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6)
2023(8091)
2022(6844)
2021(5993)
2020(5080)
2019(11456)
2018(11339)
2017(22045)
2016(11709)
2015(13229)
2014(13445)
2013(13475)
2012(12784)
2011(11848)
2010(12209)
2009(11830)
2008(11801)
2007(10796)
2006(10039)
2005(9668)
作者
(34646)
(29233)
(29183)
(27986)
(18855)
(13781)
(13201)
(11248)
(11148)
(10570)
(10277)
(9822)
(9712)
(9473)
(9329)
(9030)
(8625)
(8529)
(8464)
(8109)
(7639)
(7097)
(6970)
(6786)
(6648)
(6500)
(6491)
(6376)
(5919)
(5657)
学科
(74321)
经济(74227)
管理(41548)
(34978)
(29852)
企业(29852)
方法(21868)
地方(18983)
数学(18882)
数学方法(18771)
(16519)
(16347)
中国(15301)
业经(14688)
(14542)
地方经济(12670)
(12139)
(11858)
环境(10258)
(10242)
银行(10236)
(10222)
金融(10220)
(9812)
农业(9473)
(9414)
财务(9390)
财务管理(9367)
体制(9304)
企业财务(8934)
机构
大学(181641)
学院(180975)
(89592)
经济(87902)
管理(68109)
研究(64474)
理学(56922)
理学院(56296)
管理学(55614)
管理学院(55249)
中国(51133)
(43174)
(38429)
科学(33841)
财经(32917)
(31815)
(29925)
(29508)
中心(29279)
经济学(29207)
研究所(27824)
经济学院(25815)
(24901)
北京(24648)
财经大学(24028)
(23119)
(23045)
业大(21917)
(21696)
师范(21555)
基金
项目(108874)
科学(86939)
研究(82279)
基金(80738)
(68219)
国家(67661)
科学基金(58974)
社会(56583)
社会科(53771)
社会科学(53752)
基金项目(42163)
(41141)
教育(36662)
自然(34993)
自然科(34116)
自然科学(34106)
(34008)
自然科学基金(33529)
资助(32875)
编号(31871)
成果(26889)
(26658)
(25127)
(24350)
重点(24278)
国家社会(24050)
课题(22750)
教育部(22314)
(22211)
人文(21908)
期刊
(115587)
经济(115587)
研究(63880)
中国(40273)
(35483)
管理(29047)
(23831)
科学(22618)
学报(22141)
(21808)
金融(21808)
财经(18508)
经济研究(18367)
大学(18276)
学学(17403)
技术(16518)
(15989)
业经(15795)
农业(15047)
教育(14820)
问题(14781)
技术经济(11247)
(10943)
世界(10255)
国际(9821)
经济问题(9212)
现代(8975)
统计(8891)
经济管理(8850)
改革(8842)
共检索到300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傅世民  李宁  
中国银行盟市级分支行经营起步晚,业务发展不平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颇多,无疑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探素。面临新形势,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为提高信贷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认为当前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转换资金供给机制,积极发展经营性业务。变信贷投向支持外贸业务为主,向支持流通和生产领域并重发展,并增强参与意识。虽然内蒙分行多次提出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拓宽业务领域,贯彻“谁出口效益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文和  
前不久,PICC山东省分公司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就转换保险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人保公司经济效益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是人保公司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唯一选择 大家认为,人保公司要转换经营机制,转变观念是前提。人保干部职工应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树立市场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并摒弃“政企合一”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的“四自”型企业。为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海  
改革产权制度 转换企业机制 提高经济效益中共四川省重庆市璧山县委书记张宗海编者按:县级经济是城市与乡村经济、工业与农业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快县级经济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四川璧山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毛敏芳  
浅谈人保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毛敏芳人保公司自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赔付率提高、费用率上升,超过了保健收入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明林  
一、效益因素的分类及关系首先,我们可以把效益因素分为三组:1相关岗位;2相关资源;3相关环境。因为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顺应、发展的社会系统,人力、资本和社会组织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平衡才能达到一个这样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就依赖于我们怎样成功地认识和应用这个社会生产系统的主要因素。在这里,我们更关心的是效益因素中管理成份的经济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永明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真抓实干,大胆而又细致地工作,齐心协力办好几件大事,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这就是要实现有效益的较高速度。速度、比例和效益反映经济发展中的的不同关系。经济发展速度是以工农业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指标表示的计划期对报告期的比率,经济比例是指再生产各环节、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对比关系,它们并不反映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速度、比例和效益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只有按比例,才能高速度,只有适度的速度,才有利于调整比例关系;只有适度的速度和协调的比例,才有好的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效政  
提高经济效益重在强化管理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李效政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必须牢牢抓住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这个牛鼻子,强化信贷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业银行要求的信贷管理机制,使信贷管理工作真正转移到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全面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腾毅,张红梅  
我院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工医院,一直是“背靠大树好乘凉”。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医院逐步从企业剥离。面对新的形势,医院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智伟  
医疗卫生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先后搞起了科室核算和单位成本核算。旨在转换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医疗卫生单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但医疗费用直线上升,企业、单位不胜其负,叫苦不喋,而实际上,医疗单位受益不大。在个人、单位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调整收入结构,同样具有增加效益的功能。医疗单位的收入主要是药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70%左右。医院等级越低,其占的比例越大,而且在医疗卫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紫东  黄明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车莉  
1996年以来,我院在分配制度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职工工资由原来的职称、职务全额工资制调整为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和奖励工资三部分组成的一种弹性工资分配制度。每月对职工的履岗情况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把职工的收入与单位的效益及个人的岗位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 1.工资的构成及分配。改革的工资制度围绕工资的保障、调节、激励三个职能设置,其内容为三部分:(1)固定工资部分:即进档工资。每月定期发放,体现工资的保障职能。(2)效益工资部分:即津贴、福利补贴、职务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玮  
国有森工企业效益较低、形势危困的直接原因是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素质不高,并缺少必要的敬业精神,深层原因是国企的产权经营机制是无效的,没有保证管理效率的机能。提高国有森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于:以有效的产权经营机制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此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国有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强化最终所有者的监督动机与监督能力,使产权经营机制能够决定管理和保证效益,这是搞活森工企业的关键性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冯泽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覃志新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讲求经济效果,这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银行也是企业组织(尽管在中国是带有宏观性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应是以讲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围绕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扩大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盈利而进行。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我国,在注意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银行业应以尽可能大的利润为目标,一个精明成功的银行家在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中都会信守这样的原则:在考虑社会性的前提下,在充分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掌握流动性,以周密稳健作风,来达到尽可能大的盈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