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2)
- 2023(7810)
- 2022(6223)
- 2021(5953)
- 2020(4865)
- 2019(11234)
- 2018(11210)
- 2017(22163)
- 2016(11975)
- 2015(13398)
- 2014(13298)
- 2013(13239)
- 2012(12173)
- 2011(11120)
- 2010(10898)
- 2009(10366)
- 2008(10446)
- 2007(9104)
- 2006(8302)
- 2005(8112)
- 学科
- 济(54882)
- 经济(54820)
- 管理(29912)
- 业(28533)
- 方法(21843)
- 企(21449)
- 企业(21449)
- 数学(19865)
- 中国(19849)
- 数学方法(19685)
- 农(15833)
- 贸(13333)
- 贸易(13323)
- 易(13121)
- 财(12506)
- 制(12008)
- 业经(11515)
- 银(10111)
- 银行(10104)
- 农业(9768)
- 行(9751)
- 融(9269)
- 金融(9269)
- 体(8677)
- 发(8588)
- 地方(8383)
- 学(8340)
- 策(7519)
- 发展(7122)
- 展(7108)
- 机构
- 大学(168845)
- 学院(165850)
- 济(82165)
- 经济(80863)
- 研究(64419)
- 管理(59279)
- 中国(54597)
- 理学(49603)
- 理学院(49066)
- 管理学(48298)
- 管理学院(48012)
- 财(38219)
- 京(36668)
- 科学(34237)
- 所(32460)
- 财经(30105)
- 中心(29198)
- 研究所(28990)
- 经济学(28005)
- 经(27669)
- 经济学院(25224)
- 北京(24443)
- 农(24393)
- 江(23669)
- 财经大学(22512)
- 院(22453)
- 范(21550)
- 师范(21414)
- 业大(19459)
- 科学院(19325)
- 基金
- 项目(102434)
- 科学(81867)
- 基金(77546)
- 研究(77266)
- 家(67373)
- 国家(66891)
- 科学基金(56703)
- 社会(52759)
- 社会科(50135)
- 社会科学(50126)
- 基金项目(39367)
- 省(35254)
- 教育(34793)
- 自然(33338)
- 资助(32988)
- 自然科(32633)
- 自然科学(32627)
- 自然科学基金(32096)
- 划(30940)
- 编号(29523)
- 成果(25534)
- 部(24786)
- 国家社会(23709)
- 中国(23652)
- 重点(23550)
- 发(22607)
- 教育部(21804)
- 课题(21025)
- 性(20611)
- 创(20559)
共检索到269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明友
文章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企业、金融改革历程的回顾,详细分析了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使金融机构向国营企业贷款这一货币供给机制,结合1978年~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变动情况,论证了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改革历程,才造成了中国货币化指数快速增长和高水平运行。
关键词:
M2/GDP 拨改贷 货币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
货币化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中国持续上升并已达高位的货币化水平成为人们纷纷讨论的问题。经济发展与货币供求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逻辑的起点。本文从现代货币数量论角度塑造指标M/YP,剖析影响真实货币化的经济、制度因素。构造GARCH模型,利用中国改革以来的数据实证表明: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产出、物价之间一阶长期平稳关系在中国仍然有效;经济增长率、经济不平衡程度、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重、人口年龄结构、预期收益率及外汇储备等因素对真实货币化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货币数量论 真实货币化 失踪货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M2/GDP是货币化率的近似指标。在货币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且M2/GDP已经超过2时,M2/GDP已经无法近似货币化率。所以,要解释以M2/GDP衡量的高货币化率,反而需要考虑货币化之外的因素。根据货币交易方程,M2/GDP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高货币化率的本质是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此,要解释高货币化率,应该分析经济主体对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需求为何这么高,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如此低。本文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中国的高货币化率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增加和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导致投资渠道有限且收益率较低造成的。本文利用数据初步验证了相关假说。本文也进一步推断了货币化率下降的最可能...
关键词:
资产选择 货币需求 货币化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斯旸 查理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斯旸 查理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纪志宏
2013年5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7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解析我国‘高货币化之谜’"。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认为,高货币化现象是中国金融深化的结果,高货币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靠投资和信贷扩张有关,高货币化现象还受预防型储蓄较高和广义货币量统计口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刘进
在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下,资本形成的规模及动态变化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袁影响货币存量M_2,而资本形成累积而成的资本存量通过资本产出比决定GDP水平。以资本形成为视角,本文指出,中国货币化水平过高及不断上升不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资本形成规模与资本产出比未能有效匹配的外在表现。本文进一步认为,中国资本产出比的不断上升既与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的资本投向转变有关,也与金融体系整体效率低下存在密切联系。
关键词:
资本形成 资本产出比 货币化水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济洲 韩博
黄金是一种同时拥有金融属性、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商品。英国于1816年制订《金本位制法》,在世界上首次实行金本位制。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相继仿效,使金本位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实现了第一次黄金货币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黄金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了第二次黄金货币化。1978年4月1日起《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从法律层面实现了黄金非货币化。但是,近几年随着信用货币的不稳定性渐渐凸显,特别是美元不断贬值,这为黄金再货币化提供了客观需要。实现黄金再货币化,可以使黄金重新回归到货币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更好地发挥货币职能,这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徐宏
本文首先对货币供给理论进行了回顾,在对各货币供给理论评价的基础上,选取货币供给内生理论对我国货币供给问题开展研究。在货币供给内生性理的支撑下,选取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相关变量,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实证方面对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货币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潘跃
近三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超过了诸多欧美发达国家,是典型的高货币化现象。本文将货币分为交易性货币、支付性货币、资产性货币,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流量与存量的货币模型,结果表明:市场均衡价格取决于交易性货币的数量;在货币供给政策作用下,价格的变动幅度取决于货币量与货币结构的变化;当考虑到货币结构时,“费雪货币数量方程”可能是不成立的。实证结果显示实体交易与金融交易都提高了货币化率,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货币需求强度;随着货币化水平的增加,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减速上升的,而金融交易的作用则是减速下降的,总体上中国仍处于Goldsmith所提出的货币化路径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但是货币化率增速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向松祚
2013年5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7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解析我国‘高货币化之谜’"。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全球高货币化是我国高货币化的外部诱因。高货币化主要体现在虚拟经济恶性膨胀、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现象严重和杠杆率飙升快等三个方面,这将导致通胀或资产价格虚高、贫富分化、实体经济效率下降等不良后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萍 付兵涛 韩立彬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处于高货币与低增速并存的阶段,即货币化率持续走高,基于晋升锦标赛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的干预对这一现状的影响效果,并利用2003—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锦标赛晋升机制下,有了干预经济的动机;地方政府通过倾向国有企业和房地产部门的信贷政策,降低了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导致高货币化率上升。通过阶段性分析发现,2008年以前地方政府干预下的信贷资源配置并无显著差异,而2008年以后地方政府干预显著影响了信贷资源配置,导致货币政策失效,推高了货币化率。通过探讨晋升激励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机制,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未来重塑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此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晋升激励 政府干预 信贷错配 高货币化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