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9)
- 2023(10062)
- 2022(7777)
- 2021(6735)
- 2020(5162)
- 2019(11270)
- 2018(11339)
- 2017(20967)
- 2016(10674)
- 2015(11945)
- 2014(11124)
- 2013(10805)
- 2012(9441)
- 2011(8731)
- 2010(8764)
- 2009(8299)
- 2008(7732)
- 2007(6664)
- 2006(6162)
- 2005(5471)
- 学科
- 济(41008)
- 经济(40977)
- 管理(40246)
- 业(34314)
- 企(27461)
- 企业(27461)
- 业经(16736)
- 方法(14021)
- 信息(12280)
- 中国(12043)
- 环境(11954)
- 产业(11278)
- 农(10835)
- 数学(10628)
- 数学方法(10436)
- 财(10278)
- 总论(10068)
- 信息产业(10009)
- 学(9752)
- 理论(9127)
- 划(9054)
- 和(9039)
- 贸(8910)
- 贸易(8905)
- 易(8713)
- 工作(8320)
- 技术(8189)
- 制(7833)
- 资源(7814)
- 农业(7377)
- 机构
- 学院(152534)
- 大学(152278)
- 管理(64030)
- 济(55812)
- 理学(54779)
- 经济(54325)
- 理学院(54262)
- 管理学(53431)
- 管理学院(53119)
- 研究(46004)
- 中国(34786)
- 京(31840)
- 科学(29036)
- 财(26211)
- 中心(22953)
- 江(22759)
- 范(22371)
- 师范(22202)
- 所(21575)
- 财经(20981)
- 北京(19594)
- 研究所(19575)
- 州(19240)
- 业大(19056)
- 经(18919)
- 农(18460)
- 师范大学(17715)
- 院(17021)
- 技术(16757)
- 经济学(15976)
- 基金
- 项目(107648)
- 科学(86091)
- 研究(82568)
- 基金(77888)
- 家(67191)
- 国家(66671)
- 科学基金(58864)
- 社会(53889)
- 社会科(51069)
- 社会科学(51055)
- 省(42118)
- 基金项目(40823)
- 编号(36767)
- 教育(36166)
- 自然(35987)
- 自然科(35053)
- 自然科学(35046)
- 划(34595)
- 自然科学基金(34426)
- 成果(30036)
- 资助(29411)
- 项目编号(24379)
- 发(23554)
- 重点(23413)
- 国家社会(23149)
- 创(23093)
- 课题(22136)
- 部(22077)
- 创新(21446)
- 制(20751)
共检索到22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帆 肖希明
数字信息服务基础建构从资源网络向知识网络转变是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的趋势。知识网络是一个基于知识网络基础设施和Web2.0理念与技术,由体验网络、具化网络、系统网络和学习网络组成的,强调知识开放、共享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网络。参与者、知识内容、产权安排、评价机制等是其关键性要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庆红
Web2.0时代的网络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社会化和分布式等特点,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人们对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关注,在这些新型学习模式中贯穿着一个重要的学习行为基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要素和本质特征的深入分析,从交互行为和学习活动两个维度将网络自主学习行为划分为信息获取、知识加工、沟通交流和评价反馈四类行为并总结了对应的网络应用形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洪颖 郑文娟
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加使网络专题信息的获取管理愈加困难。本文将Web2.0与网络专题管理系统WTMS结合起来,研究如何利用Web2.0的理念和技术来实现专题信息的采集、管理、订阅、交流和共享等问题,力图为WTMS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河
介绍Web2.0的定义以及相关技术,指出Web2.0在信息交流方面有三大革新:将六度空间理论和长尾理论应用于信息交流,以微内容为信息交流的基础。通过对传统信息交流理论,交流体系,交流效果,交流控制影响的分析,展现Web2.0带来的极大变革。认为Web2.0时代网络信息交流有三个发展方向:交流方法一体化,网络服务更加细化和大量微中心变为中心。提出基于Web2.0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玉英 王娜 施俊
从简要介绍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入手,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的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个性化服务集成的模式,包括基于资源整合的集成模式、基于用户共享的集成模式、基于技术结合的集成模式,并运用实例对3种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集成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个性化信息服务 集成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传明
结合政府数字信息建设和Web2.0环境的新要求,剖析影响因子,设计问卷,详细调查江苏省政府网站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从明确政府网站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原则,完善服务机制,加强服务对象参与度,提升服务满意度,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更有效提升Web2.0环境下政府网站共享数字信息共享服务水平。
关键词:
政府网站 信息资源 共享服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员巧云 Peter A.Gloor
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揭示了20年前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流程和原理,而在Web 2.0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柔性的创新型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来源于促进组织外部大量网络用户外化其隐性知识的能力,这种组织的知识创新原理与SECI模型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和集体智慧理论,提出了Web 2.0环境下的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模型。研究发现:SE-IE-CI模型中的知识创新可分为组织内部社会化、组织内部外化、组织外部内化、组织外部社会化和外化、组织内部组合化和组织内部内化六个历程;知识创新的情境包括起源情境、对话情境、网络实践情境、网络系统对话情境,以及组织内部系统化情境和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胜利 冯利飞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构建了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模型,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网络群体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
Web2.0 网络社群 群体动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纪翔
本文介绍了当前处于热点的社会网络软件(SNS)的出现、发展和国内外社会网络(SN)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客+SN的企业专区电子商务模式,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群
文章应用泛在学习理论对高校知识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建设加以研究,针对高校知识共享平台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形式而缺乏内容的问题,强调知识共享平台上信息资源的缺乏将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及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并给出了高校知识共享平台资源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通过充实平台资源,改善优化资源内容,并在泛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知识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及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目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向明
网络安全可分为网络运行系统安全、网上系统信息安全、网上信息传播安全和网上信息内容安全。人为恶意攻击对网络安全的破坏具有智能性、严重性、隐蔽性和多样性。网络安全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存储、交换的可靠、可用、保密、完整、不可否认和可控。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制订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参考文献2。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建勋
叙词表作为有效的信息组织工具,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信息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环境下,叙词表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好的利用效果,一方面,需要我们强化《汉语主题词表》这样的基础工具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叙词表应用环境的研究与实践。为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景平 陆海云 庄秀丽
评估web2.0对网络学习环境的影响web2.0的技术应用,使网络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社会诸多领域同互联网已经具有高关联度的背景下,网络环境的变化会对这些领域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对于远程教育所关注的网络学习环境来说,如何评估web2.0的影响,也就显然是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重归全观的认知经验","迈向学习文明的新纪元",如此的振奋和激越,是否有理性的根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爱玲
从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现实要求入手简要分析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人类社会信息交流模式的变化,详细分析数字信息交流模式中各参与主体在数字信息长期保存中需承担的职责,同时对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主体分工进行总结,并提出提高公众数字信息保存意识是分工合作、确保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字信息 长期保存 主体分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军
[摘 要] 本文以数字网络化环境为背景,以专门图书馆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如何确定资源建设的重点方向与任务,如何设计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信息资源建设 知识网络 数字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