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7)
- 2023(14570)
- 2022(11683)
- 2021(10841)
- 2020(8859)
- 2019(20204)
- 2018(20093)
- 2017(38947)
- 2016(20848)
- 2015(23489)
- 2014(23449)
- 2013(23373)
- 2012(21590)
- 2011(19666)
- 2010(20328)
- 2009(19207)
- 2008(19202)
- 2007(17544)
- 2006(15988)
- 2005(14787)
- 学科
- 济(101593)
- 经济(101481)
- 业(91398)
- 企(72968)
- 企业(72968)
- 管理(70253)
- 农(47896)
- 方法(39114)
- 业经(32739)
- 农业(32159)
- 数学(30817)
- 数学方法(30284)
- 中国(28073)
- 财(25704)
- 地方(24513)
- 制(20015)
- 技术(19451)
- 务(18238)
- 财务(18186)
- 财务管理(18164)
- 和(17458)
- 策(17217)
- 企业财务(17152)
- 理论(16948)
- 贸(16328)
- 贸易(16311)
- 发(15913)
- 易(15779)
- 划(15231)
- 体(14767)
- 机构
- 学院(309942)
- 大学(299965)
- 济(132350)
- 经济(129738)
- 管理(125501)
- 理学(107029)
- 理学院(105989)
- 管理学(104221)
- 管理学院(103667)
- 研究(101551)
- 中国(82132)
- 京(64582)
- 农(61759)
- 科学(59971)
- 财(59251)
- 所(51063)
- 江(49949)
- 中心(48089)
- 业大(47398)
- 农业(46834)
- 财经(46150)
- 研究所(45597)
- 经(41719)
- 北京(40896)
- 州(39920)
- 范(39015)
- 师范(38698)
- 经济学(38307)
- 院(35854)
- 经济管理(35616)
- 基金
- 项目(197924)
- 科学(157482)
- 研究(148542)
- 基金(142527)
- 家(122236)
- 国家(121017)
- 科学基金(106030)
- 社会(96251)
- 社会科(91054)
- 社会科学(91028)
- 省(80475)
- 基金项目(74968)
- 自然(66699)
- 教育(66681)
- 自然科(65092)
- 自然科学(65077)
- 划(64879)
- 自然科学基金(63929)
- 编号(62253)
- 资助(58142)
- 成果(48667)
- 发(47795)
- 重点(43657)
- 创(43552)
- 部(43253)
- 课题(42148)
- 业(41112)
- 创新(39906)
- 国家社会(39305)
- 发展(39005)
- 期刊
- 济(162169)
- 经济(162169)
- 研究(90176)
- 中国(68627)
- 农(63449)
- 管理(49808)
- 财(46656)
- 科学(42923)
- 农业(42817)
- 学报(41612)
- 业经(33320)
- 大学(33067)
- 融(32820)
- 金融(32820)
- 教育(31507)
- 学学(31341)
- 技术(30902)
- 经济研究(23212)
- 业(22720)
- 财经(22586)
- 问题(21551)
- 经(19531)
- 技术经济(18434)
- 世界(16092)
- 资源(15962)
- 统计(15589)
- 商业(15472)
- 农村(15372)
- 村(15372)
- 现代(15368)
共检索到483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武汉市面对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契机 ,在发展模式上应作的选择。拟采用资源禀赋分析方法 ,在对武汉市的资源禀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对于武汉市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看法。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农业发展 模式 武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金霞 叶蓓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已成为都市旅游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本文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表现形式,在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政府+农家乐旅游协会+农户”、“公司+农家乐旅游协会+社区”,甚至是“股份制”形式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农家乐旅游 农家乐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绍简
武汉市城郊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董绍简(一)要充分认识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世纪之交的武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其一,目前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正日益形成。武汉市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已建立了武泰闸、三角塘等一批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国勇 夏厚俊 胡振虎
21世纪初,武汉市开始进行发展都市农业的探索。钻石模型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关键四要素是促进武汉市都市农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却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武汉市都市农业要想克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形成都市农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通过集群式发展模式。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产业集群 武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劲 祁春节
超市农业的兴起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尤其对于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论述超市农业的兴起对"农改超"的影响入手,以武汉市为例,深入分析了发展超市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而从构建超市农业经营模式、优化内容结构、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基础建设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超市农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学忙 董利民
本文从武汉市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客观需要出发,阐述了武汉市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了武汉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继续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业 循环经济 武汉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颖 许为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趋势来看,武汉市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都市农业 可持续发展 互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黎馨 冯健
在"多规合一"发展的背景下,以武汉为例,聚焦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融合("规土融合")在地方层面的实施路径与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其在体系结构、技术语言、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技术革新策略,同时概括出管理模式创新中协调成本内部化、转变政府角色、倡导交往理性、加快接轨市场等有益尝试。此外,强调武汉实践中"两规"与"规-土"的内涵差异,丰富对规划融合发展目标的认识,以期为相关地方实践带来有益启示,也为宏观规划体系改革提供自下而上的思考视角。
关键词:
规土融合 技术革新 管理创新 武汉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宇鹏 周敬宣
本文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为例,探讨在战略环境中,如何评价区域层次的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构建能源需求量的完全分解模型来研究影响能源需求量变化的因素。通过对武汉市1995年~2005年的历史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影响武汉市能源需求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这2个因素作为主要调控变量,设计6种发展模式(包括《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提供的发展模式),并预测这6种模式下的GDP、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预测结果表明:模式4是既能实现节能目标,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较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论证了模式4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齐晓迪 曾菊新
食品零售业市场是商业企业竞争的主要场所之一。文章以双汇连锁公司在武汉的布点网络为例,从空间入手研究食品连锁企业区位选择的特征和规律,通过分析两种业态门店的分布模式与商圈结构,并结合区位竞争情况,对其未来合理化的发展布局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食品连锁企业 区位选择 武汉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席吕思
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基础。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中的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绿色农业产品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确保绿色农业的发展。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在网络发展的新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助推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农业的内涵,在分析绿色农业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为解决传统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新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 绿色农业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艳乐 祁春节 顾雨檬
[目的]新型城镇化引致都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市农业发展倒逼新型城镇化协同高效推进;探究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对加快推动两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06—2017年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测度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耦合关系。[结果](1)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耦合关系显著;(2)两者耦合度C值在0.490左右变化浮动,2008年和2013年耦合度出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475和0.500;(3)耦合协调度D值处在0.290~0.627,耦合协调等级从中度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且时序演变呈现出小幅波动性、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结论]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不断完善中,时序特征变化明显。为此,武汉市应坚持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以打造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强化政策扶持的支持力度以保障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键 杜晖
渠道结构复杂、流通环节诸多、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层层加价等客观因素一直制约着生鲜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在吸纳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的基础上,归纳出3种基于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主流配送模式,借助武汉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契机和武汉商学院与中百集团校企合作的机遇,实地调查武汉蔡甸区、东西湖区、新洲区等区域,找出影响武汉市生鲜农产品发展的要素并构建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TOPSIS法评价三种主流配送模式与超市运营的匹配程度,为大型超市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和带动区域生鲜农产品的发展给予方法指导,从而期盼对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各地区发展生鲜农产品农业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和帮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圣军
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和工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都会对农业的机械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越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越多,越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非农业收入"对"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则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提高农用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率,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资源禀赋 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