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
2023(583)
2022(481)
2021(424)
2020(418)
2019(934)
2018(929)
2017(1452)
2016(776)
2015(927)
2014(920)
2013(870)
2012(869)
2011(818)
2010(871)
2009(713)
2008(693)
2007(610)
2006(599)
2005(569)
作者
(2333)
(2000)
(1979)
(1813)
(1291)
(918)
(876)
(788)
(745)
(677)
(650)
(646)
(615)
(604)
(586)
(578)
(577)
(571)
(548)
(535)
(499)
(474)
(466)
(459)
(438)
(436)
(434)
(416)
(412)
(400)
学科
(2817)
经济(2815)
管理(1313)
(1217)
中国(1205)
地方(1178)
(1018)
(948)
金融(947)
(917)
企业(917)
方法(677)
(663)
(625)
银行(623)
(613)
(608)
教育(563)
理论(563)
数学(545)
问题(529)
数学方法(528)
业经(515)
(513)
贸易(513)
事业(510)
(473)
世界(441)
(441)
(436)
机构
大学(12022)
学院(11071)
研究(5010)
(3678)
经济(3554)
中国(3292)
管理(3118)
科学(3075)
(2680)
(2635)
理学(2571)
(2532)
师范(2515)
理学院(2501)
管理学(2439)
管理学院(2406)
研究所(2378)
中心(2239)
师范大学(2149)
(1812)
北京(1801)
教育(1780)
(1762)
(1729)
(1682)
业大(1424)
上海(1398)
研究院(1396)
农业(1393)
研究中心(1363)
基金
项目(7137)
科学(5304)
研究(5148)
基金(5040)
(4605)
国家(4557)
科学基金(3506)
社会(3073)
社会科(2871)
社会科学(2869)
基金项目(2563)
教育(2474)
(2381)
(2351)
自然(2211)
自然科(2165)
自然科学(2163)
自然科学基金(2124)
成果(2047)
资助(1990)
编号(1854)
重点(1737)
课题(1590)
(1578)
(1553)
大学(1442)
(1434)
(1433)
创新(1353)
(1345)
期刊
(4946)
经济(4946)
研究(4206)
中国(2755)
学报(2478)
教育(2304)
科学(2037)
大学(1803)
(1737)
学学(1580)
管理(1443)
(1255)
金融(1255)
农业(1224)
(1190)
技术(1014)
(983)
图书(954)
世界(914)
国际(816)
书馆(780)
图书馆(780)
(761)
(755)
社会(737)
(710)
论坛(710)
经济研究(681)
(670)
财经(608)
共检索到1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静  石云龙  
在塑造和表现权力关系时,性别往往成为后殖民作家们热衷描写的对象。在后殖民文学中,两性关系往往成为前殖民地与西方宗主国关系的隐喻。作为流散作家的拉什迪,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也采取了这一策略。在他的作品中,男性丧失了两性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从中心退缩到边缘,而女性则大多摆脱传统文学中被动、柔弱、依赖、失语的模式,从边缘走向中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开莉  
施叔青小说中的女性群体,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面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婚姻的精神围困,一面以出走的方式逃离。作者赋予这些女性以丰富的生命质地,改变了父权制话语下沉默的传统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对于女性的自我发现与生存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尤妤冠  
白先勇在其小说中,对女性采取了一种既赞美又拒斥的态度,因此,其作品中的许多女性,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共同的悲剧命运。需要注意的是,白先勇的小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这一情怀,并没有投注到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这使得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复杂的色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郜元宝  
王蒙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自成体系,常为学界所讨论,但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同样别有意味。本文以王蒙近70年小说创作中的主要女性作为考察对象,简略分析了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并将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善女"和"恶女"两大系列,进而探讨王蒙塑造笔下女性形象所折射的作家本人的复杂心绪及其含蓄、素朴的"古典"美学情趣。王蒙小说主要不是在肉体上而是在精神上揭示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靖  
印度现代印地语女性作家曼奴·彭达莉在其代表作《班迪》中展现了女性主义思考和成熟的女性叙事策略。她通过孩童的新颖视角,挖掘女性的内心世界并将其客观地呈现给大众。印度知识女性在传统男权社会中是处于边缘化的群体,曼奴·彭达莉巧妙地运用策略使"雪恭"这个印度知识女性的符号从社会边缘上升为小说文本的主体。她将自己对女性的关注和深刻的认识蕴藏在表层化的儿童视角中,既关注了离异家庭中儿童的遭遇,又对印度知识女性群体表现出了极大的人文关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佳琪  
女性成长是张翎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笔下的女性书写展现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内在发展路径,写出了年少懵懂的女性在他者境遇中的困惑与挣扎,将女性置于逃离的空间位移之中,展现女性在挫折中的反抗与成长。但是张翎笔下的女性成长并没有囿于两性视域之中,而是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的觉“心”与回归,探求女性成长的日常生活空间与生存价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华玲  
施托姆的小说总是和复杂叵测的社会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他将人物置于一种单纯、平和、温馨的环境中,平静而略带感伤地叙事,他在小说中营造了纯净感伤的爱情空间,并且对女性命运给予了极大关注,从而试图在小说中建立起一个充满永恒人性美的世界,谱写一曲优美的人性之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颖  
眷村是台湾特殊政治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眷村小说中的"外省女性"形象,是眷村小说形象谱系中特为重要的部分,不仅因为其形象的丰富性与典型性,也因眷村特殊性质造就的女性在其中的特殊位置。文章旨在发掘形形色色的"外省女性"作为眷村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所面临的相似的生命困境,即难以真正超越"外省人"身份的局限,她们不仅要承担历史政治所加诸来台"外省人"的流离与苦难,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眷村环境的闭塞压抑,以及家庭内部父权的阴影。文章分别从代际、性别、两岸关系三方面讨论眷村"外省女性"群体的生命困境与精神悖论,从而探寻"外省女性"群体零落精神空间的共性,以深入理解"外省女性"的心灵世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姜含笑  马莉  
2003年诺奖得主J. M.库切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饱受迫害与摧残的女性身体形象,借以审视南非殖民统治、父权体制对女性身体的压迫与规训。面对权力机制加诸女性身体的种种规训,库切小说中的女性以身体为僭越工具,通过沉默的身体、疯癫的身体、拒绝凝视的身体和张扬欲望的身体等身体反抗策略,冲破种族、性别的藩篱,开启寻求自我主体的建构之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钰铮  
毛姆因其塑造了诸多在婚恋关系中不忠的女性形象而被认为有厌女情结,但实际上,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和个人成长之后,毛姆笔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从蒙昧到觉醒并最终走向自觉的嬗变。这反映了毛姆本人态度的变化,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毛姆在写作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处在世纪之交的女性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并对此表示理解与同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卯旭阳  
为了配合《婚姻法》的实施与推广,十七年文学中出现了一批围绕批判封建婚姻制度、提倡新式婚姻理念以及表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文学创作,其中不乏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的作品。在国家层面的宣传整合下,新青年、铁娘子、半边天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女性形象在最大程度上转化为文学想象的资源。女性身份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宣传载体,而“女性”这一独立符号也开始走向消解,进而营构出一个“无性”的时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高迪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力推进老年教育,成为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立足于理念定位、政策走向、实践探索三个基点,对老年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试图透过理念、政策和实践的盘点揭示老年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变化历程,以期为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推进之路提供明晰准确的认识、胸有成竹的自信与发展方向的指引,促进新时代老年教育踏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夏  
通过对德国慕尼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伊萨尔河改造利用的调查研究,发现慕尼黑能够很好地处理河流改造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采取自然资源保护、河道治理、污水清洁等措施,尤其是"重返自然"的"伊萨尔计划",使得河流与城市能够友好地共处,实现和谐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美菁  
李天葆的代表作《盛世天光》是男性作家书写女性血缘家族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变迁的代表性文本。小说以女性为主要书写对象,但是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始终是女性难以彻底逃脱的藩篱,“他者”经验下的女性书写具有独特性。同时,他以不同代际女性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图景解构宏大的历史叙事,将对国族历史的思考放置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常化叙述风格。小说将大量中国式符号融入南洋社会,以文学笔触介入社会历史现实,对当代马华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畅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小说充分反映了华裔女性在父权文化和异质文化下遭受的双重压迫以及女性在压迫下的抗争。双重压迫使华裔女性完全丧失话语权,处于失语状态,进而造成身份缺失,在女性意识觉醒后,华裔女性通过抗争重拾话语权,追求独立和自由,实现身份建构。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汤亭小说中华裔女性的身份缺失与身份建构,这不仅拓宽了汤亭亭小说的研究视角,而且为汤亭亭小说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使汤亭亭小说研究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