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2)
- 2023(14993)
- 2022(12111)
- 2021(11095)
- 2020(8979)
- 2019(20126)
- 2018(19689)
- 2017(36777)
- 2016(19637)
- 2015(22069)
- 2014(22081)
- 2013(21655)
- 2012(20186)
- 2011(18665)
- 2010(18639)
- 2009(17416)
- 2008(17072)
- 2007(15135)
- 2006(14047)
- 2005(13123)
- 学科
- 济(104950)
- 经济(104861)
- 管理(50228)
- 业(43977)
- 方法(34704)
- 企(33387)
- 企业(33387)
- 中国(30640)
- 数学(30123)
- 数学方法(29883)
- 地方(26152)
- 农(25353)
- 贸(24001)
- 贸易(23985)
- 易(23246)
- 业经(21141)
- 学(20585)
- 财(18589)
- 制(18539)
- 农业(16685)
- 融(15821)
- 金融(15813)
- 地方经济(15799)
- 体(15295)
- 银(15119)
- 银行(15095)
- 行(14710)
- 环境(14660)
- 发(14147)
- 产业(13300)
- 机构
- 大学(290874)
- 学院(289684)
- 济(136610)
- 经济(134204)
- 研究(112907)
- 管理(101457)
- 理学(86060)
- 中国(85698)
- 理学院(84985)
- 管理学(83541)
- 管理学院(83001)
- 科学(64726)
- 京(62934)
- 财(59579)
- 所(57318)
- 研究所(51934)
- 中心(48384)
- 财经(47082)
- 农(46556)
- 经济学(44883)
- 江(43803)
- 经(42834)
- 院(41128)
- 北京(40525)
- 经济学院(40258)
- 范(39560)
- 师范(39152)
- 业大(38513)
- 农业(36180)
- 财经大学(34670)
- 基金
- 项目(187508)
- 科学(148582)
- 研究(139931)
- 基金(137125)
- 家(120296)
- 国家(119390)
- 科学基金(100571)
- 社会(92733)
- 社会科(87974)
- 社会科学(87954)
- 省(70745)
- 基金项目(70228)
- 教育(63281)
- 划(60280)
- 自然(60214)
- 自然科(58828)
- 自然科学(58811)
- 自然科学基金(57772)
- 资助(56078)
- 编号(54587)
- 成果(45752)
- 重点(43720)
- 发(43668)
- 部(42519)
- 国家社会(40424)
- 课题(39983)
- 创(38308)
- 中国(37077)
- 教育部(36553)
- 发展(36189)
- 期刊
- 济(159490)
- 经济(159490)
- 研究(96284)
- 中国(61866)
- 学报(45030)
- 农(44108)
- 财(43614)
- 科学(42220)
- 管理(40209)
- 大学(34846)
- 学学(32719)
- 教育(32246)
- 农业(29916)
- 融(28873)
- 金融(28873)
- 经济研究(28439)
- 技术(25078)
- 财经(24796)
- 业经(23341)
- 贸(22957)
- 问题(22139)
- 经(21785)
- 国际(20785)
- 世界(18108)
- 业(16352)
- 技术经济(15115)
- 统计(14355)
- 商业(13133)
- 经济问题(12990)
- 版(12858)
共检索到45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振 沈铭辉 吴莹
中国与亚太经济体已经形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且相互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意味着中国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即优先与东盟、韩国及日本共同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动与澳大利亚、智利、秘鲁的双边自贸区建设,密切关注美国等亚太发达经济体的自贸区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邵惟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旭兰 刘舒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荣林 胡杨 张英涛
本文利用双边FDI数据展现了东亚内部复杂的投资结构;并通过计算FDI密集度指数揭示了各自由贸易区内部投资倾向日益加深的事实。最后以自由贸易区为样本,利用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地估计了FDI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东亚内部的FDI显著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FDI 东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智强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区域贸易集团的兴起,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开始出现并广泛深入展开。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集团能够显著增强平抑经济波动、防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本文从自由贸易区和货币同盟两个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当前建立自由贸易区会促进东亚各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而货币同盟则有利有弊,虽然可以减少国家的汇率波动,但是会导致通货膨胀税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降低目前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努力会带来高昂的短期成本,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因此,需要对货币同盟的建立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货币同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锦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体化成熟地区相比,中国起步较晚,参与程度也较低。在综合研究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以长期经济增长绩效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绩效的衡量指标,运用新古典框架与新增长因素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型,检验并评估世界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绩效,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对今后中国参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春祥
欧洲半个多世纪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提供了理论和组织模式借鉴,但欧盟(原15国)是一个"同质"成员结构的区域,其一体化历程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一体化组织模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性安排;而东亚是一个"异质"成员结构的区域,东亚的"异质"结构特征意味着其区域经济合作将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贸易一体化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建立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区域生产网络是东亚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亮 谷克鉴 符大海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现象,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极的东亚地区却至今未能形成真正的区域经济集团,这与东亚事实上存在的"自然的"贸易集团相悖。笔者受SCP范式的启发,采用合作博弈中的群体决策构建了一个权力结构基础上的决策结构模型来分析东亚地区难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只有次区域的甚至是双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才是中国目前现实的最优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亚太经合组织(APEC)2014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提出此次会议的三大主题,即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面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发展。其中,推进FTAAP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最为重视并力争达成标志性预期成果的议题之一。一、亚太自贸区动议被重新激活亚太自贸区的概念与动议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宣昌勇 郭韶伟 晏维龙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东亚地区的产业集聚、产业转移、跨国投资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以及区域共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共同发展的角度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展望,并就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东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 FTA 空间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