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6)
- 2023(10418)
- 2022(8540)
- 2021(7930)
- 2020(6593)
- 2019(15171)
- 2018(15204)
- 2017(29468)
- 2016(15425)
- 2015(17226)
- 2014(16967)
- 2013(16688)
- 2012(15196)
- 2011(13904)
- 2010(14943)
- 2009(14655)
- 2008(13524)
- 2007(11891)
- 2006(11131)
- 2005(10195)
- 学科
- 济(86801)
- 经济(86741)
- 管理(47373)
- 业(43604)
- 企(37768)
- 企业(37768)
- 方法(31559)
- 数学(28135)
- 数学方法(27591)
- 中国(20373)
- 地方(19683)
- 业经(16754)
- 农(16689)
- 财(16653)
- 制(15982)
- 技术(14385)
- 学(14146)
- 融(13606)
- 金融(13604)
- 地方经济(13470)
- 理论(12653)
- 银(12557)
- 银行(12543)
- 体(12308)
- 行(12107)
- 农业(11355)
- 和(10263)
- 贸(10226)
- 贸易(10218)
- 技术管理(10108)
- 机构
- 大学(222976)
- 学院(222739)
- 济(105425)
- 经济(103523)
- 管理(84629)
- 研究(78586)
- 理学(71952)
- 理学院(71192)
- 管理学(69826)
- 管理学院(69376)
- 中国(60733)
- 财(48571)
- 京(46326)
- 科学(42968)
- 所(38850)
- 财经(37291)
- 研究所(34639)
- 江(34252)
- 中心(34070)
- 经济学(34012)
- 经(33778)
- 经济学院(30097)
- 北京(29843)
- 范(29053)
- 农(28987)
- 师范(28849)
- 院(27914)
- 财经大学(27527)
- 业大(26952)
- 州(26729)
- 基金
- 项目(137888)
- 科学(110070)
- 研究(103471)
- 基金(100554)
- 家(86203)
- 国家(85519)
- 科学基金(74389)
- 社会(69053)
- 社会科(65478)
- 社会科学(65460)
- 省(53750)
- 基金项目(51241)
- 教育(48508)
- 自然(45298)
- 划(44322)
- 自然科(44312)
- 自然科学(44304)
- 自然科学基金(43499)
- 资助(42007)
- 编号(40507)
- 成果(33864)
- 重点(31156)
- 创(30796)
- 部(30718)
- 发(30545)
- 课题(29269)
- 国家社会(29147)
- 创新(29017)
- 教育部(27370)
- 大学(26555)
- 期刊
- 济(126117)
- 经济(126117)
- 研究(76207)
- 中国(48191)
- 财(38228)
- 管理(36995)
- 学报(28332)
- 科学(28331)
- 教育(27407)
- 农(26674)
- 融(24543)
- 金融(24543)
- 大学(23283)
- 技术(22844)
- 经济研究(22030)
- 学学(21676)
- 财经(20157)
- 经(17591)
- 业经(17488)
- 农业(17295)
- 问题(15325)
- 统计(14119)
- 技术经济(14030)
- 策(13052)
- 贸(11611)
- 决策(11354)
- 世界(11185)
- 国际(10621)
- 商业(10358)
- 现代(9979)
共检索到355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斗
进入21世纪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度导致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动荡。面对危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完美"与"得体",针对危机根源的探究,学者们集思广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良现行资本主义的路径。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深入探析和思考的结晶,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杜里恩、汉斯约里·赫尔、克里斯蒂安·凯勒曼的力作《危机后的反思——西方经济的改革之路》一书,勾勒了一副西方经济的改革蓝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斗
进入21世纪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度导致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动荡。面对危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完美"与"得体",针对危机根源的探究,学者们集思广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振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栾文莲等完成的院重大项目《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深入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至虚拟金融资本统治为主导阶段的经济、政治、社会,对研究资本主义危机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一、对当前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性认识栾文莲等沿用西方左翼学者使用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提法,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发展中的阶段性变化,以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统治社会经济生活。资本主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小云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一旦出现则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提高警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系统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现实环境中生态系统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一般外界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生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生态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刁其武
由熊性美、薛敬孝、陈漓高同志主编的《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与危机》一书,最近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为国家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着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4—5年的短周期波动,10年左右的再生产周期起伏和50年左右的长波周期(尤其是10年再生产周期)在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运动的特点,各种有关的重要因素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并对90年代前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动趋势作了大略估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瑜 万宇艳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演变为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场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凸显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在此背景下,只有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即从出口和投资为主导转移到以消费为主导,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从管理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从依靠资源投入转变为依靠技术创新。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模式 消费 转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鲁国强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债务增加与经济增长并存。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资产价格泡沫下的过度信贷消费,巨大的消费使得公、私储蓄率系统性下降,在投资率上升的情况下造成其经常项目赤字,而美元本位给了美国用资本项目顺差来平衡经常项目赤字的便利,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债券成为填平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重要手段。当双赤字状态无法延续时,美国以危机形式和货币贬值形式抖落其负债包袱。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经济双循环"结构注定危机的发展是发散而非收敛的。这种充分利用美元本位机制,靠信贷促进消费、靠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大卫·科茨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新自由主义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促进了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为这次体制危机埋下了根源。历史表明,未来的经济结构中,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扩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平方
"金融化"概念是近年来西方激进经济学家提出的创新思想之一,资本主义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回顾了"金融化"概念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分别阐述了当代西方新左派政治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者、法国调节学派对资本主义金融化和金融危机的解释,系统总结了他们关于资本主义金融化及金融危机的理论的分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方茜
尽管国内学界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认知不断加深,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从经济危机拓展到生态危机,再从结构性危机、周期性危机发展到系统性危机理论,但仍有不足:一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展开分析的偏少,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切入危机讨论的力度不够;二是大多从单一视角研究资本主义危机,将多视角研究联系起来讨论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资本主义危机,从当代资本主义三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切入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讨论。本文认为,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化在满足了资本主义剥削和逐利的同时,三者效应叠加,导致资本主义危机升级,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多样化、复杂化和系统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廷纲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采取大规模的“反周期”措施,虽然因此经济周期有所变化,经济危机较之战前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经济危机仍不时发生。人类刚刚跨进20世纪90年代,现代资本主义各国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在战后和80年代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将对此作一些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伯富
最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危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金伯富整部资本主义经济史就是繁荣与萧条相互更替的历史。在经历80年代中后期代价高昂的经济繁荣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90年代初相继进入了一轮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萧条之中。本文试图对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待点、成...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美国经济大萧条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大萧条之一。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方茜
尽管国内学界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认知不断加深,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从经济危机拓展到生态危机,再从结构性危机、周期性危机发展到系统性危机理论,但仍有不足:一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展开分析的偏少,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切入危机讨论的力度不够;二是大多从单一视角研究资本主义危机,将多视角研究联系起来讨论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资本主义危机,从当代资本主义三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切入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讨论。本文认为,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化在满足了资本主义剥削和逐利的同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小革
自边际效用学派建立西方经济学新古典主流范式以来,总要遇到在这个主流范式限定的经济学范围内无法解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目前,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仍然只用市场交易定义资本主义经济,用主观价值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回避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对流通过程和交换关系的决定作用,这也就阻碍了它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凯恩斯学派在宏观经济层面打破了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些假设,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在短期内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对策。但当它提出的对策遭遇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等问题的长期困扰以后,它的理论像反凯恩斯学派或称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各种理论一样走进了死胡同,因为它也像它的那些论辩对手一样,回避了对如何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