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2)
2023(7513)
2022(6071)
2021(5614)
2020(4643)
2019(10243)
2018(9816)
2017(18400)
2016(9100)
2015(9857)
2014(9162)
2013(8842)
2012(7992)
2011(7257)
2010(7669)
2009(7690)
2008(6610)
2007(6094)
2006(5449)
2005(4956)
作者
(23266)
(19216)
(18865)
(18016)
(12196)
(9088)
(8472)
(7365)
(7152)
(6752)
(6418)
(6414)
(6060)
(6024)
(5975)
(5820)
(5544)
(5517)
(5429)
(5060)
(4807)
(4482)
(4408)
(4362)
(4303)
(4230)
(4188)
(4173)
(3768)
(3738)
学科
(35533)
(34186)
经济(34151)
(33162)
企业(33162)
管理(32829)
(25273)
金融(25273)
(22444)
银行(22439)
(21867)
中国(17962)
技术(14669)
方法(12629)
(11794)
技术管理(11572)
(11041)
中国金融(10991)
业经(10954)
数学(9583)
数学方法(9476)
理论(9399)
地方(8722)
(8307)
财务(8292)
财务管理(8283)
(8246)
企业财务(8006)
(6963)
(6764)
机构
学院(122686)
大学(122166)
(54949)
经济(53854)
管理(49898)
理学(42813)
理学院(42430)
管理学(41915)
管理学院(41667)
研究(37776)
中国(37116)
(27527)
(24127)
财经(21556)
中心(19707)
(19546)
科学(19224)
(18457)
经济学(18211)
(17375)
金融(17036)
(16844)
(16827)
财经大学(16319)
经济学院(16259)
银行(16229)
(15714)
北京(15242)
(15180)
商学(15099)
基金
项目(78702)
科学(64492)
研究(62283)
基金(57740)
(48422)
国家(47951)
科学基金(43268)
社会(41985)
社会科(40028)
社会科学(40020)
(32231)
基金项目(30203)
教育(28406)
(25857)
自然(25346)
自然科(24878)
自然科学(24874)
自然科学基金(24496)
编号(24388)
(24172)
资助(22008)
创新(21409)
成果(20000)
重点(17889)
(17718)
国家社会(17670)
课题(17400)
(17198)
(16768)
项目编号(16133)
期刊
(59760)
经济(59760)
研究(40804)
(29060)
金融(29060)
中国(27925)
管理(22308)
(21855)
教育(15852)
科学(14194)
学报(12924)
(11742)
财经(11242)
技术(11160)
大学(10905)
学学(10133)
经济研究(9958)
(9748)
业经(9164)
科技(8072)
技术经济(7094)
农业(6864)
问题(6701)
理论(6339)
(6146)
论坛(6146)
现代(5923)
(5840)
商业(5834)
实践(5603)
共检索到19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华  张顺顺  
2017年迎来了第7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为全面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金融学科所取得的开创性贡献,笔者对1969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论文和《美国经济评论》100年评出的顶级20篇文章进行梳理,大体上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内容分为金融经济理论、宏观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三大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文涛  余可锋  
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能力随年龄增长呈"钟形"曲线变化。建模研究表明,他们在13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至38.17岁创新能力达到顶峰,创新的"黄金时期"长达28年。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之所以表现出"创新起点早、创新能力强、创新周期长"等特点,与其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有必要从中汲取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建国  
文章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出发,分析了数学思维和方法对经济学产生的巨大作用,得出了数学方法为经济理论提供严格证明,数学方法直接解答经济问题,数学方法用于经济学质的分析,经济理论数学化趋势日益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洁林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决定性方程来描述长期经济增长与科技、人口及其他很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尽管诺贝尔奖可以给获奖者带来巨大的荣誉,但并不能保证获奖者的相关理论是正确的,特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是保罗·罗默(Paul Romer)教授,其获奖工作是把科技创新作为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这个内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2001年12月4日至6日,值诺贝尔奖颁发百年之际,诺贝尔基金会以“行为与实验经济学”(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作为主题举办了经济学奖项的“诺贝尔奖百年论坛”(Nobel Centennial Symposium)。这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跃平  林少宫  
新千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詹姆斯·赫克曼教授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系的丹尼尔·麦克法登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领域所作出的贡献。由于当今计量经济学涉及到高深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理统计、概率分析、算法语言等相关学科,同时其理论又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其它领域。因此,单纯从他们理论很难直接明白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性,需从经济学研究方法现状及变革趋势、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翼  
“长资事件”之后,有人对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非议。本文针对这些看法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长资事件”的性质和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作用及缺陷,认为该模型并不会因“长资事件”而失去其在金融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永柏  
在诺贝尔科学奖109年的历史上,中国本土科学家一直处于无人折桂的尴尬境地。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无人问鼎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还有多远?这是继"李约瑟难题"之后摆在国人面前的又一个世纪难题,人们把它称为"后李约瑟难题",也有人称之为"零诺贝尔奖现象"。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是诸多原因所致,其中教育是一个主要因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要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必须彻底改革应试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红州  
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赵红州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是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的。一个是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奖。有趣的是,我国公众对这两种奖,却抱着不同的态度,人们对于中国足球没能冲出亚洲,真是牵肠挂肚,痛心疾首;然而以中国46年不能获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玉涛  陈灵芝  
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是获奖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呢?这不仅是实践问题,也是科技评价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和候选人为例,研究相对学术水平及科研合作关系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概率的影响。首先,从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社会学两个方面解析诺贝尔奖评选的科学评价特征,采用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QAP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诺贝尔奖提名人更倾向于提名比其(相对)学术水平高的科学家;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提名人存在科研合作关系,有利于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最后,本文提出科学家想要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应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多与类似诺贝尔奖提名人的高水平科学家合作,不仅能够获得经验、知识和声誉,而且有利于在学术共同体中获得认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修  
本文从 3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和事实出发 ,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了经济理论与经济现象的一致性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是数学发展的源泉。经济理论的深化要经济学家与数学家的共同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群锋  
诺贝尔奖是全球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全球各个学科领域中顶尖的科学家。本文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他们获奖时的年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俞品根  
以往,每当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之时,不少获奖者的学术成就根本不为国内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所了解,有时甚至连获奖者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这对于倡导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经济学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最近,由王振中、李仁贵两位先生主编的《挑战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们》(以下简称《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动态提供了学术指南。通过阅读本书,即可以对谁将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悬案在某种程度上做到未卜先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