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6)
- 2023(10801)
- 2022(7980)
- 2021(6929)
- 2020(5535)
- 2019(12052)
- 2018(12124)
- 2017(23440)
- 2016(12761)
- 2015(13987)
- 2014(14035)
- 2013(13620)
- 2012(12054)
- 2011(10263)
- 2010(10192)
- 2009(9417)
- 2008(9521)
- 2007(8791)
- 2006(7858)
- 2005(7535)
- 学科
- 业(72725)
- 企(68978)
- 企业(68978)
- 济(60101)
- 经济(60028)
- 管理(58177)
- 业经(27021)
- 方法(22070)
- 财(21518)
- 农(21369)
- 务(17763)
- 财务(17744)
- 财务管理(17734)
- 企业财务(16790)
- 农业(16168)
- 中国(15781)
- 技术(15489)
- 划(14908)
- 环境(14810)
- 数学(14568)
- 数学方法(14466)
- 和(13311)
- 策(13058)
- 制(12093)
- 企业经济(11945)
- 理论(11482)
- 经营(11169)
- 体(10729)
- 发(10549)
- 技术管理(10300)
- 机构
- 学院(184915)
- 大学(175807)
- 济(80777)
- 经济(79439)
- 管理(77059)
- 理学(65572)
- 理学院(65059)
- 管理学(64304)
- 管理学院(63985)
- 研究(55603)
- 中国(45326)
- 财(37340)
- 京(36216)
- 科学(31694)
- 农(31017)
- 江(29589)
- 财经(29475)
- 所(26926)
- 经(26704)
- 业大(26061)
- 中心(25358)
- 农业(24150)
- 研究所(24038)
- 经济学(24008)
- 州(22870)
- 商学(22710)
- 商学院(22512)
- 北京(22163)
- 经济学院(21734)
- 经济管理(21447)
- 基金
- 项目(119004)
- 科学(96620)
- 研究(89864)
- 基金(87546)
- 家(74714)
- 国家(74005)
- 科学基金(66430)
- 社会(59975)
- 社会科(56979)
- 社会科学(56963)
- 省(49244)
- 基金项目(46402)
- 自然(41663)
- 自然科(40744)
- 自然科学(40735)
- 自然科学基金(40068)
- 教育(39571)
- 划(38912)
- 编号(35306)
- 资助(33592)
- 业(31532)
- 创(28802)
- 发(27560)
- 重点(26569)
- 成果(26334)
- 创新(25945)
- 部(25487)
- 国家社会(25071)
- 制(24839)
- 课题(24168)
共检索到277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枫 潘麒 汪亚楠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是由政府引导、企业决策、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部署。本文采用2012—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根据文本分析法界定214个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词,通过双重差分法评估绿色低碳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绿色低碳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创新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是其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从异质性效应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对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国有企业。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可以为政府制定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和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实现碳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不断完善的制度环境,都要求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在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理念目标,坚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升级产业结构,确保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效率;创新绿色技术,提升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持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熊文娟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革命,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下的碳减排路径分析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彩芳 张菁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用模型,实证检验“双碳”目标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不考虑碳排放的前提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将碳排放纳入到两者关系的分析框架后,流通产业发展的绿色赋能效应出现质的变化。第二,在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时,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显著;随着碳排放的增加,其绿色赋能效应表现为短期的衰减。文章最后提出要加强新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现代绿色流通的管理模式创新、重视现代流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促进流通企业的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流通产业 绿色发展 碳排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姣姣 宋宏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行各业积极践行低碳发展之道。本文聚焦物流企业,剖析“双碳”目标下绿色文化各层次的内涵及关系。研究发现,绿色文化共包含四个层次,核心层(精神文化)表现为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及企业宗旨;中层(制度文化)表现为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与各项管理制度;浅层(行为文化)表现为企业家绿色行为、绿色行为员工榜样、绿色主题文娱活动以及绿色物流人才培养;表层(物质文化)表现为低碳绿色物流产品、低碳绿色物流技术及低碳绿色运输工具等。各层次文化相互作用、紧密关联,形成强大的文化合力共同为“双碳”目标贡献微观力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柴彦超 陈肖
“双碳”目标下,环境责任履行成为流通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与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对居民绿色消费有积极影响。本文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2009-2020年为研究时段,实证检验我国流通企业环境责任对居民绿色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流通企业环境责任能够直接正向促进居民绿色消费;进一步检验发现,流通企业环境责任可通过绿色创新间接促进居民绿色消费,即存在“流通企业环境责任-绿色创新-居民绿色消费”的中介路径。据此,提出构建流通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体系、优化绿色创新环境、完善绿色消费场景的相关建议,以助推居民绿色消费提质扩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张怡 刘金硕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面临普遍的碳排放总量大、用能技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建材生产、运输等建筑上下游产业,我国建筑领域年碳排放占总碳排放比例超过4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增建筑涉及建筑行业生产、流动和消费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借鉴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举措,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基础上总结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林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双碳”目标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双碳”目标并非单纯生态保护主义,而是涉及生态、经济、能源等多维度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旅游业作为经济系统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产业载体,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铭江 明波 李研 黄强 李鹏 吴萌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能源基地之一。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实现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在系统总结新疆主要能源的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梳理现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能源绿色转型路径及相关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新疆能源系统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5%,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2)新疆“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弃电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要实现新疆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须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电力对外输送通道,推进“电气化新疆”进程,发展CCUS与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等。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涂建明 藕紫秋 叶童
一、将财会监督引入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并带头承诺具有挑战性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多边治理实践。对内,我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国家减排行动。2021年以来,我国不仅将"双碳"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婷婷 赵洁
本文以企业绿色转型为视角,从绿色经营管理、绿色生产转型、绿色创新转型、绿色排放转型四个维度,构建企业绿色转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2012—2019年数据为样本,考察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政府补贴的资源属性和信号属性均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环境规制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绿色转型关系中起反向调节作用,且该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政府补贴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建立健全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评价、激励和监督机制;第二,提高政府补贴政策透明度,加强与转型金融政策的协同运用,发挥政策杠杆效应;第三,合理设置环境规制强度,避免政府补贴政策效果受到削弱;第四,根据企业异质性分类施策,积极发挥政府补贴对各类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