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8)
- 2023(8204)
- 2022(6815)
- 2021(6036)
- 2020(4734)
- 2019(10592)
- 2018(10367)
- 2017(18959)
- 2016(10390)
- 2015(11483)
- 2014(11186)
- 2013(10960)
- 2012(10681)
- 2011(10007)
- 2010(10450)
- 2009(9768)
- 2008(9762)
- 2007(9195)
- 2006(8511)
- 2005(8026)
- 学科
- 济(48698)
- 经济(48657)
- 业(31699)
- 管理(31408)
- 企(25532)
- 企业(25532)
- 中国(18643)
- 地方(17877)
- 技术(14807)
- 农(14131)
- 业经(13615)
- 方法(10917)
- 银(10537)
- 银行(10524)
- 技术管理(10483)
- 融(10476)
- 金融(10475)
- 行(10339)
- 地方经济(10190)
- 发(9860)
- 农业(9804)
- 制(9788)
- 学(9431)
- 财(8723)
- 理论(8627)
- 贸(8148)
- 贸易(8134)
- 环境(7981)
- 数学(7947)
- 教育(7830)
- 机构
- 学院(152839)
- 大学(150753)
- 济(63006)
- 经济(61577)
- 研究(58024)
- 管理(52743)
- 中国(43726)
- 理学(43098)
- 理学院(42493)
- 管理学(41816)
- 管理学院(41483)
- 科学(34006)
- 京(33738)
- 财(30358)
- 所(29730)
- 范(26516)
- 研究所(26349)
- 师范(26346)
- 江(26236)
- 中心(25409)
- 农(22845)
- 财经(22465)
- 北京(22453)
- 州(21926)
- 师范大学(20922)
- 院(20624)
- 经(20031)
- 经济学(18984)
- 省(18627)
- 教育(18456)
- 基金
- 项目(89600)
- 研究(72409)
- 科学(71405)
- 基金(61013)
- 家(51939)
- 国家(51358)
- 社会(45826)
- 科学基金(43687)
- 社会科(43425)
- 社会科学(43415)
- 省(38035)
- 教育(33643)
- 划(31364)
- 基金项目(31307)
- 编号(29946)
- 发(26791)
- 成果(26464)
- 自然(24272)
- 自然科(23703)
- 自然科学(23699)
- 课题(23434)
- 资助(23409)
- 自然科学基金(23244)
- 发展(22307)
- 展(21879)
- 创(21710)
- 重点(20910)
- 创新(20455)
- 部(19157)
- 年(19005)
共检索到26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贵礼
传统教师发展是以认识论为取向的。这种取向,主要以客观能力为目标、工具理性为内容、外部培训为路径,容易忽视教师作为独立、完整、丰富的主体生命存在的事实与意义。生存论取向,则与之不同,它真正将教师看作一个独立而真实的生命个体,将发展当作教师生命存在与人生过程,关注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境况,置发展于生存智慧、人文关怀、自我更新之中。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目标、内容、路径(包括场域),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理论基础问题关系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未来,对教学实践具有全局性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教育界比较广泛的共识,是把教学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是否应继续坚持这一理论基础,当前人们有明显的意见分歧。不管是反对还是坚持,问题都值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认识始于生存环节的中断,基于生存实践的逻辑,止于对存在意义的建构。知的自身作为人认识所得的原初处所,以领会和直觉的方式存在于生命和实践中。知的自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显现出来,行是知之体。知的自身有助于人拓展澄明的世界并开展本真的生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的载体,需要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存在性联系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和消化,以体会知的自身;进而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生存,从而超越知识的功利价值,使知识学习有助于因缘整体的扩大、澄明世界的丰富、生命自我经验的提升。唯此,才能从知识走向意义,才能实现知识的教养功能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改进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功能。
关键词:
知行关系 知的自身 教育认识论 知识传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管培俊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策涵义,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教师政策的基点和教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工作,就是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国政府教育政策的优先议程,在教育发展战略上统筹人力与物力投入,在运行机制上统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在目标模式上统筹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在宏观布局上统筹城市和农村,在调节机制上统筹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在教师培养体制上统筹体系开放与相对稳定的关系,在技术路径上统筹人与技术的关系,在队伍建设上统筹师资配置与管理开发,在实施举措上统筹当前要务与队伍的长远建设,在总体规划上统筹战略目标与推进策略,确保非均衡状...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认识论包含技术知识、技术认识模式以及技术合理性等基本范畴,它与职业教育通过技术内在关涉在一起。以技术认识论来观照职业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引起职业教育问题的技术认识论根源:职业教育目的异化是由于技术理性对技术合理性的僭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是由于科学知识的霸权和技术知识的弱势;职业教育教学盲目性的根源在于技术认识模式的缺失。鉴于此,得出基于技术认识论的职业教育合理发展的三个路径:遵循技术合理性,重构职业教育目的;确认技术知识价值,完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依循技术认识模式,改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惠平
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逐步下降,非信贷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金融市场变化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银行信贷的一般规律及在未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对不良贷款和信贷发展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银行信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逐步实现信贷业务调整,更有效地发挥好信贷在银行经营及社会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在发展中实现信贷的新跨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指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基础上科学定位,并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是单纯的制度变迁与技术革新,更涉及深层次的观念革命,即涉及对高等教育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新诉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我国教师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仅把教师视为社会控制的对象,否定教师认识的独特性,由此导致教师教育的"传递主义"、"技能主义"和"技术主义"倾向。理解教师发展的本质与价值取向是使我国教师教育走出误区的关键。基于"技术兴趣"的教师发展观把教师视为"教学技师",由此导致形形色色的教师技能训练模式。基于"实践兴趣"的教师发展观把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者",教师由此成为一种专业,"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的目标。基于"解放兴趣"的教师发展观把教师视为"知识分子",教师由此进入"后专业"阶段,"自由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的根本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由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教师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实现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以"嵌入性"和"场域性"为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乡村传统文化振兴,需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内在聚合能力、外在联通作用,紧密结合乡村社会文化结构的场域性特征,挖掘、整合、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实现乡村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制度空间的结合,是构建乡村文化场域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乃基
大数据认识论的主体高度分化并社会化,对象是世界2在世界3的映射,技术手段会极大影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大数据认识论一步达到传统认识论第一条道路的终点,引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争。认识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多重评价,并反作用于世界2。大数据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产业和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的特点具有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实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 认识论 产业 实践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教师流动既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是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构建中的枢纽链环。遵循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与主线,构建统筹区域教师流动工作的"五因素系统",有利于良性区域教师流动秩序的形成。核定教师岗位流动的难度系数、实施学校综合发展力评价、完善教师流动供求信息系统、建立教师"流动胜任力"评估体系等都是盘活城乡教师流动工作系统、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权益的有力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夏 徐国庆
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同时要让学生获得思维与认识的正确方式。因而,研究人类的认识规律与逻辑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规律的探寻。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事生产性技术活动的人才,技术活动具有其特殊的认识规律和认识逻辑。通过对其认识规律与逻辑的考察将给予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
技术认识 职业教育教学 问题解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丽 关博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世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出发,在知识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三个维度上阐释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层剖析和透视,旨在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引方向。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内涵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丽 温恒福
怀特海的认识论所追求的是心灵与身体、守恒与变化、理性与非理性、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一种更加现实、包容、过程、整体的认识论。基于怀特海认识论的中国教育学发展,在理论建构上,要追求开放的"宏大叙事",强调理解的整体性;在认识探究上,"是其所是"与"在其所在"都要研究,重视生成的意义性;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事实与意义的统一,重视经验的全面性;在研究方法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并重,体现世界的复杂性;在未来发展上,进行观念的冒险,不断扩大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