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9)
- 2023(8704)
- 2022(6906)
- 2021(6238)
- 2020(5411)
- 2019(12132)
- 2018(12318)
- 2017(25285)
- 2016(13372)
- 2015(15514)
- 2014(15548)
- 2013(15393)
- 2012(13762)
- 2011(12295)
- 2010(13045)
- 2009(12515)
- 2008(11426)
- 2007(9901)
- 2006(8741)
- 2005(7936)
- 学科
- 济(64952)
- 经济(64889)
- 管理(41614)
- 业(41574)
- 方法(35618)
- 企(34873)
- 企业(34873)
- 数学(32887)
- 数学方法(32360)
- 财(17028)
- 中国(16519)
- 农(15747)
- 业经(13092)
- 务(11673)
- 财务(11629)
- 财务管理(11602)
- 制(11496)
- 企业财务(11205)
- 地方(10648)
- 融(10593)
- 金融(10592)
- 农业(10387)
- 银(10282)
- 银行(10276)
- 贸(10077)
- 贸易(10068)
- 易(9759)
- 理论(9732)
- 行(9677)
- 学(9002)
- 机构
- 大学(194951)
- 学院(194456)
- 济(83630)
- 经济(82107)
- 管理(78566)
- 理学(68095)
- 理学院(67499)
- 管理学(66128)
- 管理学院(65795)
- 研究(59027)
- 中国(48140)
- 财(40474)
- 京(39785)
- 科学(33165)
- 财经(32441)
- 经(29653)
- 江(28673)
- 所(28431)
- 中心(28211)
- 经济学(27142)
- 农(26830)
- 业大(25920)
- 研究所(25455)
- 北京(24910)
- 经济学院(24625)
- 财经大学(24439)
- 范(23296)
- 师范(23073)
- 州(22850)
- 商学(21728)
- 基金
- 项目(128698)
- 科学(102970)
- 基金(95892)
- 研究(93872)
- 家(82320)
- 国家(81704)
- 科学基金(72053)
- 社会(61779)
- 社会科(58843)
- 社会科学(58823)
- 基金项目(49542)
- 省(49344)
- 自然(46470)
- 自然科(45465)
- 自然科学(45459)
- 教育(45118)
- 自然科学基金(44665)
- 资助(41420)
- 划(41154)
- 编号(37529)
- 成果(30234)
- 部(29390)
- 重点(28838)
- 创(26503)
- 发(26435)
- 教育部(26196)
- 国家社会(26052)
- 课题(25875)
- 人文(25430)
- 大学(25026)
共检索到283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少岩 穆玉堂
一、经济增长速度滞后于债务成本提高的速度。"欧洲五国"加入欧元区后,由于欧元强势、市场利率低、债务约束较弱等因素,使他们基本上都依赖于借新债还旧债,导致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最终无力偿还。债务成本提高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使"欧洲五国"债台不断高筑,最后不得不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五年前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标志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资产证券化机理的内在缺陷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万解秋教授认为,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失衡,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难以用国家债务来填补,当然也不可能用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债务危机是这种经济衰退危机的必然表现,而仅仅想通过债务发行和货币投放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它有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引以为戒的。白永秀教授认为,欧债危机从深层原因来看,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责任与权利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钱津研究员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不是市场化的信用危机,而是政府信用的危机。传统的陈旧的货币理论直接导致了经济相对脆弱的一些欧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史锦华
本文阐述了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理论由来和发展现状,从技术层面、政策层面、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对债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解决债务危机如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不从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反思和改革,西方国家债务依赖问题终将不可持续。此番债务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债务危机 财政赤字 福利政策 税收减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加怡
韩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分析其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能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割裂开来,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其产业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祥锋 蔡青青
本文结合美国及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从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构建动态模型阐释了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外部冲击及金融内在脆弱性对美国资产的价格和风险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失衡 金融 杠杆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唯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龚唯平作者按照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剖析。在此,略去了其第一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而刊出另两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编者注一、经济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危机的内在根源发现导致危机爆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 李佳
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增大流动性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选择表内模式,建立以监管特许权论为基础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严格审查基础资产的信用与质量,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发行者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以及防范同质性的系统性风险,以促使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沈炳熙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证券化 监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谷冬青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次债危机 资产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亦平
美国"次债"危机缘于其个人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个链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控制漏洞。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及推广工作的现实情况下,分析总结美国此次"次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提高资产证券化实际运作中的风险控制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次债"危机原因的分析,从"规范银行放贷程序"、"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金融市场 流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风险控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以2007年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研究对象,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不仅缘起于该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于评级机构未曾提供更多的正确信息;同时证券化各环节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加大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息高度不透明的环境下,与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信心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市场恐慌,进而出现交易流动性枯竭和融资流动性枯竭,这分别是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和北岩银行遭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本文还对我国当前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管控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