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3)
- 2023(9193)
- 2022(7777)
- 2021(7624)
- 2020(6044)
- 2019(14093)
- 2018(13509)
- 2017(26032)
- 2016(14268)
- 2015(15786)
- 2014(15834)
- 2013(15687)
- 2012(14737)
- 2011(13635)
- 2010(13896)
- 2009(13034)
- 2008(13050)
- 2007(11755)
- 2006(10673)
- 2005(9879)
- 学科
- 济(60452)
- 经济(60398)
- 业(48599)
- 农(46158)
- 管理(35425)
- 农业(30359)
- 企(26513)
- 企业(26513)
- 方法(21351)
- 数学(19342)
- 数学方法(19107)
- 中国(17636)
- 业经(16701)
- 财(14851)
- 制(14828)
- 策(13105)
- 贸(12589)
- 贸易(12581)
- 易(12306)
- 地方(11916)
- 银(11383)
- 银行(11375)
- 学(11142)
- 行(11009)
- 融(10963)
- 金融(10962)
- 及其(10726)
- 农业经济(10176)
- 体(10096)
- 发(9915)
- 机构
- 学院(204246)
- 大学(199144)
- 济(92592)
- 经济(90801)
- 管理(78608)
- 研究(74822)
- 理学(67086)
- 理学院(66401)
- 管理学(65434)
- 管理学院(65029)
- 中国(61048)
- 农(53814)
- 财(42744)
- 科学(42622)
- 京(41155)
- 农业(41039)
- 所(38316)
- 中心(35515)
- 业大(34895)
- 研究所(34160)
- 财经(32563)
- 江(32178)
- 经(29764)
- 经济学(27277)
- 范(25879)
- 北京(25754)
- 师范(25678)
- 院(25675)
- 州(25007)
- 农业大学(24655)
- 基金
- 项目(130392)
- 科学(103697)
- 研究(98326)
- 基金(95913)
- 家(83255)
- 国家(82423)
- 科学基金(70441)
- 社会(63634)
- 社会科(59993)
- 社会科学(59979)
- 省(50733)
- 基金项目(49808)
- 自然(44160)
- 教育(43614)
- 自然科(43157)
- 自然科学(43146)
- 自然科学基金(42422)
- 划(42237)
- 编号(40809)
- 资助(39166)
- 成果(33403)
- 农(30811)
- 部(30357)
- 发(29451)
- 重点(29065)
- 性(27787)
- 课题(27546)
- 创(26963)
- 国家社会(26361)
- 教育部(25638)
- 期刊
- 济(111725)
- 经济(111725)
- 研究(65007)
- 农(58508)
- 中国(46074)
- 农业(39355)
- 财(31330)
- 学报(31195)
- 科学(30053)
- 融(30018)
- 金融(30018)
- 管理(26193)
- 大学(24697)
- 学学(23550)
- 业经(23435)
- 教育(19823)
- 业(18631)
- 财经(16511)
- 经济研究(16153)
- 技术(16084)
- 问题(15284)
- 农村(14417)
- 村(14417)
- 经(14155)
- 农业经济(14032)
- 世界(13182)
- 贸(11658)
- 版(11469)
- 经济问题(10863)
- 国际(10355)
共检索到327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小章 冯婷
从政府对于户籍身份意义上的"农民"进城务工的态度这一角度,我国政府40年来的"农民工"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从严控到松动,经过短暂的紧缩,再到规范流动,最后经由城乡统筹而走向共享发展的"公平流动"这样几个阶段。进一步分析体现在不同阶段农民工政策中的政府对于"农民工"这个群体的认识,则又经历了从"问题农民工"到"农民工问题",再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从而成为与城市原住人口平等的"居民"的过程。"市民化"作为政策语言正式频频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以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拓展深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意味着"农民工终结
关键词:
农民工政策 身份壁垒 市场性门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佳佳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缩影,为农民工提供了具体的生活场域,因此,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城市融入的状况。然而,当前社区分治模式的存在、社区交往圈的封闭以及社区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民工群体社区融入的步伐,从而影响了其城市融入的进程。为此,应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完善社区内交往互动机制,健全社区利益表达机制,以尽快消除农民工社区融入的诸多壁垒。
关键词:
农民工 社区治理 社区交往 利益表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彤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农民工涌入城市,但是由于先天文化背景的影响,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具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农民工群体很难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来,而这种农民工群体聚集而成的农民工社区也就成为了游离于城市文明边缘的孤岛。
关键词:
农民工 社区 制度壁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颖 刘安长
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引擎之一,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规划的战略发展目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民工大规模地迁移到城市中,为城镇化的推进起了重要作用。但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面临着种种融城障碍,无法真正市民化,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存在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其提供与城里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进而更好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迁移 城镇化 融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学春 刘其先
农民工融入石油产业大军面临着“身份”、技能、情感(文化)三大“壁垒”和队伍稳定性问题。国有控股油公司——胜利油田东胜公司通过注册“劳务公司”,解决了农民工从事难采储量开发的“身份”问题,突破了“用工制度”障碍;通过开展职业培训,解决了农民工石油行业就业技能问题,突破了“操作技能”障碍;突出企业文化武装,解决了农民工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问题,突破了“情感”障碍,通过开展“基层建设”,解决了农民工就业环境和条件问题,突破了“队伍稳定性”障碍,这些都为我们加强农民工就业体制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用工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森
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特定市场所存在的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指与潜在进入者相比,现存企业享有种种有利条件,在竞争过程中潜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以至无法使进入市场成为现实。在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要使垄断势力能在长期内持续存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永健 袁晓娜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不会被替代,因此分析潜在企业进入产业的壁垒必须考虑对企业的能力要求。据此可将产业进入壁垒分为两类:同质性进入壁垒是阻碍潜在企业形成基本能力的因素;异质性壁垒是指阻碍行业内企业积累核心知识和能力、形成企业间异质性的共性因素,同时也是流动壁垒。政府产业管制的取向是同时消除同质性和异质性进入壁垒,尤其是后者,这将有利于避免因产业过度进入而面临的限制进入和鼓励竞争的两难冲突。
关键词:
异质性 进入壁垒 流动壁垒 企业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安华 孔祥智 王舒婷
本文以红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刻画了转型经济中合作社是如何突破市场壁垒的。研究表明,合作社的成长是不断突破市场壁垒与争取制度性激励的过程,也是其有效协调资源与管理职能的结果。合作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联结农户是能够突破市场壁垒的。政府提供的制度性激励发挥着分担合作社突破市场壁垒成本、降低市场壁垒高度的作用,对市场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是促进合作社成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昕
本文系统梳理了1978~2012年的中国农民工住房政策,总结了政策实践中的五大典型模式,并对中国已有的农民工住房政策进行评价:农民工住房政策从无到有,是一种进步,但缺乏长期目标和城乡统筹的整体构想;政策没有基本法律作为保障,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现行土地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政府住房保障的范围、标准、方式等适度性问题有待于合理规范;责任主体不明确,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政策的执行难度大;政策尚处于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探索层面,实际作用有限。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政策 政策评价 五大典型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陶建平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组织载体与空间场域。本文依托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基于社区场域这一独特视角,解析社区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的2014年社会融合与心理专项调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社区状况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居住在高端社区、社区内邻居以本地市民为主、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农民工认同城市身份。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逆向概率加权法纠正潜在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来讲,社区状况对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对老一代农民工影响更大,健康档案、社区文体活动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明显。这表明,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关注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等社区的基础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加关注公共服务资源等社区软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发礼 张瑛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动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核心是推进人的市民化。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顶层设计、具体规划、户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都有具体落实或正处于试点阶段,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利益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维护,但一些核心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本文依据帕累托最优原则,站在农耕文化及精神需求层面的视角,认为消除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各种担忧的办法是在不影响其农民身份和利益的同时,给予其市民待遇,即给予进城农民工双重身份待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瑞芹
某些城市政府人为设置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制度障碍,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但这种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强制性资源配置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低效率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各种政策在不同情况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对降低城市下岗失业率无实质性帮助的同时,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在经济上是低效率的。
关键词:
劳动力歧视 外部性 经济剩余 经济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怀礼 谷小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的客观要求。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调研证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它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下进行系列化的制度创新才能成功。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争取成功,也要宽容失误;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既要争取新制度的完善,也要给中间制度的创新预留更多的"空间"。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民工 制度创新 重庆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