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8)
2023(6947)
2022(5939)
2021(5741)
2020(4657)
2019(10741)
2018(10691)
2017(22305)
2016(11848)
2015(13423)
2014(13561)
2013(13406)
2012(12775)
2011(11805)
2010(12019)
2009(11765)
2008(11631)
2007(10615)
2006(9757)
2005(9017)
作者
(33506)
(27759)
(27417)
(26413)
(17745)
(12904)
(12731)
(10516)
(10516)
(10191)
(9309)
(8936)
(8912)
(8881)
(8654)
(8504)
(8218)
(8172)
(8090)
(7925)
(7154)
(6674)
(6616)
(6368)
(6344)
(6330)
(6104)
(6058)
(5455)
(5386)
学科
(47716)
经济(47662)
管理(36411)
(34245)
(27353)
企业(27353)
方法(19582)
数学(16912)
数学方法(16712)
中国(16376)
(15037)
(14758)
(12971)
(12597)
贸易(12588)
(12366)
(11162)
银行(11159)
业经(10819)
(10783)
(10399)
(9516)
金融(9515)
农业(9103)
(8613)
(8430)
理论(8092)
(8029)
财务(8009)
税收(8007)
机构
大学(179466)
学院(179344)
(79638)
经济(77978)
管理(67430)
研究(59300)
理学(56375)
理学院(55833)
管理学(55165)
管理学院(54811)
中国(49028)
(42892)
(37324)
财经(33020)
科学(31469)
(29821)
(29489)
(27511)
中心(26846)
研究所(25838)
经济学(25327)
北京(24459)
财经大学(24405)
(24083)
师范(23982)
经济学院(22857)
(22507)
(21729)
(21183)
业大(20385)
基金
项目(103288)
研究(82460)
科学(81858)
基金(74791)
(62958)
国家(62389)
科学基金(53063)
社会(52824)
社会科(50141)
社会科学(50131)
(38395)
教育(38145)
基金项目(38124)
编号(34789)
(33015)
资助(31342)
自然(31036)
成果(30984)
自然科(30246)
自然科学(30239)
自然科学基金(29710)
(24507)
课题(24471)
重点(22925)
(22566)
(22364)
教育部(21780)
国家社会(21446)
人文(21378)
项目编号(21298)
期刊
(93947)
经济(93947)
研究(64440)
(31995)
中国(31854)
(26154)
金融(26154)
管理(25794)
学报(21451)
教育(21354)
科学(21078)
(20191)
财经(17836)
大学(17668)
学学(16356)
经济研究(15835)
业经(15758)
(15395)
技术(14300)
问题(13302)
农业(13113)
(12848)
国际(11050)
理论(10364)
实践(9281)
(9281)
商业(9197)
现代(9047)
技术经济(8865)
图书(8314)
共检索到283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维全  蒋仁开  
本文根据央行确定的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目标的设定,分析了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从我国货币改革实践、2009各影响因子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2009年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务必密切跟踪经济发展形势,以便采取灵活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再次指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实施更具体的阐述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着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我国货币政策取向根据形势需要适时调整,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2008年11月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美国主要通过增加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扩大货币基础,启动了数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却起到了紧缩的效果,对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但依托数量宽松注入的流动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信心,赢得了调整的时间。在考虑此政策的退出机制时,美联储必须考虑美国国债的需求,和它自己最终被迫购买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一旦美联储被动买入国债,美国短期国债将面临较大通胀风险。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短期国债通胀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减短持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实施数量宽松政策,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将"窖藏"部分资产,同时释放更多货币,因此美元将更廉价,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将得到支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信心都会明显增强,这对美国经济整体上利大于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张京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重要影响,它既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促进了经济的回暖;同时,随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资产价格泡沫滋生,又为今后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些也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门的警惕,并在2010年底将今后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定的货币政策,这样有利于在国际大环境仍然复杂的情况下,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使金融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京怀  
针对目前经济界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和数据进行了证明和论证。本文通过分析公众行为对各种政策和制度的反应,认为中国公众具有受约束条件的适应性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透资性的财政政策具有相当的空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毓静  朱元倩  巴曙松  
本文分析介绍了货币政策规则中McCallum规则和Taylor规则的原式,并分别利用1997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55组季度数据和2004年第三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20组季度数据对规则中计算出的货币供应应有值与真实值进行了比较,基于对2009年三季度、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预测,为货币政策走向和通胀预期下利率的选择给出方向上的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蔓延成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它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冲击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显露。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从货币政策规则出发,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推测,对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当前的货币政策是过度宽松这一结论,并提出2009年下半年应适时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这一前瞻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丹丹  孟潇  
本文根据2006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时间序列资料,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以及物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GDP增速在2009年第2季度已开始上升,并预计我国经济将在2010年第1季度走出通货紧缩。但根据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在两次石油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操作的国内国际经验,综合考虑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况,本文得出了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点和退出力度选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范志勇  闫衍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动荡与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虽然已进行了一定调整,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有必要对其总体思路进行调整。下一步,应采取"杠杆率软着陆"的模式实现去杠杆,货币政策的基本定位应该从"名稳实紧"向适度宽松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