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305)
2022(7841)
2021(7634)
2020(6501)
2019(15262)
2018(15389)
2017(29656)
2016(16446)
2015(19380)
2014(20047)
2013(18891)
2012(17468)
2011(15959)
2010(16635)
2009(15321)
2008(14898)
2007(13621)
2006(12146)
2005(11063)
作者
(48417)
(39936)
(39629)
(37796)
(25368)
(19051)
(18188)
(15686)
(15176)
(14528)
(13584)
(13462)
(12802)
(12684)
(12467)
(12396)
(11887)
(11732)
(11644)
(11369)
(10480)
(9908)
(9815)
(9214)
(9018)
(9006)
(8977)
(8954)
(8302)
(7966)
学科
(64438)
经济(64356)
管理(42686)
(39111)
(32244)
企业(32244)
方法(31146)
数学(27330)
数学方法(26694)
中国(20413)
(17354)
理论(15455)
(14650)
(14591)
(14472)
业经(13023)
(12154)
银行(12131)
(11695)
(11553)
贸易(11545)
(11253)
(10977)
金融(10970)
(10685)
农业(10556)
(10419)
教育(10386)
教学(10306)
技术(10007)
机构
学院(241541)
大学(236798)
(92080)
经济(89840)
管理(87802)
研究(79399)
理学(74588)
理学院(73764)
管理学(72053)
管理学院(71650)
中国(59638)
(51866)
科学(48781)
(45660)
(40839)
(37140)
(36982)
研究所(36931)
财经(35673)
中心(35155)
业大(33710)
(33519)
北京(33317)
师范(33160)
技术(32715)
(32129)
(29852)
农业(29226)
(28583)
经济学(27851)
基金
项目(151123)
科学(116957)
研究(114386)
基金(104335)
(91509)
国家(90344)
科学基金(75525)
社会(67846)
社会科(64034)
社会科学(64013)
(61727)
教育(57103)
基金项目(53529)
(51921)
编号(50194)
自然(47881)
自然科(46727)
自然科学(46707)
自然科学基金(45821)
资助(45149)
成果(42055)
课题(36786)
重点(34812)
(33396)
(32050)
(30945)
(30132)
项目编号(29917)
创新(28765)
(28564)
期刊
(104720)
经济(104720)
研究(72242)
中国(51100)
教育(41247)
学报(36529)
管理(34060)
(34060)
(33457)
科学(32788)
大学(27864)
技术(26717)
学学(25902)
农业(22865)
(20856)
金融(20856)
财经(17740)
经济研究(17287)
业经(17128)
职业(15386)
(15284)
统计(14014)
问题(13928)
(12320)
(12228)
(11998)
论坛(11998)
图书(11861)
技术经济(11720)
(11369)
共检索到364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角度,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采用的是量化为主的评价方法,非常关注课程方案的设计,特别注重教育目标在课程方案中的实现。这一评价模式目前还存在对"高教性"的目标强调不够、指标体系不适应素质类课程的评价等问题。改进建议是:吸收多种课程评价模式的优点,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建构多元化评审指标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冬梅  宋立丹  
全面了解和把握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变化,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分析了2007—2010年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内涵及其变化特点,为各高职院校进一步认识和建设好精品课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东  陈金江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申报、评审、共享的唯一依据,也是当前国内指导课程建设的国家标准,关系到高校如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课程,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建设水平以及未来课程建设如何有效共享。回顾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修订过程,思考和回答一些关键环节和问题,希冀有利于今后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及做好常规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项国雄  梁蕊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着变革;在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校教和学方式得到了有效改善。为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推出"国家精品课程"项目,这一重要举措必将带来高校开放式课程建设的新高潮。本文以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从2003-2006年11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入手,重点分析可用精品课程支撑体系的模块建设以及运行质量。在总结现有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寻找问题,对我国高校开放式课程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俊英  
文章分析了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中高职院校的情况,仔细研究了三年来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的变化,提出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科研水平、信息化程度以及课程特色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霞  
2007年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出台,自此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有了不同于本科的、独立的评审标准。对近四年的本科和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高职和本科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侧重,指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及其未来走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成  首珩  王咏梅  
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教学过程中的多数教学活动都可以归结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网络-学生"、"教师-网络-学生"四种互动子模式。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互动子模式应体现实践性的特征,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基于此,在《JSP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SDSPR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局域网络平台、博客、网络课堂等教学手段,实施"专业+公司"等实训模式,促进教学要素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亚萍  周大农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遵循科学性、人本性、开放性、反思性等原则。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莉  黄荣怀  李松  曾兰芳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并相对理论教学独立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通过对2003至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资料中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描述和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比较了本科专业和高职高专体系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差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璐  赵呈领  万力勇  
质量是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和提升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方式构建,缺乏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的关注。本文依据扎根理论,选取爱课程网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240条与课程质量相关的用户评价作为原始分析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和轴心编码得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理论饱和度进行了检验。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系统特性、视频质量、教师队伍、教学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金祥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比例偏低,而且在区域分布、学校分布、学科分布上不均衡。精品课程建设应向西部地区倾斜,要考虑精品课程的共享性、示范性,注重其社会性与效益性。同时,要加大实训类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突显职业教育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丽虹  
《企业文秘英语》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与考证一体化、语言工具与职业能力一体化的专业必修课,其课程设计遵循工作过程的原则,通过调研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涉外秘书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转换成为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完成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颖  
通过河北省保定市两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精品课程在高职教师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有可能影响精品课程应用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国家精品课程网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屠群峰  
以高职教育国家精品课程按年度、省市、专业大类分析入手,采用灰色理论方法对高职教育国家精品课程与全国高职高专专业点进行了关联度分析,以考量国家精品课程的共享程度和受益面,并提出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