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0)
- 2023(10255)
- 2022(8587)
- 2021(8206)
- 2020(6783)
- 2019(15639)
- 2018(15194)
- 2017(29399)
- 2016(15756)
- 2015(18003)
- 2014(17760)
- 2013(17655)
- 2012(16402)
- 2011(14875)
- 2010(14670)
- 2009(14014)
- 2008(14002)
- 2007(12169)
- 2006(10879)
- 2005(10350)
- 学科
- 济(64942)
- 经济(64830)
- 管理(49607)
- 业(43788)
- 企(36467)
- 企业(36467)
- 方法(26926)
- 数学(23776)
- 数学方法(23525)
- 中国(21580)
- 财(20344)
- 制(18773)
- 农(17351)
- 贸(16896)
- 贸易(16885)
- 易(16643)
- 业经(14501)
- 银(13474)
- 银行(13463)
- 行(12932)
- 体(12879)
- 融(12372)
- 金融(12370)
- 务(11833)
- 财务(11801)
- 财务管理(11771)
- 企业财务(11122)
- 学(10965)
- 体制(10657)
- 农业(10583)
- 机构
- 大学(228179)
- 学院(224586)
- 济(105688)
- 经济(103858)
- 管理(84055)
- 研究(81247)
- 理学(71242)
- 理学院(70462)
- 管理学(69527)
- 管理学院(69099)
- 中国(67682)
- 财(52949)
- 京(48021)
- 科学(43253)
- 财经(41196)
- 所(40116)
- 经(37643)
- 中心(37051)
- 研究所(35570)
- 经济学(35106)
- 江(32382)
- 经济学院(31485)
- 北京(31230)
- 农(31094)
- 财经大学(30910)
- 院(28935)
- 范(27753)
- 师范(27547)
- 业大(27057)
- 州(25616)
- 基金
- 项目(143012)
- 科学(115047)
- 基金(108547)
- 研究(107755)
- 家(93835)
- 国家(93137)
- 科学基金(80122)
- 社会(73165)
- 社会科(69540)
- 社会科学(69530)
- 基金项目(55916)
- 省(50740)
- 教育(49068)
- 自然(48617)
- 自然科(47521)
- 自然科学(47511)
- 自然科学基金(46707)
- 资助(44774)
- 划(44245)
- 编号(41137)
- 成果(35484)
- 部(34520)
- 制(32907)
- 重点(32624)
- 国家社会(32138)
- 教育部(30684)
- 发(30231)
- 中国(29892)
- 创(29889)
- 人文(29015)
共检索到355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传为 吴晓露
M2/GDP比率持续上升,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1971年信用货币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的经济现象。为此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对此进行解读,从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等特殊国情做出分析,得出中国M2/GDP比率的增长速度将缓慢下降的结论。
关键词:
M2/GDP比率 货币制度 视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M2/GDP比率过高现象引人关注。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变迁的背景,主要从货币供给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及货币乘数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着力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转变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优化金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应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跃辉 周定根
中国的M2/GDP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货币供应成了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是由央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中国货币化进程由商品货币化阶段推进到资产、资源货币化阶段。本文利用1992~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框架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结果表明存贷差、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差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晶晶 单超
中国的M2/GDP水平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升,并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M2/GDP水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总需求结构的角度做出了解释。首先,M2在数值上等于国民经济核算中各年度储蓄的加总。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导致中国具有高M2/GDP水平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高的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本文使用1978年至2008年的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验证。本文认为,不应仅根据表象得出中国M2/GDP水平过高的结论,而是应该根据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正确判断中国M2/GDP水平是否处于合理区间。
关键词:
M2/GDP 总需求结构 投资 净出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信用货币制度下的通货稳定问题导师:魏盛鸿教授研究生:林海本文的主题是通货稳定问题。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情形和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背景的分析,强调通货稳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保障。建议我国宏观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钟立新 耿中元
对于我国高M_2/GDP的成因,现有研究主要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货币化加深,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居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两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收入分配这一重要宏观因素。文章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推动我国M_2/GDP长期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扭转,我国高M_2/GDP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使这个比例暂时下降,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完之后,M_2/GDP也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拾升势。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货币需求 M_2/GD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池江
“通货原理”从货币数量本身去寻找影响价格的原因,是肤浅的;如果以此来控制货币,无法真正克服经济危机。综观20年中国经济波动及其治理过程,完全归结于货币因素未必符合事实。货币数量说难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深层次原因。我国金融业除了普遍存在一般性的风险以外,还具有其突出的制度性特征。目前化解金融风险的思路,偏重于债权债务的财务处理,对经济金融制度创新不足,病根未除,有可能重蹈覆辙。在化解国内金融风险中,央行和财政部都有责任充当最终贷款人,而且财政的作用优于央行,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
关键词:
货币制度 货币政策 经济波动 金融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洋
本文就我国学者对中国高比率的M2/GDP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予以了整体评价。我国学者大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对比研究,其分析重点在于解释中国M2/GDP比率的合理性,忽略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金融风险。从整体上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M2/GDP比率 货币化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燕红忠
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钰
本文回顾了货币制度从金本位制到纸币本位制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率决定机制的变迁,重点阐释了传统和现代汇率决定机制中的代表理论。
关键词:
汇率决定机制 货币制度 购买力平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幼梅
辽以征战立国 ,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产生了以外币为主 ,自币为辅 ,布、银、钱同时流通的特殊的货币制度。按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物物交换到以唐币为主 ,自币为辅 ,布、银、钱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 (91 6— 1 0 0 4) ;二、以宋币为主 ,自币为辅 ,钱、银、布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 (1 0 0 5— 1 0 84) ;三、财政危机爆发和货币制度衰败阶段 (1 0 85—1 1 2 5 )。
关键词:
辽代 货币制度 演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贺力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圆
<正>奥勒良(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是“三世纪危机”晚期的罗马帝国元首(公元270—275年)。为了防御外部蛮族的入侵,奥勒良重新筑造了罗马城墙;为了抑制分裂,使帝国重归一统,奥勒良发动了对东方帕尔米拉王国的战争和对西方高卢王国的战争。奥勒良继位前后,罗马帝国的各种钱币都在大幅度贬值。为了提振人们对于钱币的信心,奥勒良实行了货币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