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1)
- 2023(4775)
- 2022(4105)
- 2021(3953)
- 2020(3296)
- 2019(7504)
- 2018(7183)
- 2017(14424)
- 2016(7951)
- 2015(8548)
- 2014(8751)
- 2013(8718)
- 2012(8179)
- 2011(7205)
- 2010(7398)
- 2009(6875)
- 2008(7265)
- 2007(6703)
- 2006(5903)
- 2005(5783)
- 学科
- 济(29135)
- 经济(29078)
- 业(23549)
- 管理(22776)
- 企(18197)
- 企业(18197)
- 方法(13233)
- 数学(11621)
- 数学方法(11408)
- 财(10885)
- 中国(9256)
- 农(9091)
- 制(8403)
- 银(7407)
- 银行(7396)
- 务(7356)
- 学(7332)
- 财务(7329)
- 财务管理(7308)
- 企业财务(7021)
- 行(6952)
- 融(6618)
- 金融(6616)
- 农业(6359)
- 业经(6067)
- 贸(5795)
- 贸易(5793)
- 易(5646)
- 体(4975)
- 地方(4646)
- 机构
- 大学(113053)
- 学院(111752)
- 济(46174)
- 经济(45078)
- 研究(40279)
- 管理(39802)
- 中国(33926)
- 理学(33286)
- 理学院(32866)
- 管理学(32174)
- 管理学院(31949)
- 财(25685)
- 科学(24327)
- 京(24039)
- 所(21633)
- 农(20789)
- 财经(19655)
- 中心(19435)
- 研究所(19115)
- 江(18105)
- 经(17811)
- 业大(16178)
- 农业(16001)
- 北京(15692)
- 经济学(15130)
- 财经大学(14720)
- 州(14620)
- 范(14551)
- 师范(14393)
- 院(14296)
- 基金
- 项目(70208)
- 科学(55060)
- 基金(51942)
- 研究(49736)
- 家(46212)
- 国家(45838)
- 科学基金(38507)
- 社会(31967)
- 社会科(30352)
- 社会科学(30344)
- 基金项目(26460)
- 省(26314)
- 自然(25229)
- 自然科(24686)
- 自然科学(24678)
- 自然科学基金(24255)
- 教育(23147)
- 划(22777)
- 资助(22458)
- 编号(18761)
- 成果(16629)
- 重点(16167)
- 部(16148)
- 性(15361)
- 发(14439)
- 创(14128)
- 教育部(13813)
- 科研(13790)
- 课题(13764)
- 国家社会(13681)
共检索到179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本文对1994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并认为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基础货币 超额存款准备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2月12日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至此,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6.5%,与2008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峰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被广泛视作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指标,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比较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01年1季度-2010年1季度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和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模型分析和计量检验进一步揭示了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超调"特征,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不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良好指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力 陈红霞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8年间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我国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事件对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隔夜、一周、两周和一个月期限的市场利率对上调政策的反应不显著,而三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市场利率却有显著的正向反应;(2)政策的宣告效应明显强于执行效应,而执行上调会造成市场利率更大的波动性;(3)我国货币市场的学习效应强,而预期效应较弱。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康立
通过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M2、M0等一系列月度数据的相互关系,估算了月度超额准备金率,估算方法有很强的稳健性。并进一步对超额准备金率和月度加权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超额准备金率是引起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变化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金鑫 左伟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事件对我国银行间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告发布前,银行间利率并无显著的预期效应,而随着公告发布,学习效应显著性加强;在国债回购利率与SHIBOR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明显大于国债回购利率。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事件研究法 利率 预期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区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但银行整体信贷扩张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开办特种存款等方式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同时要密切关注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状况,维护金融平稳运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银行体系流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永宏
为切实了解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对银行体系流行性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晋中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目前晋中市地方法人机构不存在流动性过剩,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上调对其影响甚微,建议央行采取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宏观调控政策 金融机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毛泽盛 李鹏鹏
2008年10月,美联储重拾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这一举措引发了有关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与"利率走廊"操作规则关系的新一轮研究热潮。本文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1996~2012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变动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对称性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中国可以其为基础构建"利率走廊"操作规则。
关键词:
超额存款准备金 利率走廊 付息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琦
中央银行能否通过流动性管理工具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在实证上一直存在争议,其原因可能是以往研究只关注了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而忽视了其他流动性冲击因素,从而导致遗漏变量问题。采用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流动性水平的超储率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了显著的流动性效应,即超储率上升1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平均下降45个基点。此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货币政策基调、通货膨胀等变量对银行间市场利率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央银行有效调控银行间利率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 秦艳梅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T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艺明
本文旨在研究调整存款准备带来的信用配给问题,考虑银行对企业的监督机制,分析借贷市场均衡时调节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利率、投资和经济增长等宏观变量以及经济主体的影响,利用模型检讨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法定存款准备率 信用配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饶艳
在金融市场短期流动性吃紧与长期流动性过剩的复杂背景下,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货币工具的运用应更为审慎。以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信贷的扩张和资本市场的活跃使得存款准备金对冲流动性的有效性受到极大冲击。在当前流动性管理两难背景下审视我国存款准备金法律制度,不难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亟需克服的缺陷。本文从剖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价值目标为逻辑起点,审视与反思制度的缺陷,尝试选择重构路径以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法律制度。
关键词:
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 法律缺陷 重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惟德
对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近年来调整准备金制度情况的研究表明,其调整的目的都是促进央行和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流动性,同时尽可能避免调整对市场产生不必要的波动。因此,本文从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角度,分析了我国将准备金计提考核机制由时点法调整为平均法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