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2)
2023(5674)
2022(4583)
2021(4289)
2020(3621)
2019(8245)
2018(7907)
2017(15973)
2016(8371)
2015(9453)
2014(9311)
2013(9263)
2012(8841)
2011(7798)
2010(8309)
2009(8349)
2008(7496)
2007(6760)
2006(6345)
2005(6300)
作者
(22444)
(18252)
(17972)
(17852)
(11677)
(8640)
(8438)
(7151)
(6794)
(6748)
(6280)
(6263)
(5912)
(5858)
(5775)
(5660)
(5466)
(5269)
(5234)
(4844)
(4640)
(4478)
(4283)
(4279)
(4236)
(4194)
(4098)
(3911)
(3621)
(3610)
学科
(33119)
经济(33073)
(27043)
金融(27043)
(25965)
(24852)
银行(24851)
管理(24454)
(24140)
(20845)
企业(20845)
中国(18562)
(13216)
(13154)
方法(12902)
数学(11547)
数学方法(11403)
中国金融(11181)
(10447)
(9263)
财务(9236)
财务管理(9209)
企业财务(8839)
业经(8219)
地方(8120)
(7828)
农业(7758)
(7472)
贸易(7459)
(7349)
机构
学院(112619)
大学(112329)
(52757)
经济(51535)
中国(42687)
管理(39966)
研究(38503)
理学(32173)
理学院(31874)
管理学(31365)
管理学院(31172)
(30178)
(23431)
(23347)
财经(22824)
银行(22464)
(21485)
中心(21336)
金融(21128)
(20904)
(20666)
人民(19417)
(19249)
科学(18556)
经济学(18252)
(17695)
国人(17581)
中国人(17500)
中国人民(17319)
财经大学(17225)
基金
项目(63556)
科学(50068)
研究(49473)
基金(46656)
(38867)
国家(38508)
科学基金(33389)
社会(32517)
社会科(31000)
社会科学(30994)
(23845)
基金项目(23771)
教育(22410)
资助(20802)
编号(20023)
(19831)
自然(19570)
自然科(19164)
自然科学(19163)
自然科学基金(18846)
成果(17882)
(14641)
重点(14518)
(14501)
课题(14279)
(13644)
国家社会(13545)
教育部(13275)
(13255)
社科(13038)
期刊
(60102)
经济(60102)
研究(42589)
(39357)
金融(39357)
中国(24877)
(24632)
管理(16098)
(14328)
学报(13029)
财经(12563)
科学(12055)
大学(10934)
(10687)
学学(10375)
教育(10084)
经济研究(10078)
技术(8422)
业经(8264)
农业(8055)
理论(8048)
问题(7904)
国际(7397)
(7171)
实践(7043)
(7043)
中国金融(6253)
财会(5823)
会计(5552)
世界(5444)
共检索到198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天勇  
货币在人类社会的制度框架中运动,决定了研究货币的运动有三个方面,即货币、制度及两者的关系。通过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推导出货币动力学模型,证明了货币运动有一总的循环运动方向和货币运动具有连续介质特征,也证明了费雪和魁奈等人提出货币运动如同流体的假说,从能量的角度推导出货币跨国运动模型。运用控制连续介质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来对货币的运动实施监管,即要从边界进行控制,如果只在货币这一连续介质内部控制货币质点的运动,这是徒劳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发林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发展成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内容,并逐渐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理念。危机十年后,宏观审慎性监管在中国金融监管的宏观战略和微观实践中发展起来,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具体包括系统性风险识别的不足与困难、政策工具的银行导向与行业割裂、机构设置协调乏力、执行效果全面评估的困难等。通过详述这些问题,本文为推动中国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提供如下政策着力点:积极响应G20信息缺口动议,加快金融统计的综合化、标准化和法治化进程;加强对非银行非保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监管;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估体系;增强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和合作,解决金融监管行业割裂、形式合作和协调乏力的问题;推进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政策执行和效果的整体性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浩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英国、美国、欧盟等金融监管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均把宏观审慎管理权赋予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从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关系发展来看,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性,预防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应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的审慎管理框架:要认识到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都是宏观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以货币政策制定机构为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货币政策制定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天宇  张屹山  张鹤  
事实证明,无论是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是微观审慎监管,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都很难真正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加入稳定信贷市场政策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一起在危机后被广泛讨论。本文在异质性消费者的DSGE模型框架下模拟演绎了扩展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效果及其金融稳定作用,得到结论如下:第一,虽然二者作用于信贷市场的工具和传导路径均不同,但都能缓解经济上行区间的信贷高杠杆现象,起到抑制系统性风险累积、促进金融稳定的作用;第二,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货币政策规则中加入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并非必须以损失物价稳定为代价;第三,联合使用两种政策时会出现政策的叠加干扰,但由中央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光  刘元春  王健  
金融危机以来,如何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推动经济去杠杆,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然而鲜有研究从更深层次探讨金融监管结构的作用。本文从监管机构和监管模式两个维度出发,考察了金融监管结构对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机构对杠杆率有显著影响,由中央银行负责银行业监管可以有效降低杠杆率;监管模式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与监管机构存在交互作用,在监管机构独立于中央银行的情况下,混业监管比分业监管更有效;监管结构有效性也取决于监管机构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提高可以显著增强去杠杆作用;不同发展水平经济体存在异质性,发展中经济体由中央银行负责混业监管最有效。本研究为更好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迎伟  
我国金融监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按照《巴塞尔协议》进行审慎监管,建立监管的实施细则,完善监管法规;加强“三大”监管主体及与国际、区域监管机构的合作;建立金融机构内部自律机制;健全市场经济规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颖  
宏观金融监管愈益重视风险管理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张颖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不陌生。传统上,银行对于某些经营活动设定经营限额,例如对单一对手规定贷款限额或实行某些内部管理,以保证经营风险得以控制。但是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只是零敲碎打的,而不是系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健弘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深化而发展变化。随着金融深化的发展,金融稳定愈发重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制要与金融深化水平相适应金融深化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发展中国家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政策等为工业部门融资,使得储蓄不足、资本匮乏与低效率配置并存,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金融抑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转换时期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若干相关问题讨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李健一、关于风险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操作问题市场经济的运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为了提高调控能力与效果,人民银行将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中更多地运用再贷款、存款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海波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两大冲突与矛盾。即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的冲突,以及两者共存于中央银行的集权式运行模式所带来的矛盾,它们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冲突与矛盾的根源在于体制性干扰。应建立功能性金融监管,以灵活、有效的监管新模式,来配合货币政策传导,完成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范亚舟  
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监管机构体系保证。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要素和监管框架出发,研究了宏观审慎监管下欧美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改革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导向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改革的"渐进性"和"适应性",并就如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和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  张源  
现代中央银行,一般总是与“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一旦有大量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倒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公众就会认为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不力,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总阐”和“金融警察”的形象就会遭受损害。其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扩张近年来,世界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选择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低利率政策。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到2008年12月将基准利率由5.25%降至0~0.25%,此为美联储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彬  赵霖  李志文  
本文利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动力学方法研究金融创新的扩散及其与金融监管共同演化的路径和结果,论证了在三种不同监管策略下金融创新与监管共同演化的路径,指出随金融创新扩散程度而渐次展开的一阶监管策略更有助于实现监管目标和市场稳定。本文还考虑了存在时滞的监管策略,进一步论证了监管对金融创新扩散的影响以及监管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理论论证的政策启示,即监管者对市场动态的切实把握和平稳可预期的监管政策是实现市场稳定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