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4)
2023(3448)
2022(2779)
2021(2740)
2020(2147)
2019(5187)
2018(5302)
2017(9561)
2016(4965)
2015(5198)
2014(5175)
2013(4715)
2012(3936)
2011(3434)
2010(3437)
2009(3274)
2008(3205)
2007(2381)
2006(2200)
2005(1924)
作者
(11152)
(9447)
(9281)
(9079)
(5866)
(4362)
(4328)
(3607)
(3604)
(3206)
(3190)
(3141)
(2999)
(2951)
(2906)
(2789)
(2711)
(2687)
(2643)
(2636)
(2348)
(2184)
(2164)
(2157)
(2103)
(2069)
(2060)
(1944)
(1894)
(1825)
学科
(15634)
经济(15601)
管理(13231)
(11591)
(10639)
企业(10639)
(7348)
(6004)
(5869)
中国(5712)
体制(5201)
业经(5166)
(4969)
方法(4199)
(4070)
银行(4070)
(3984)
金融(3984)
(3954)
理论(3386)
(3282)
地方(3215)
税收(3200)
数学(3189)
(3168)
数学方法(3140)
农业(3026)
教育(2940)
财政(2765)
(2747)
机构
学院(59776)
大学(59671)
(26049)
经济(25593)
管理(22629)
研究(21471)
理学(19220)
理学院(19026)
管理学(18824)
管理学院(18685)
中国(16433)
(14943)
(12156)
科学(10995)
财经(10978)
(10124)
(9787)
中心(9719)
(8928)
师范(8877)
(8839)
研究所(8621)
经济学(8445)
财经大学(8386)
(7917)
北京(7718)
经济学院(7546)
(7325)
师范大学(7273)
(6851)
基金
项目(39394)
研究(32939)
科学(32044)
基金(28564)
(24238)
国家(23996)
社会(21657)
科学基金(21057)
社会科(20474)
社会科学(20469)
教育(15456)
(15139)
基金项目(14896)
编号(13544)
(12667)
自然(11879)
成果(11636)
自然科(11600)
自然科学(11598)
自然科学基金(11390)
资助(10242)
(9648)
课题(9621)
国家社会(9268)
(9206)
重点(9050)
(9006)
(8944)
(8838)
教育部(8477)
期刊
(31935)
经济(31935)
研究(22850)
中国(14526)
(11766)
教育(11530)
管理(9163)
(7344)
金融(7344)
(6936)
学报(6680)
科学(6671)
大学(5882)
财经(5650)
业经(5511)
经济研究(5329)
学学(5233)
(5021)
技术(4896)
问题(4295)
农业(4192)
改革(3311)
(3311)
职业(3180)
(2909)
经济问题(2870)
现代(2823)
(2796)
理论(2758)
商业(2700)
共检索到95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宋陆军  
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前已积累了诸多风险,然而由于山西票号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商号、资金聚集在南方及承兑的公款数额大,使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风险急剧放大,山西票号骤然衰落。晋商衰亡不是因为其封闭性,恰好相反是由于晋商具备的开放精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宋陆军  
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前已积累了诸多风险,然而由于山西票号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商号、资金聚集在南方及承兑的公款数额大,使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风险急剧放大,山西票号骤然衰落。晋商衰亡不是因为其封闭性,恰好相反是由于晋商具备的开放精神。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育民  肖婷  
新军是晚清政府建立的一支高素质的武装力量,本意是捍卫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政权。但正是这支新军力量,成为后来辛亥革命多次起义中的主力,继而变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这样的结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燕红忠  卫辛  
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研究对晚清时期政治变革的原因仍然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文章回应了学术界关于社会流动和辛亥革命的探讨,以晚清捐官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近代政治变革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变动进行梳理,提出引发辛亥革命的新假说。研究发现,捐纳是促使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捐纳官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取向不仅直接影响其所任职地区的革命响应,而且也通过乡土关系网络影响其籍贯地精英阶层的政治态度。捐官制度作为晚清提升社会流动性的重要工具,不仅促进了近代新兴官僚阶层的崛起,而且通过新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万德  
基于对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创办中文报刊情况的搜索与梳理,以表格的形式浓缩提供海外报刊的信息,并对海外报刊创办的群体及活动特点进行介绍,重点说明海外华侨在创办报刊活动中给予的经济支持及发挥的网络、阵地与桥梁等重要作用,以此歌颂华侨的爱国之情并纪念辛亥革命的成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若冰  
本文对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推导出平民与立宪派参与革命条件的基础上,证明后者的参与门槛较高。在经验实证部分,本文首先利用模型分析了不同财政压力下新政对民变的影响,发现财政盈余对以平民为主的民变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结果在选取备用变量与处理内生性的情况下仍具有稳健性;其次,本文讨论了立宪派在预备立宪时期的活动,发现在1910年之后,立宪派显著增加了政治方面的诉求;最后,本文还考察了不同阶层的参与对辛亥革命胜利的贡献,发现民变数量、革命党与立宪派的活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清末新政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财政面临崩溃之时实施新政,引发了底层民众的抗争;二是清政府在实施地方自治的同时加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陶秀伟  
基于对辛亥革命前后20年间全国创办报纸的统计和办报活动的调查分析,以表格形式展现报纸创办的基本信息。并对当时报纸的编辑技术、经费与广告、发行模式等进行介绍,阐述报纸宣传对政府的影响以及对民众精神的引领,总结辛亥时期报业的兴盛与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宇  
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全国创办杂志的统计及宣传活动的调查与归纳,以表格形式展现当时杂志生态的基本信息。介绍当时杂志在刊名、封面、办刊宗旨、编者资源以及生存竞争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论述杂志所履行的激励意志、奋发精神以及推动变法前行的历史使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瑾  
清末社会,为考虑社会下层民众读书看报的问题,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维新时期国人自办的有5种,到1915年时全国大约出版170余种白话报刊。白话报刊的创办,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向"言文合一",为启发民智,提升民族、民权意识,促进辛亥革命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卿  
辛亥革命对近代江西的政治转型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初步孕育,民间社会力量有了一定的成长;二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党派、团体活动活跃,形成了从事政治实践与竞争的实体;三是议会政治的尝试,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纠结、政府过度对社会的干预和制度移植过程中的"文化堕距",使得民初江西的政治转型新气象只能是昙花一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弓楷  
屠宽是近代常州著名的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是辛亥常州光复的主要人物。屠宽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受聘任常州府中学堂首任监督,亲自编订学校章程。当选江苏省咨议局议员后,屠宽又创办武阳农会,与朱稚竹等进步人士秘密结社,于辛亥年响应革命号召,领导常州光复。进入民国后,屠宽当选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反对独裁统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燕红忠  卫辛  
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研究对晚清时期政治变革的原因仍然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文章回应了学术界关于社会流动和辛亥革命的探讨,以晚清捐官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近代政治变革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变动进行梳理,提出引发辛亥革命的新假说。研究发现,捐纳是促使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捐纳官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取向不仅直接影响其所任职地区的革命响应,而且也通过乡土关系网络影响其籍贯地精英阶层的政治态度。捐官制度作为晚清提升社会流动性的重要工具,不仅促进了近代新兴官僚阶层的崛起,而且通过新式教育、民众反抗、革命团体等途径推动了近代政治权利格局的变化,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捐纳制度通过对阶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德利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任凭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冲刷与磨砺,我们永远不能将这段历史忘却。"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00年前的中国,社会景象极其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凭  
辛亥革命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李凭Abstract:Thebourgeoisrevolutionarynewspspersandperiodicalshadexperiencedarepeateddevelopmentofexternal-intern...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汝富  曾耀辉  戴丽华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财政濒临破产,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整顿旧税、开征新税的税制改革,以挽救艰难的财政危机。税制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税制逐渐向工商税制的转型变革,但一系列税收立法及其实施未能有效保护幼稚的民族工商业发展,改革阻力重重,开源节流的改革初衷与竭泽而渔的社会评价相去甚远,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推行新税制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要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