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5)
- 2023(6582)
- 2022(5490)
- 2021(5340)
- 2020(4484)
- 2019(10286)
- 2018(9930)
- 2017(20537)
- 2016(10838)
- 2015(12233)
- 2014(12079)
- 2013(12246)
- 2012(11558)
- 2011(9830)
- 2010(10018)
- 2009(9672)
- 2008(9925)
- 2007(8578)
- 2006(7772)
- 2005(7203)
- 学科
- 济(40588)
- 经济(40543)
- 管理(36038)
- 业(31749)
- 财(30299)
- 企(25890)
- 企业(25890)
- 税(21793)
- 税收(20352)
- 收(20174)
- 方法(17754)
- 数学(15946)
- 数学方法(15884)
- 中国(15825)
- 财政(15568)
- 贸(14347)
- 贸易(14341)
- 易(14192)
- 出(13945)
- 务(13258)
- 财务(13254)
- 财务管理(13206)
- 政(12983)
- 企业财务(12509)
- 制(12421)
- 农(11828)
- 银(9385)
- 银行(9383)
- 行(8882)
- 口(8417)
- 机构
- 学院(149077)
- 大学(149058)
- 济(69198)
- 经济(67989)
- 管理(55605)
- 财(49427)
- 理学(47311)
- 理学院(46893)
- 管理学(46499)
- 研究(46405)
- 管理学院(46219)
- 中国(39276)
- 财经(34010)
- 经(30761)
- 京(30387)
- 财经大学(25034)
- 经济学(23602)
- 科学(23323)
- 所(22244)
- 江(22190)
- 经济学院(21781)
- 中心(20790)
- 北京(19690)
- 研究所(18716)
- 州(17261)
- 范(16814)
- 师范(16732)
- 院(16479)
- 商学(16423)
- 商学院(16296)
- 基金
- 项目(87073)
- 研究(69635)
- 科学(68992)
- 基金(64587)
- 家(53866)
- 国家(53427)
- 社会(46601)
- 科学基金(46038)
- 社会科(44368)
- 社会科学(44358)
- 基金项目(33709)
- 省(31369)
- 教育(31228)
- 编号(28919)
- 资助(26437)
- 划(26336)
- 自然(25897)
- 自然科(25283)
- 自然科学(25276)
- 成果(25207)
- 自然科学基金(24800)
- 部(21185)
- 性(20250)
- 国家社会(20080)
- 制(19291)
- 教育部(19084)
- 重点(18857)
- 人文(18789)
- 课题(18780)
- 项目编号(18754)
共检索到24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江杨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4.94万亿元,比上年增收1.18万亿元,增长31.4%。如此持续快速的税收增长,已引起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评价税收负担轻重,除了考虑是否在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之外,更多地应考虑政府的支出是否满足民众的公共需求。我国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的比重偏低,故从人民福利水平提升的视角来看,我国的宏观税负偏重。
关键词:
税收负担 财政支出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俊霖
本文在经济增长框架中分析了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20%。据此,本文提出了降低宏观税负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税负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严
本文从“巴罗法则”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迫切需要对我国的财政支出进行结构性调整,应提高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降低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并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财政政策的这一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巴罗法则” 宏观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翠华 武力超
本文借助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包含多重竞争策略的政府竞争问题。我们导入了两种不同竞争策略:税率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全面分析了政府财政竞争问题,并利用我国2006-2010年间的253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间的竞争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当相邻的地级市降低税率时,本地级市将试图通过降低税率或(和)提高公共支出水平来吸引流动资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基于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宏观税负上升带动了财政民生支出绝对额的小幅增长,但对财政民生支出份额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性不容乐观,财政民生支出强度不足不应主要归因于政府财力规模不足。因此,囿于宏观税负高低之争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实现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和匹配,确保财政收入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关键词:
中国 宏观税负 财政民生支出 系统GMM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凤喜 郑铿城
宏观税负是事关一国政府集中社会财富程度,体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矛盾焦点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性因素、征管性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制度性因素的变化。为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冲击,我国已连续十余年不间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直接降低了我国多种口径测算的宏观税负。这种降低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所引致的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累积、财政政策积极有为空间不断收窄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还需注重从支出层面、收入层面和管理层面同时发力,以确保宏观税负的适度与相对稳定。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降费 宏观税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普亮
基于广东省1978年—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税负对财政民生投入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宏观税负对财政民生投入总体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小于财政民生投入对自身的影响,这表明财政民生投入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纳税人税负的提升并非推动财政民生投入增长的首要因素,税收负担与财政民生投入的协调性尚需进一步强化,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基本和重点民生领域的投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爱玲
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历经十多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公共化特征逐渐显现。当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财政大国,科学有效地配置政府财力资源紧迫而必要。本文立足于宏观视角,简要评价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状况,基于微观层面选择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宏观评价 微观思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在建立财政支出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时滞。我们发现,我国财政支出增加对国民产出、民间部门投资和出口影响的时滞都为3个月,对最终消费影响的时滞为2个月;财政支出增加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固民产出,而对最终消费和出口的影响程度最低;财政支出增加对国民产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对最终消费影响的周期为5个月左右。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向量自回归模型 时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芳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者和经验主义消费者两个部门,构建DSGE模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受随机性冲击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经验主义消费者不存在时,财政支出增加对产出、投资、就业、税收以及政府债券持有等都有正向的扩大作用,对消费、利率和通货膨胀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并且对消费的挤出效用要远大于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当经验主义消费者比例增加时,财政支出对消费挤出的平均效应减小,消费的波动性也减小;另外相比基本模型,财政支出对产出的挤入和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大,导致社会经济更大的波动,引起更多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宇光
财政收入水平反映一国政府直接掌握和支配的财力规模,其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的绝对量越大,同时财政在社会剩余产品中的集中程度也就相对越高。二是体制性因素。在同一的发展阶段,一国财政集中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运行体制,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的范围愈广,程度愈深,则财政集中的程度也就愈高。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体制向有计划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乃珠 陈少晖
我国学者在宏观税负的基本概念及口径划分上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及水平的估计上,学界存在明显的观点分歧,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较低适当抑或偏高的论调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依据,而且还存在一个"立场决定观点"的有趣现象。认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偏低,还有提高的潜力的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税收负担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自1994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税制改革至今已有9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宏观税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由此而引发出来的税制改革等问题将展开一番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许生 李世刚
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负测定 税负优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凤喜
宏观税负作为一定时期私人部门因国家课税而放弃的资源总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从总体上代表着政府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占用程度及在经济中的地位 ,并因此而成为所有财税问题的核心问题。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既包括各国共有的一般因素 ,也包括一定时期我国自身的特殊因素。
关键词:
宏观税负 财政支出 税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