但房地产投资放缓仍是经济增长拖累因素;政府注重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目标,货币及财政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降低;汽车芯片供应改善会带来上行风险,而楼市需求疲软会构成下行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  程实  赵新杰  朱妮  李露  宋玮  
2009年,发达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已成定局,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也将显著放缓。受外需继续大幅收缩的影响,中国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实际投资增速及工业增长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2009年尤其是上半年中国的通缩既表现在信贷需求走低等金融层面,也表现在社会供求失衡导致产能过剩的实体经济层面。2009年宏观调控将立足于扩大内需,防止经济过快过大下滑,"保八"成为第一要务。商业银行应在加强信贷支持的同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严防贷款质量大幅下滑,同时注重防范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萍  谌新民  
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特殊的人口环境使得用就业弹性和奥肯定律均无法有效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更无法刻画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冲击。本文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影响就业增长的三个路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政府公共就业政策来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以探析经济波动与就业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滞后冲击效应。在劳动力供给系统中,经济波动使经济活动人口增多,加快了就业增长;在劳动力需求系统中,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不利于劳动力需求增长;在政府就业促进政策系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缓和了经济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连续第5个年头的快速、稳定增长的格局。GDP比2006年实际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2008年,在世界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以"双防"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出现高位稳中回落态势。预计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受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日前,由《新金融》期刊承办的交银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金融出版社等机构院校的七位专家就"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专家们认为,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出台,将为2009年保持8%的GDP增速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如何在保增长中促进结构调整,如何抓住有利机遇走出去,如何避免重复建设,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