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7)
2023(17596)
2022(14373)
2021(13540)
2020(11231)
2019(26033)
2018(26344)
2017(50260)
2016(27586)
2015(30985)
2014(31273)
2013(30084)
2012(27235)
2011(24168)
2010(24502)
2009(22780)
2008(22549)
2007(19927)
2006(17446)
2005(15602)
作者
(78024)
(65118)
(64995)
(62243)
(41371)
(31257)
(29932)
(25490)
(24815)
(23369)
(22127)
(22011)
(20703)
(20669)
(20370)
(20287)
(19604)
(19354)
(18897)
(18805)
(16190)
(16084)
(16059)
(14908)
(14757)
(14647)
(14507)
(14459)
(13284)
(12918)
学科
(113781)
经济(113658)
管理(75005)
(72129)
(58889)
企业(58889)
方法(52923)
数学(47190)
数学方法(46434)
(32168)
中国(30742)
(28517)
业经(25203)
(22999)
地方(21937)
(21769)
农业(21117)
(19677)
贸易(19663)
理论(19379)
(19069)
(17639)
银行(17588)
(17379)
金融(17375)
(17295)
财务(17223)
财务管理(17178)
(16718)
(16496)
机构
学院(383751)
大学(382067)
(156306)
经济(152976)
管理(146128)
研究(128110)
理学(125728)
理学院(124338)
管理学(121727)
管理学院(121004)
中国(97559)
(80494)
科学(78278)
(73260)
(65654)
(64580)
中心(59782)
(59077)
研究所(58453)
业大(57844)
财经(57541)
(52217)
农业(51357)
北京(50358)
(50343)
师范(49791)
经济学(48292)
(46418)
(46213)
经济学院(43629)
基金
项目(256391)
科学(201542)
研究(186689)
基金(184791)
(161511)
国家(160158)
科学基金(137560)
社会(116999)
社会科(110867)
社会科学(110830)
(101741)
基金项目(96648)
自然(89388)
教育(89179)
自然科(87371)
自然科学(87349)
自然科学基金(85790)
(85325)
编号(76907)
资助(76442)
成果(62637)
重点(58508)
(56370)
(55102)
课题(53841)
(53637)
创新(50073)
科研(49269)
教育部(48570)
国家社会(48466)
期刊
(170891)
经济(170891)
研究(111749)
中国(78061)
学报(60295)
(59518)
(59126)
管理(54751)
科学(54717)
教育(48054)
大学(46359)
学学(43412)
农业(39858)
技术(37662)
(36177)
金融(36177)
财经(28802)
业经(28299)
经济研究(28070)
(24855)
问题(22678)
(21748)
统计(20902)
技术经济(19306)
(18816)
(18616)
图书(17826)
(17633)
理论(17619)
商业(17290)
共检索到571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诗一  徐颜玉  
本文从要素市场化角度分析中国供给侧改革的中长期实践路径。从经济增长核算的角度出发,本文基于2005—2013年全国分省面板数据,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经济增长来源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TFP是非农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然而TFP分解中技术效率偏低,且逐年下降,成为阻碍TFP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一大桎梏,而要素市场扭曲是技术效率项偏低的重要原因。促进要素市场化能够推进要素向高效企业流动,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水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长期实践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就近期市场热议的"中国奇迹"能否持续等问题,本文从中长期视角展开分析与判断。通过审视过去三十余年的我国经济,首先理清增长的各要素动力及其协同机制;并在现有约束条件下,讨论诸动力与机制的可能演变趋势,指出我国未来潜在经济增速面临下行考验。然后,分析提出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和政策调整空间方面仍具优势,产业升级可以释放动能并形成新的协同机制,从而驱动内涵式增长。进一步本文认为,内涵式增长的顺利过渡与实现必须将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资本积累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关键在于继续深入市场化的体制改革。最后,从供给、需求及供需结合等三方面给出相应政策建议,并测算三种情景下我国2012年-2025年的潜在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笑晗  刘金东  张春雷  
虽然我国税务稽查查补收入屡创新高,但总体稽查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当前,研究并找出我国税务稽查水平提升的动力源泉,有助于科学评价我国税务稽查工作成效以及有的放矢地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水平。本文在借鉴KumbhaKar和LoveLL(2000)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随机生产前沿模型,对我国税务稽查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增长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税务稽查水平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因素,即先进手段和方法的引进成为稽查工作长足进步的最重要保证;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减,对我国税务稽查水平的贡献轻度为负;规模效益因素维持在零左右,对推进税务稽查水平无明显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税务稽查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姬超  
韩国51年来经济增长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将为中国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在总结现有文献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韩国两个不同阶段的增长故事:经济增长期(1961~1990年)和经济转型期(1991~2011年)。随后利用SFA模型分解了生产要素的增长贡献,对以上两个阶段的比较表明:"内涵式增长"是51年来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经济增长阶段,韩国人尤其注重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国际背景和国内条件综合决定了韩国内涵式经济增长路径;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经济增长时期,资本投入的增加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降低和经济运行效率的迅速下降;世界分工程度的趋缓和国际市场的逐渐饱和推动韩国经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翔  杨柳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华东地区六省1978—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部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8—2015年,华东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59%,依次呈现出递减、递增、平稳的变化趋势;农业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是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对农业增长阻碍作用不明显;要素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即存在结构红利,但不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加快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平  
生产率表征的是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而全要素生产率则是指所有可观测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以索洛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为基础,衍生出乔根森增长核算框架,并成为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增长贡献的重要方法。以生产前沿面为基础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则从微观层面测度厂商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能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提升;它们与产业结构转换是提升宏全要素生产率的三大途径。在对三大途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产业结构转换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亓爱凤  
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及两种市场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并购接管威胁)对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提高,并且产品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并购接管威胁则阻碍公司技术进步;(3)从机构持股比的视角看,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替代性,而从股权集中度及管理层薪金工资视角看,并购接管威胁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互补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锋娟  
本文基于要素、制度与经济增长的逻辑框架,剖析了中国过去38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质是通过开放、激励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了要素的积累、制度的优化、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了中国以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竞争力。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提高要素效率和降低非要素性制度费用是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敬勇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实证分析了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指出:1.市场化对于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比中西部地区较高,但差距在缩小,我国省际间的技术效率不平衡状态有所缓解;2.市场化对技术效率的当期以及长期影响为正,即技术效率存在时间效应。3.分解的市场化因素:政府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经济比重、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技术效率影响较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李后建  
文章使用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小板708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四次发行制度改革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做出了实证检验,使用双边SFA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网下询价的投资者其影响发行价格的能力要高于发行人,二者议价能力之差为正;使用异质性SFA实证表明,询价制下新股一级市场定价存在显著的上边界现象;2012年5月第三次IPO发行制度改革后,我国IPO定价进入了看似"有效"的"无效率"状态。IPO发行制度的改革引入了更为严格的发行价格管制,"监管红线"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李后建  
文章使用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小板708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四次发行制度改革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做出了实证检验,使用双边SFA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网下询价的投资者其影响发行价格的能力要高于发行人,二者议价能力之差为正;使用异质性SFA实证表明,询价制下新股一级市场定价存在显著的上边界现象;2012年5月第三次IPO发行制度改革后,我国IPO定价进入了看似"有效"的"无效率"状态。IPO发行制度的改革引入了更为严格的发行价格管制,"监管红线"的出现导致投资者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无法对新股充分表达意见,询价制解决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佩佩  马云艳  
文章基于1981~2010年的中国人口数据,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Gramer分解定理,将原数据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分和平稳的零均值误差成分。对于确定趋势部分得到中国人口增长与时间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对于误差部分建立了ARMA(2,1)模型,把这两部分相加便得到了中国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模型。从而,通过构建的长期趋势模型,计算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将会逐渐减小,且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中国人口数量将呈现出递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