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4)
- 2023(14222)
- 2022(12620)
- 2021(11795)
- 2020(9943)
- 2019(22728)
- 2018(22565)
- 2017(43567)
- 2016(23766)
- 2015(26582)
- 2014(26387)
- 2013(25744)
- 2012(23274)
- 2011(21004)
- 2010(20886)
- 2009(19583)
- 2008(18842)
- 2007(16290)
- 2006(14370)
- 2005(12713)
- 学科
- 济(91780)
- 经济(91651)
- 管理(71307)
- 业(65328)
- 企(55495)
- 企业(55495)
- 方法(40769)
- 数学(35046)
- 数学方法(34628)
- 财(25465)
- 农(24674)
- 中国(23491)
- 业经(21223)
- 制(21095)
- 学(20341)
- 地方(19801)
- 贸(16829)
- 贸易(16817)
- 易(16236)
- 农业(16215)
- 务(15969)
- 财务(15895)
- 财务管理(15864)
- 理论(15432)
- 企业财务(14982)
- 和(14980)
- 环境(14947)
- 银(14743)
- 银行(14701)
- 体(14496)
- 机构
- 大学(329637)
- 学院(328956)
- 管理(130182)
- 济(128953)
- 经济(126081)
- 理学(112581)
- 理学院(111327)
- 管理学(109376)
- 研究(109241)
- 管理学院(108778)
- 中国(80839)
- 京(69731)
- 科学(67946)
- 财(61317)
- 所(54393)
- 农(51735)
- 研究所(49485)
- 业大(49049)
- 中心(49028)
- 财经(48604)
- 江(47973)
- 经(43991)
- 北京(43757)
- 范(43203)
- 师范(42805)
- 农业(40306)
- 院(40129)
- 州(38923)
- 经济学(38459)
- 财经大学(36108)
- 基金
- 项目(227145)
- 科学(178157)
- 研究(167050)
- 基金(164242)
- 家(142989)
- 国家(141802)
- 科学基金(121677)
- 社会(104589)
- 社会科(99017)
- 社会科学(98995)
- 省(88666)
- 基金项目(87507)
- 自然(79236)
- 自然科(77272)
- 自然科学(77252)
- 教育(76377)
- 自然科学基金(75835)
- 划(74647)
- 编号(68891)
- 资助(67209)
- 成果(55866)
- 重点(50908)
- 部(49614)
- 发(48114)
- 创(47401)
- 课题(47076)
- 创新(44266)
- 制(43933)
- 科研(43243)
- 教育部(42654)
- 期刊
- 济(144068)
- 经济(144068)
- 研究(97655)
- 中国(62459)
- 学报(51973)
- 管理(48368)
- 科学(47978)
- 农(47292)
- 财(47227)
- 大学(39280)
- 学学(37045)
- 教育(36878)
- 农业(32223)
- 融(27862)
- 金融(27862)
- 技术(27719)
- 业经(24299)
- 财经(23487)
- 经济研究(22654)
- 经(19996)
- 问题(18621)
- 图书(16779)
- 业(16195)
- 理论(16111)
- 科技(15986)
- 版(15243)
- 技术经济(15103)
- 现代(14942)
- 实践(14740)
- 践(14740)
共检索到48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龙
专商引岸作为清代盐专卖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清初朝廷为维系稳定的财政收入而确立的管理商人行盐的制度。从具体运作看,专商引岸在清代不同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经营方式,引岸世袭的观点并不完全成立,这充分反映出清代财政制度是要综合考虑税收和市场等要素并予以调适的。清前期,长芦盐区的引岸经营以盐商认办为主,欠课商人易被参退,参商引岸继续招募殷商接办,但晚清以降则转向采用租办方式来经营引岸。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窝价不断叠加和盐商资金链来源问题。盐商接办参商引岸,除缴窝价外,需同时认交附带在引岸上的各种款项。清前期盐商尚能通过借贷内帑维持经营,晚清时期,商力疲乏,尤其是内务府等官帑的收撤,使得招商承办变得不切实际,以更少成本进行引岸经营权转移的租办便成为主要方式,并得到官方认可。
关键词:
盐政 专商引岸 引岸经营 盐商 长芦盐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幸
雍正五年(1727),时任浙江巡抚兼管盐政的李卫提出在两浙盐区发帑收盐,即用官帑将灶户多产的余盐尽数收买,再发给提标营武弁经理或售与帑商行销。此法先在松江府实行,后陆续扩展到温州、台州、定海等地,是为帑盐制。帑盐制开办伊始所用的收盐帑本,是两浙实行火耗归公后留存在地方的盐臣笔帖士项下的8万两公项银。李卫等地方官员将这笔耗羡归公后透明化了的经费投资到盐业领域,利用帑盐制的多种运作方式获取利润。这些帑盐盈余银后被用作政府机构的运营公费和地方工程的建设款项。到了乾隆年间,大量盈余银被提解到中央户部银库,为帑盐制的式微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清代 帑盐制 李卫 两浙盐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鲁子健
封建专卖,即国家基于财政目的,对某些社会商品的经营垄断,它是封建小商品经济与专制政治制度结合的产物。清代盐业经营废除“官煎煮之法”,“凡直省沿海及有池井之地,听民辟地为场,置灶开畦,为盐而售之商”。随着食盐消费量的增长,清政府日益加强盐业流通领域的控制。盐务之“枢纽在转运,归墟在岸销”。其专卖之具体实施,仍然借助于传统的引岸运贩模式,采取专卖经营特权与市场分割垄断结合的流通体制。引岸法有利于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尚琤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垄断权,商人因之获得暴利,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从而使财政得到保证,进而形成了官商相互勾结共分盐利的局面。"引岸制"虽然在最初满足了国家财政和商人逐利的目的,但最终的结果是食盐商品成本上升,价格高昂,流通阻滞,进而导致国家政治进一步衰败,法制进一步瓦解。
关键词:
食盐流通 官督商运商销 引岸制 垄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汝
犍乐盐业历史悠久,产量较大。盐业发展带动了盐区工具制造、铁锅生产、电力工业、机电工业、煤炭业、运输业等的发展,促进了道路修建、商业繁荣、银行发展和盐化工产品大量开发,对盐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犍乐盐业 盐区经济 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蕾
唐代是中国古代盐政制度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本文立足于食盐专卖制度的变迁,研究了从"直接专卖"制度向"就场专卖"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制度变迁的背景来看,唐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致使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财政支出骤然增加,并且供需变化、漕运完善等为食盐专卖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从制度安排的内容和特点来看,第五琦实施的"直接专卖"制度具有政府全程控制食盐流通、低买高卖和寓价于税等特点,但是,制度覆盖地区不全面致使边区盐价不稳定;刘晏实施的"就场专卖"制度在"直接专卖"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食盐生产、运销、盐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与"直接专卖"制度相比,"就场专卖"制度节约了管理成本、理顺了产销关系、促进了食盐商品市场发展、平衡了各方利益。从制度变迁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来看,从"直接专卖"制度到"就场专卖"制度的变迁不仅使财政收入倍增、商品经济发展,而且培植和扶持了盐商这一新型商业阶层。因此,"就场专卖"制度是唐代食盐专卖制度成功的典范,为后来食盐商卖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直接专卖 就场专卖 财政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荣
封建社会的盐专卖制度,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财政收入工具,为其封建统治掠取民众财富,赚取巨额利润。在盐专卖的实施过程中,统治阶级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制度执行成本,降低了制度运行效率,减少了盐专卖净利润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官吏的腐败,各级官吏贿赂已成风气,严重损害了统治集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其执政能力受损,从而危机统治阶级自身安全。
关键词:
封建经济 盐专卖 经济特征 制度变迁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春香
淮南盐区作为康乾时期重要的产盐区,自明清小冰期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水患频仍,盐民生产生活饱受其害,水患的治理刻不容缓。康乾时期,在朝廷的督导下,人们通过采取导淮治黄、修堤建闸、挑河疏港、围圩筑港等一系列治水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淮南盐区的水患。
关键词:
康乾时期 淮南盐区 水灾 水患治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渝杰
盐铁会议上的争论深刻昭示了西汉王朝在"抑兼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上的两难境地:为寻求实施盐铁专卖的合法理由与道义支柱,政府面临重新定位商业功能、地位的困境;因为"佐边费"、"缓民急"或"抑兼并"、"摧豪强"反映的是"公心"与"私心"的根本差别,政府又面临确立专卖目的为"公"而非"私"的艰难局面;由于专卖过程中存在执行官吏以权谋私的事实,政府又陷于政策实行方式的两难抉择。从公、私产权角度检视可以发现,由空疏、含混的"公""私"观念而致界限模糊的公、私产权制度,乃是造成政府两难困境的深层原因:它一方面无法确认百姓的财产权利,保证百姓免受权贵的超经济压榨;另一方面也给豪富权贵"假公济私"、欺上压下的行为以可乘之机,带来致使政府穷于应付的兼并浪潮。
关键词:
公私产权 兼并 盐铁专卖 《盐铁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渝杰
盐铁会议上的争论深刻昭示了西汉王朝在"抑兼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上的两难境地:为寻求实施盐铁专卖的合法理由与道义支柱,政府面临重新定位商业功能、地位的困境;因为"佐边费"、"缓民急"或"抑兼并"、"摧豪强"反映的是"公心"与"私心"的根本差别,政府又面临确立专卖目的为"公"而非"私"的艰难局面;由于专卖过程中存在执行官吏以权谋私的事实,政府又陷于政策实行方式的两难抉择。从公、私产权角度检视可以发现,由空疏、含混的"公""私"观念而致界限模糊的公、私产权制度,乃是造成政府两难困境的深层原因:它一方面无法确认
关键词:
公私产权 兼并 盐铁专卖 《盐铁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经华
为全面完整地评价 1 91 3— 1 91 8年盐务改革 ,必须具体考察全国 1 2个主要盐区是如何推行改革 ,税盐产量的统计数据应作为考量改革绩效的首要指标。盐务管理的复杂性 ,决定了一个盐区实施的政策未必能在另一个盐区得以推行。各盐区改革在扩大政府权力 ,加强集中管理方面大体上做到了全国一致 ,税盐数量基本上保持增长的趋势 ;而在收缩政府权力 ,开放市场方面 ,各地的情形差别很大。
关键词:
盐产区 盐务改革 丁恩 税盐产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伟 周金应 杨平
食盐专营是为了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盐都是合格的碘盐。由于在食盐销售环节产生高额的垄断利润,导致了食盐走私行为的发生。文章通过建立"私盐"行为与其监管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私盐"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食盐的走私与监管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食盐专营制度无法消除"私盐"行为发生,并且专营的程度越高,"私盐"就越泛滥。文章从改革食盐专营制度、加大对走私行为的惩罚、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盐专营 私盐 博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才 蒋涵晨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食盐专卖制度研究大多基于历史学范畴而鲜有经济学视角,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新经济史"研究,以明朝"开中法"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依托史实,从国家性质与垄断利润角度解释了食盐专卖制度实行的动因,并进一步探讨其结构性问题:由于分利集团各自集体行动、腐败寻租以及共容利益的缺失导致制度运行效率与相应的社会福利损失。同时通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理论,从动态演化角度阐释了专卖制度"锁定"与衰亡的内在逻辑。最后指出,只有构建保护私有产权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才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应有之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金玉
押租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明清时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封建租佃剥削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地主对劳动者的剥削相当惨酷,这是不需要多作说明的。在这篇文章里,只是试图在此前提下,对清代押租制度出现的前提条件、基本特征、类型变化以及其历史作用,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有关史料,作一点探讨。意见很不成熟,请给予批评指正。一有一种观点认为,押租制度的发生与发展,是同人多地少的现象相联系的。人多地少,而土地又是集中在地主手中,无地的农民欲求承佃地主的土地耕作,难免发生竞佃现象,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慧英
尽管烟草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经济效益并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作用,但在专卖专营管理制度下,我国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本身存在一些阻碍烟草产业发展的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特征,认为烟草业的高税特点使得"国家专卖制度"实际上已经被扭曲为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地方专卖",这种行政性垄断导致烟草产业自身发展在资源配置、规模经济效益、市场地域分割和产业空间组织方面受到制约,由此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烟草产业 专卖制度 政府管制 体制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