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
2023(1511)
2022(1415)
2021(1333)
2020(1166)
2019(2687)
2018(2842)
2017(5636)
2016(3149)
2015(3568)
2014(3545)
2013(3560)
2012(3486)
2011(3232)
2010(3103)
2009(2737)
2008(2675)
2007(2265)
2006(1899)
2005(1761)
作者
(9664)
(8253)
(8109)
(7787)
(5164)
(4025)
(3670)
(3206)
(3169)
(2903)
(2794)
(2747)
(2732)
(2642)
(2627)
(2596)
(2523)
(2470)
(2439)
(2319)
(2115)
(2088)
(2060)
(1996)
(1911)
(1857)
(1773)
(1717)
(1694)
(1647)
学科
(10970)
经济(10961)
方法(6556)
数学(6240)
数学方法(6191)
(5409)
贸易(5406)
(5324)
管理(5094)
(4159)
(3705)
(3460)
企业(3460)
理论(2672)
(2149)
(2120)
(2045)
(1994)
金融(1994)
中国(1923)
(1793)
银行(1773)
(1734)
(1715)
业经(1652)
电子(1629)
(1592)
网上(1575)
网上贸易(1575)
(1491)
机构
大学(43016)
学院(42577)
研究(17628)
(16993)
经济(16662)
中国(15639)
管理(12293)
科学(12209)
(10481)
理学(10339)
理学院(10135)
(9920)
管理学(9790)
管理学院(9727)
研究所(9701)
(9579)
(8432)
农业(8125)
中心(8098)
业大(7426)
财经(6779)
(6501)
金融(6435)
(6249)
北京(6089)
科学院(6079)
(6050)
(5989)
(5958)
经济学(5927)
基金
项目(28901)
科学(21959)
基金(21863)
(20582)
国家(20472)
研究(17190)
科学基金(16531)
自然(12385)
自然科(12096)
自然科学(12096)
自然科学基金(11881)
基金项目(11282)
(10276)
社会(10117)
资助(9936)
(9678)
社会科(9632)
社会科学(9631)
教育(7700)
重点(7022)
计划(6717)
编号(6336)
(6148)
科研(6056)
科技(5747)
(5658)
(5606)
创新(5422)
大学(5300)
中国(5247)
期刊
(16623)
经济(16623)
研究(12634)
学报(10886)
(9313)
金融(9313)
(8873)
科学(8548)
中国(7946)
大学(7452)
学学(7262)
(6414)
农业(5836)
管理(4506)
财经(3697)
国际(3692)
(3555)
经济研究(3551)
(3226)
(3170)
业大(3072)
资源(2868)
(2614)
农业大学(2598)
理论(2555)
技术(2411)
实践(2291)
(2291)
自然(2144)
世界(2088)
共检索到66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先桥  
近几年来人们对货币供给量指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但是对贷币供给量指标如何随商品交换而变化却鲜有研究。本文从货币媒介商品交换角度对M0 、M1、M2 作了模拟性分析 ,旨在引起人们对社会财富的计量 ,商品流和货币流的对应性 ,以及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等问题作进一步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琨  
1985年以来货币M1、M2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变动关系李琨受货币主义理论的影响,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利率转为货币供应量,力图通过对货币总量的调控,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近年来,在金融创新浪潮迭起、国...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延群  
本文运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VECM模型框架下,实证分析货币供给M1、M2与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系数,目的在于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M1和M2,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积极有效的。同时,从可控性和相关性看,M2应当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本文对央行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整的含义进行了解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海林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货币流通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储蓄收支变动已成为影响货币流通变化的第一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回归分析表明 ,储蓄收支与货币收支主要项目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利率变动对储蓄收支变动的短期影响显著。当前应采取措施解决储蓄存款虚增的问题 ,规范货币流通秩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晓春  邹克  
文章通过对1995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货币供应量及Mi/M0的比率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央行历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分析了货币供应量比率的发展变化趋势,从一方面证明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Mi/M0比率进行分解,求出其季节波动、长期趋势与周期波动,整个季节指数表现为上凸型曲线,且M2/M0比M1/M0的波动性更大。从长期趋势因素看,M2/M0上升趋势较之更明显,也说明广义货币的派生速度强于狭义货币。最后利用分解指标对2011年的Mi/M0比率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曦  杨华阳  
在经济转型中,我国狭义货币(M_1)结构呈现独特而鲜明的倒"U"型变化特征。本文从居民和企业的异质性货币需求行为出发,从微观层面讨论了制度转型对不同货币需求主体行为的影响,得出了我国M_1结构变动的理论模型。协整检验证实了我们的理论推断。实证分析还发现,不同主体的异质性需求是导致我国M_1结构变动的微观行为根源,并且M_1的结构变动完全是由制度转型引起的。贡献分解表明,倒"U"型结构根本上决定于价格自由化进程"先最终产品,后生产资料"的推进方式,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和证券市场的产生则改变了M_1结构的变动趋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钟立新  耿中元  
对于我国高M_2/GDP的成因,现有研究主要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货币化加深,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居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两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收入分配这一重要宏观因素。文章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推动我国M_2/GDP长期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扭转,我国高M_2/GDP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使这个比例暂时下降,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完之后,M_2/GDP也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拾升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明昌  
为保证1999 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和控制物价上涨水平,利用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广义货币增长空间,提出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达到抑制通货紧缩与启动经济的目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谢识予  刘宗华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的M_1/M_2的长期趋势、水平和周期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1995年,中国的M_1/M_2呈急剧下降的态势,但是从1996至今则基本保持平稳。另外从国别比较来看,我国属于M_1/M_2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一,这表明我国的居民和企业由于支付制度、取款成本、规避税收等原因比美、日等国家的经济主体对M_1的需求高很多。除开长期走势之外,中国的M_1/M_2还伴随着经济活动呈周期性的波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前的经济增长率是M_1/M_2周期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1996年以后则必须由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变动才能设说明M_1/...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武毓涵  
股票价格的波动既会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持币机会成本而影响货币的投机需求,也会通过影响总供求和金融资产价格而影响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进而影响货币需求。从理论分析的结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看,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股票价格的变化;但是由于这种影响比较小,因此,货币当局还不能将其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当中,即货币当局只能关注而不能盯住股票价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跃辉  周定根  
中国的M2/GDP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货币供应成了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是由央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中国货币化进程由商品货币化阶段推进到资产、资源货币化阶段。本文利用1992~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框架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结果表明存贷差、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差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传为  吴晓露  
M2/GDP比率持续上升,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1971年信用货币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的经济现象。为此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对此进行解读,从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等特殊国情做出分析,得出中国M2/GDP比率的增长速度将缓慢下降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目前,我国的M2呈顺周期特征,货币政策没能逆经济风向而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这个现象的出现不是因为央行对目前以货币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策略执行不力,而是央行根本无法控制货币量的供给,原因是货币量在现代银行体系内是内生变量,取决于银行的贷款标准和企业的贷款意愿等。因此,需要放弃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