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2)
2023(8965)
2022(7530)
2021(6811)
2020(5500)
2019(12565)
2018(12239)
2017(23556)
2016(12872)
2015(14034)
2014(14229)
2013(14347)
2012(13802)
2011(12710)
2010(13078)
2009(11879)
2008(11839)
2007(10564)
2006(9486)
2005(9029)
作者
(39191)
(32768)
(32614)
(30773)
(21034)
(15798)
(14804)
(12728)
(12442)
(11905)
(11244)
(10908)
(10798)
(10684)
(10408)
(9894)
(9541)
(9540)
(9536)
(9267)
(8434)
(8158)
(7957)
(7462)
(7435)
(7396)
(7283)
(7205)
(6695)
(6544)
学科
(62069)
经济(62010)
(34510)
管理(33262)
(26636)
企业(26636)
方法(20854)
中国(20121)
地方(19803)
数学(17560)
数学方法(17376)
(16613)
业经(14271)
(12735)
(12178)
(11867)
金融(11867)
(11633)
银行(11608)
农业(11505)
(11412)
地方经济(11377)
(11324)
(11048)
贸易(11037)
(10645)
(10524)
技术(9379)
环境(9039)
(8728)
机构
学院(186072)
大学(185192)
(78443)
经济(76732)
研究(73503)
管理(66243)
理学(55948)
中国(55555)
理学院(55134)
管理学(54047)
管理学院(53684)
科学(44639)
(40972)
(39048)
(36293)
研究所(35175)
(34750)
中心(32286)
(29552)
财经(27943)
业大(27217)
农业(27065)
(27050)
师范(26767)
北京(26668)
(26395)
(25324)
(24276)
经济学(23708)
(23095)
基金
项目(119039)
科学(93871)
研究(86067)
基金(85357)
(75600)
国家(74886)
科学基金(63054)
社会(55062)
社会科(52182)
社会科学(52171)
(47077)
基金项目(44456)
自然(40217)
(39837)
自然科(39317)
自然科学(39308)
教育(39049)
自然科学基金(38634)
资助(35249)
编号(33576)
(31295)
成果(28238)
重点(27531)
(26055)
发展(25015)
课题(24922)
(24682)
(24601)
(23081)
创新(23046)
期刊
(95701)
经济(95701)
研究(60706)
中国(44543)
(33333)
学报(31185)
科学(29021)
管理(27498)
(26581)
大学(23259)
教育(23246)
农业(22730)
(22411)
金融(22411)
学学(21817)
业经(16395)
经济研究(15879)
技术(15468)
财经(14078)
问题(12334)
(12242)
(12194)
(10298)
世界(9789)
国际(9738)
商业(9523)
技术经济(8994)
科技(8827)
(8699)
(8541)
共检索到302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勇  
政治认同的形成依赖于公民对政治绩效和经济绩效的辨识,而文化认同基于血缘关系上的心理共同感觉。两者有时候可以实现重叠,从而达到统一和一致,而有时候这两者则呈现出二元性的分离。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要求这两者达到和谐与统一,目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认同二元性的趋势。要实现这两者的统一和和谐,大陆和台湾需要共同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忠菲  
本文从两岸在WTO内的成员关系、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进行经贸合作的可能三个方面,分析加入WTO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得出以下结论: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以竞争和合作为内容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形成最佳的利益连接点,是当前两岸最迫切的问题。但在两岸仍然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现实条件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仅靠大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本文就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格局,加入WTO后对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合作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非  
进入90年代,台湾厂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正方兴未艾,逐步形成一股巨流,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迈向新的阶段.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台湾方面,包括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趋向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的调整变化;二是大陆方面,即大陆投资与贸易环境时台商进入大陆的适应性与改善程度.此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玉冰  
两岸经济实力的消长及经济交流的密切与发展;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的不断加深及从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巨大受益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促进推动,是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未来两岸经济整合将朝向更加直接、双向、全面和紧密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黎宏  
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大选中获胜 ,是台湾岛内政治的一大转折点 ,更是民进党自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借胜选之势 ,可以预见 ,民进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获得高速的发展。但是民进党执政 ,其“台独”主张也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增加了诸多不确定的变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文生  
马英九当选后,两岸政治互动走上了正常化、多元化、制度化的轨道。海峡两岸应当本着"务实理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两岸关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一揽子的协议建构起过渡时期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为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温耀庆  汤滋淳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稳步发展,祖国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时台湾地区也是祖国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为海峡两岸人员和货物的往来扫清了障碍,这势必要将两岸经贸合作关系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文系统客观地分析了"大三通"前后两岸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变化及"大三通"给海峡两岸经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我们研究和指导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小衡  
我国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经济未出现全面衰退、台湾的核心竞争力未受到严重挑战、两岸经济关系平稳的前提下,台湾经济在中期内(5-10年左右)有保持年均4%-6%左右的中速增长的实力。同时,由于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第一大直接投资地,台湾经济兴衰日渐受制于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和两岸关系疏密。两岸经济融合加深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实现两岸对话,其中,能否启动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是未来两岸关系中最值得关注变化之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史远香  
1994年海峡两岸经贸特点和发展趋势史远香发展特点1994年,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这种发展与往年相比呈现明显的变化。首先是海峡两岸贸易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减缓。众所周知,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1988年国务院颁布鼓励台胞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德明  官本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两岸科技合作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当局给两岸科技合作设置了重重政策障碍,限制了两岸科技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两岸科技合作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两岸科技合作政策亦应有所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军  张峁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二元经济转化描述为一个自然经济规律,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文章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用统计分析指标综合考察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同时利用AR模型对未来三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子川  
进入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将在 90年代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继续演进。在决定和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基本因素中 ,两岸的政策和民意是关键性因素 ,两岸内部政治经济发展和相互力量对比是客观基础 ,美日等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则是主要外部因素。两岸关系将朝着日益趋向解决的方向发展 ,大陆在两岸互动中将处于主导地位 ,台湾当局的政策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两岸关系演进的方式与速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明才  
国民党上台执政,降低了"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有望步入"和平相处"与"和谐发展"的时期。未来两岸关系可望出现"军事对峙明显降温、经贸合作更加紧密、人员往来日趋热络、协商对话全面重启"的良好局面。但是,国民党不可能与我谈和平统一,民进党不可能停止闹独立,美国不可能放弃以台制华,两岸关系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前进中有反复、发展中有波折、交流中有交锋,尤其是政治关系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