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2)
- 2023(4795)
- 2022(3947)
- 2021(3888)
- 2020(3180)
- 2019(7448)
- 2018(7004)
- 2017(12932)
- 2016(6885)
- 2015(8085)
- 2014(7562)
- 2013(7782)
- 2012(7325)
- 2011(6755)
- 2010(6482)
- 2009(5916)
- 2008(5761)
- 2007(4870)
- 2006(4261)
- 2005(3904)
- 学科
- 济(32589)
- 经济(32550)
- 管理(17241)
- 业(16095)
- 方法(15883)
- 数学(14959)
- 数学方法(14890)
- 中国(12400)
- 企(11964)
- 企业(11964)
- 贸(9073)
- 贸易(9066)
- 易(8979)
- 财(8260)
- 农(7207)
- 制(6214)
- 学(5876)
- 银(5809)
- 银行(5801)
- 行(5610)
- 出(5580)
- 关系(5391)
- 融(5217)
- 金融(5217)
- 环境(5024)
- 业经(4965)
- 发(4583)
- 务(4556)
- 财务(4544)
- 财务管理(4532)
- 机构
- 大学(103094)
- 学院(99024)
- 济(52826)
- 经济(52301)
- 研究(42397)
- 管理(34668)
- 中国(34618)
- 理学(29869)
- 理学院(29500)
- 管理学(29135)
- 管理学院(28963)
- 科学(23701)
- 财(22911)
- 京(22751)
- 所(21611)
- 研究所(19913)
- 经济学(18881)
- 财经(18538)
- 中心(18086)
- 农(17501)
- 经(17375)
- 经济学院(17114)
- 北京(15089)
- 院(15010)
- 财经大学(14229)
- 农业(13984)
- 科学院(13591)
- 业大(13360)
- 研究中心(12298)
- 江(12206)
- 基金
- 项目(67597)
- 科学(54747)
- 基金(54152)
- 家(48879)
- 国家(48611)
- 研究(47231)
- 科学基金(40808)
- 社会(33116)
- 社会科(31654)
- 社会科学(31651)
- 基金项目(27514)
- 自然(25838)
- 自然科(25295)
- 自然科学(25289)
- 自然科学基金(24898)
- 资助(22794)
- 省(21312)
- 教育(20746)
- 划(20108)
- 中国(17818)
- 部(17068)
- 国家社会(15992)
- 重点(15759)
- 编号(15484)
- 教育部(14756)
- 发(14605)
- 创(13961)
- 科研(13505)
- 创新(13388)
- 大学(13274)
共检索到152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新华 曹永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储蓄倾向等两个方面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国内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率最高,但是,自1992年以来,它实际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呈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储蓄率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于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据了越...
关键词:
储蓄率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青马 胡正
本文在索洛模型基本假定下,推导了储蓄率与产出及货币供给三者之间动态关系,并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7年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分别检验了中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与超额货币供给的Granger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居民储蓄率对M2/GDP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储蓄率则影响不显著,说明我国国民储蓄率对超额货币影响主要归功于居民储蓄率变动。其原因可能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较大;二是政府储蓄资本转化率较高,居民储蓄资本转化率较低。本文政策涵义在于:要化解因超额货币大量积累而产生的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通过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还富于民",加...
关键词:
储蓄率 超额货币 M2/GDP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燕
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作为国民储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储蓄,与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明显,更为直接。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我国资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储蓄的现状,并对下一步关于政府储蓄的财政工作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储蓄 长期增长 资金流量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升艳 周密 赵刚
文章根据1992年~2007年资金流量表研究我国企业高储蓄的原因,发现企业支付给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和企业财产净支出额比重下降是企业高储蓄的主要原因。其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主要由于职工福利成本降低,"人口红利"期劳动力丰富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及工人谈判能力低下导致工资成本降低所引起;而低利率、高比例的自有资金投资、低分红导致企业财产净支出额比重下降。低利率和企业高比例自有资金投资与金融市场欠发展相关,而企业低分红则主要与市场成长性相联系。此外,"资源租"内化为企业利润也提高了企业的储蓄率。
关键词:
企业 高储蓄 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金花
近年来,我国较高的储蓄率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普遍认为,长期持续的高储蓄率是引发经济运行中高投资和低消费的主要原因。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储蓄和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前,如何有效降低国民储蓄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念沙 喻桂华
本文以1979-2000年住户部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存款利率变动对住户部门最终消费、广义储蓄、实物储蓄以及金融储蓄的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在住户部门的消费和储蓄的跨时决策中起了作用,住户部门的储蓄行为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解释了一些念人迷惑的经济现象,并且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广义储蓄 跨时替代 储蓄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云开 申睿波
本文主要利用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储蓄和投资近年来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一些最新趋势和特点,并探讨其原因及涵义。国民储蓄率大幅提高的原因,是企业、居民和政府三个部门的储蓄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投资在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占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住户投资的占比有所提高。企业的资金缺口率扩大,表明企业投资需要外源融资的程度显著增强;住户仍是最主要的资金盈余部门;政府由资金短缺者变成资金盈余者,成为资金的净供给者。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直接融资的地位逐渐提高,融资结构有所改善,但考虑到股市的非正常因素,上述趋势是否持续并不明朗;保险公司在媒介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浩
本文在对我国 1992~ 1998年资金流量表初步分析基础上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政府、企业、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比例为 18∶13∶70 ,基本稳定 ;(2 )储蓄率、投资率高 ,住户部门储蓄占总储蓄一半以上 ,企业部门占资本形成总额的 3 /4;(3 )企业是最大的亏绌部门 ,住户是最大的盈余部门 ,储蓄与投资分离程度高 ,占可支配收入的 14~ 15 % ,这决定了金融资产规模和货币量的迅猛扩张 ;(4)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以外源融资为主 ,外部资金又以银行贷款为主 ,资金运用以实物投资为主 ,金融资产中以货币性资产为主 ;(5 )住户部门的资金来源以本部门储蓄为主 ,负债极低 ,但...
关键词: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 储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静娟
对资金流量表的改进孙静娟ABSTRACTBasedonthesystematicdiscussiononthecomplicatedandorderedquantativerelationsintheincomedistributionandutil...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朝晖 何建武 蒋周文 王书伟
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目前,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改善时间较长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关键词:
高储蓄率 低转化率 非平衡增长 资本积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自G20首尔峰会以来,如何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寻找并实现危机之后的经济再平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2011年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已经就评估世界经济失衡的指标达成初步共识。IMF向G20多伦多峰会和首尔峰会提交的相关评估报告认为在内部经济增长目标上有明显进展,外部再平衡方面进展不大,如果不及时采取调整的措施,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可能会重新扩大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目前G20委托IMF所设立的有关纠正外部不平衡的"参考性指南"和"数量化规则",旨在就国与国之间若干经济变量确定一揽子数量指标,进而提出纠正措施。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而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甘寿国
资金流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提供了社会资金循环的丰富信息 ,是金融、经济运行状况的高度缩影。本文根据我国近几年资金流量表对我国资金流动及融资结构作实证分析 ,得到一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资金流量 金融交易 融资 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靖贵
社会资金流量统计以宏观经济视野来观察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数量依存关系具有特殊的作用,对中国而言,中国实物资金流量表为此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实物资金流量账户以年度为频率发布数据,时效性还很落后。为此,文章根据中国的统计现状,利用已知中国实物资金流量核算年度数据、部门行业季度数据及尝试使用Chow-Lin分解方法和Denton分解方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实物资金流量季度表数据的测算体系,并对2006—2014年中国实物资金流量季度表进行测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春阳 杜莉 蔡璟孜
内需不振,特别是居民消费滞后已经日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因而准确判断导致居民消费滞后的主导因素和发生环节,对于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居民消费率的因子分解,并利用1992~2007年的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剖析了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内在原因。我们发现,居民部门收入不足和消费意愿低迷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前者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居民部门收入不足主要发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因而完善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国民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