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5)
2023(7123)
2022(6155)
2021(5694)
2020(4671)
2019(10537)
2018(10382)
2017(20798)
2016(11413)
2015(12719)
2014(12855)
2013(12540)
2012(11754)
2011(10785)
2010(11026)
2009(10639)
2008(10599)
2007(9635)
2006(8798)
2005(8290)
作者
(31053)
(26042)
(25717)
(24942)
(16819)
(12248)
(11978)
(9780)
(9715)
(9538)
(8926)
(8587)
(8500)
(8425)
(8416)
(7986)
(7826)
(7709)
(7554)
(7496)
(6802)
(6340)
(6220)
(5942)
(5903)
(5901)
(5836)
(5823)
(5123)
(5045)
学科
(42087)
经济(42012)
管理(40321)
(35403)
(30270)
企业(30270)
(16329)
方法(15628)
(15326)
数学(13585)
数学方法(13391)
(13066)
中国(11864)
业经(10604)
(10211)
贸易(10206)
(10037)
(9951)
(9947)
(9605)
银行(9600)
(9416)
财务(9389)
财务管理(9366)
(9202)
企业财务(8873)
(8810)
金融(8808)
(8478)
体制(8441)
机构
学院(162832)
大学(162668)
(73054)
经济(71449)
管理(62352)
研究(56154)
理学(52224)
理学院(51730)
管理学(51062)
管理学院(50728)
中国(45635)
(40012)
(33297)
财经(29707)
科学(28705)
(27642)
(26808)
(26508)
中心(25767)
研究所(24073)
经济学(22912)
财经大学(21869)
(21607)
北京(21305)
经济学院(20459)
(20406)
(20292)
(19856)
师范(19721)
业大(18836)
基金
项目(98474)
科学(78839)
研究(77252)
基金(72241)
(60574)
国家(60046)
科学基金(52348)
社会(50242)
社会科(47729)
社会科学(47723)
(37392)
基金项目(36685)
教育(35839)
编号(31809)
自然(31491)
(31394)
自然科(30741)
自然科学(30733)
资助(30312)
自然科学基金(30208)
成果(27997)
(25363)
(23378)
课题(22730)
重点(22026)
(21353)
(20841)
教育部(20768)
(20681)
国家社会(20639)
期刊
(87384)
经济(87384)
研究(56052)
中国(35475)
(32109)
管理(25778)
(24487)
金融(24487)
(21015)
科学(18750)
教育(18538)
学报(18431)
大学(15436)
财经(15405)
学学(14400)
经济研究(13717)
技术(13705)
农业(13602)
业经(13282)
(13179)
问题(10913)
(10585)
国际(9731)
现代(8692)
理论(8563)
世界(8499)
(7717)
实践(7546)
(7546)
(7397)
共检索到265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辜岚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大军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金融创新对国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对金融创新的认识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云霄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光友  
本文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电子货币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效用;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出发,以中国金融体系为背景,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到的主渠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视野内,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有赖于应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欢丽  王晓雷  
商业银行体系在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至关重要。由于存在内生缺陷和现实约束,日本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缺乏弹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严重扭曲,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无法拉动投资和消费,导致日本2001~2006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灵。2013年,作为"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支柱,日本又重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考虑到传导机制仍然处于扭曲状态,我们有理由判断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仍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曙霞  
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摆脱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效率和效果来看,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取决于金融机构,公众的市场化行为,这就要求宏观环境能得到改善,货币政策能相机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静  刘志光  夏洪涛  
近年来 ,在反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央银行和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从而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尚航飞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上的各类要素陆续完善。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独立;二是金融机构中介体系加速构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达到4588家,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三是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为利率传导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四是适时调整货币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