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6)
2023(10392)
2022(8758)
2021(8033)
2020(6431)
2019(14764)
2018(14219)
2017(27800)
2016(15032)
2015(16783)
2014(16726)
2013(16607)
2012(15769)
2011(14465)
2010(14698)
2009(13577)
2008(13964)
2007(12820)
2006(11663)
2005(11091)
作者
(44025)
(36532)
(36525)
(34553)
(23649)
(17647)
(16640)
(14018)
(13894)
(13343)
(12599)
(12232)
(11908)
(11878)
(11755)
(11157)
(10741)
(10728)
(10533)
(10463)
(9309)
(9094)
(8996)
(8447)
(8399)
(8225)
(8224)
(8215)
(7451)
(7209)
学科
(67487)
经济(67423)
(49106)
管理(45099)
(41854)
企业(41854)
方法(23901)
(21817)
银行(21672)
中国(21214)
(20562)
(20343)
数学(20212)
数学方法(20027)
地方(19541)
(19311)
(16735)
业经(16354)
(16112)
金融(16112)
(14082)
财务(14055)
财务管理(14026)
企业财务(13554)
(12463)
贸易(12446)
(12054)
农业(11800)
(11313)
(11309)
机构
学院(215046)
大学(213118)
(90861)
经济(88869)
管理(80252)
研究(77144)
理学(67210)
理学院(66403)
中国(65773)
管理学(65473)
管理学院(65034)
(46087)
(45391)
科学(44317)
(39657)
研究所(35347)
(35239)
中心(35115)
财经(35062)
(34356)
(31779)
北京(29804)
(28677)
(28276)
师范(27966)
(27763)
业大(27550)
经济学(27417)
农业(27378)
(26636)
基金
项目(132049)
科学(104091)
研究(97323)
基金(95481)
(82689)
国家(81942)
科学基金(70284)
社会(62230)
社会科(59194)
社会科学(59181)
(51343)
基金项目(49466)
自然(44676)
教育(44569)
自然科(43656)
自然科学(43646)
(43298)
自然科学基金(42887)
资助(39806)
编号(38936)
(33264)
成果(32663)
重点(30075)
(29385)
课题(27983)
(27590)
发展(26871)
(26810)
(26422)
创新(25756)
期刊
(108672)
经济(108672)
研究(71401)
中国(48090)
(38680)
金融(38680)
(36590)
管理(33764)
(33505)
学报(31220)
科学(29650)
教育(24091)
大学(23988)
学学(22629)
农业(21408)
业经(18473)
财经(18195)
经济研究(17626)
技术(17213)
(15481)
问题(13889)
国际(13554)
(13283)
(11762)
商业(10721)
世界(10626)
现代(10393)
理论(10218)
(10066)
论坛(10066)
共检索到353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少华  
本文利用收益成本比较模型分析一般性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模式,验证跨国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展模式趋于独资化的倾向,得出作为金融业跨国公司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与趋势,进而阐述外资与中资银行合作的必然性,最后提出中资银行面对外资银行应分阶段选择合作与竞争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江  刘路  
跨国公司作为市场追捧的高端客户,它既是"最难伺候"的客户,也是"最好伺候"的客户。跨国公司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时可能近乎于"苛刻",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又是最好维护的客户,因为只要你能真正关注它们的需求,尽一切可能满足它们的需求,银企之间就可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世界上共有跨国公司6万多家,这其中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的400多家已经在中国登陆。而作为中资商业银行,今后和外资银行争夺的主要阵地之一就是跨国公司银行业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丰朝晖  
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将逐渐深化。该文简要回顾了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对加入WTO之后在华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管当局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可全  王韵亭  
本文总结了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国内外文献,在现有文献的贡献与局限基础上从演化和发展的角度提出阶段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开放阶段的深入呈现倒"U"型的变化;2、使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无法准确地计量分析外资银行的微观战略选择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辉  苏立峰  
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其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实际上,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为提高银行业的整体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我国政府在政策取向方面应该放宽外资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限制,但对外资开放金融业产权投资则要采取审慎态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琦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加入 WTO 以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将适用于我国,我国的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资银行较外资银行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丧失。本论文试图从中资银行本身存在的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入手,分析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差距,论述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范小航  
中国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按承诺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市场。此后三年来,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在一些领域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但是,总的来看,外资银行扩张尚未出现所预料的那么快速。就国内银行机构的反应而言,总体看是积极的,但国内银行体系仍存在一些根本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外资银行进入给中国银行体系和中国经济带来的一些挑战已逐渐浮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叔夜  黄金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充分兑现银行业务领域开放承诺。目前在华的外资银行可全面经营外汇及部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业务战略上,外资银行多采取突出风险相对较低的非融资业务、做强其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外汇业务、精心挑选人民币业务、力推技术含量高并有较高附加值的个人理财服务等八类核心产品的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凌  
目前,距我国加入WTO时承诺银行业完全开放的时间只剩不到三年,在华外资银行的战略取向较之以往也有了新的变化,其规模的日益扩张对中资银行来说既是冲击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在华的行为、趋势及其潜在目的,对中资银行在外资银行享受超国民优惠待遇的竞争劣势下如何克服自身不足、谋求发展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也对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欣  
从制度、经营指标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剖析其中的脆弱性因素 ,又从外资银行的角度分析其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 ,以便中资银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竞争方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