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7)
2023(5855)
2022(4901)
2021(4181)
2020(3504)
2019(7697)
2018(7401)
2017(14181)
2016(7497)
2015(8414)
2014(8526)
2013(8806)
2012(8558)
2011(8174)
2010(8416)
2009(7822)
2008(7471)
2007(6621)
2006(6207)
2005(5708)
作者
(23922)
(20327)
(20155)
(19342)
(12945)
(9711)
(9300)
(7969)
(7593)
(7102)
(7090)
(6687)
(6672)
(6589)
(6300)
(6170)
(5968)
(5800)
(5662)
(5545)
(5409)
(4964)
(4845)
(4662)
(4648)
(4597)
(4364)
(4133)
(4078)
(3931)
学科
(63157)
经济(63124)
管理(20541)
地方(20329)
方法(18097)
数学(16273)
数学方法(16195)
(15812)
地方经济(14498)
(12029)
企业(12029)
中国(12021)
(11338)
业经(9955)
(9497)
环境(8258)
经济学(7218)
(7099)
农业(7076)
(6799)
金融(6798)
(6711)
(6634)
(6510)
资源(6073)
产业(5925)
(5746)
(5546)
贸易(5542)
关系(5334)
机构
大学(122825)
学院(122331)
(62801)
经济(61727)
研究(49169)
管理(43090)
理学(37040)
理学院(36487)
管理学(35752)
中国(35563)
管理学院(35523)
科学(29102)
(25777)
(25260)
(25139)
研究所(23374)
经济学(21000)
中心(20320)
财经(20293)
经济学院(18516)
(18278)
(17977)
(17526)
(17486)
(17254)
师范(17157)
北京(16322)
科学院(15997)
业大(15097)
财经大学(14913)
基金
项目(78737)
科学(62661)
基金(57944)
研究(56291)
(51016)
国家(50650)
科学基金(42715)
社会(38939)
社会科(36998)
社会科学(36991)
基金项目(30302)
(29871)
自然(25967)
自然科(25307)
自然科学(25301)
(25089)
自然科学基金(24844)
教育(24266)
资助(23472)
编号(20840)
(19559)
重点(18458)
(17197)
成果(17012)
国家社会(16911)
发展(16289)
(16081)
(15436)
课题(15026)
(14915)
期刊
(78697)
经济(78697)
研究(40589)
中国(23009)
科学(18253)
学报(17937)
(17822)
管理(17329)
(15863)
经济研究(13757)
大学(13153)
学学(12588)
财经(11262)
(10582)
金融(10582)
技术(10473)
农业(10325)
(9961)
问题(9795)
业经(9784)
技术经济(8077)
教育(7979)
统计(7867)
资源(7431)
(7038)
(6974)
世界(6894)
决策(6383)
商业(6381)
经济问题(6350)
共检索到19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蕴中  
西部大开发需要考虑西部地区各地发展因素的具体情况 ,把西部地区划分为不同子区域。按照区域经济学原理分析西部的具体特性可以看出 :在西部地区 ,南贵昆经济带、西陇海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已初步成型 ,但由于西藏的特殊地位 ,不能简单的将西藏与青海划为一个经济区 ,而应该根据西藏与四川在水陆交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区域交叉方面的特点 ,将西藏划入川渝经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海峰  
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区域布局。为此,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地域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升级以郑汴洛地区为主体的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轴;强化以郑州市为中心和以洛阳市为副中心的核心增长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文化开发区建设;培育沿京广交通线经济带、沿陇海交通线经济带、沿焦枝交通线经济带、沿京九交通线经济带、沿西宁交通线经济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曦  
本文在系统阐释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摸式和西藏区域经济布局变迁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西藏“⊥”型经济布局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各自的开发重点。作者认为21世纪初期西藏区域经济开发应按点—轴开发模式进行,重点区域是拉萨经济区、日喀则经济区、山南经济区和林芝经济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丽  田松美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秀岩  董藩  
投资布局指的是投资总量在各个区域的分布状态,即投资的区域分配。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往往涉及公平与效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取舍,所以是一个最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在发育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投资布局主要取决于各区域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区际资金(资本)的融通状况,国家的宏观调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志电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条件、主要内容及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其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能促进本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重基  
一、国有经济布局进行空间区域的 调整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它既涉及到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整,也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微观调整和改组,是一个涉及到国民经济改革发展全局性的问题。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涉及到行业布局,也涉及到区域布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玉山  
革新开放后,越南依据国情适时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建立了各种特色工业园区和经济区,对政府减贫、扩大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跨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起到了重要促动作用。但随着越南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的新常态,传统工业园区和经济区模式短板日益凸显,效用性日渐式微。正是在此情况下,越南特区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越南政府希望通过对特区立法、行政架构、产业规划及预期目标作出顶层设计,培育并重点发展三大经济特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实现越南经济的二次腾飞。越南特区建设还在筹备阶段,从前景看既有诸多值得期待的有利因素,也由于政策、机制、内外部资源不足等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栋生  
生产力布局不仅直接关系投资效益、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90年代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指导方针与基本思路1985年初,着手编制“七五”计划时,我就当时生产力布局的总态势和今后(1986——2000年)布局方针提出了概括为64字的建议,即“三级梯度、三大地带,东靠西移、有序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增军  
为了不被边缘化,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并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三角洲既可能带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发展,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从海西区建设最终发展到由海峡两岸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首先从两岸一体化起步,加强两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本锋  唐文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西藏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化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从西藏“三大经济区”的现实出发,当前应采取以拉萨带动日喀则、拉日领跑藏中、藏中辐射全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积极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推进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甲金  
经济区划是依据各地区历史形成的经济联系,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及资源条件的相互关系,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区划。其目的是指导各地区经济的定向发展,使生产力得到合理的空间配置。因此,新疆的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应该和地区经济开发这个主题结合起来,并服从于经济开发这个主题。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新疆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的设想,必须在遵循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的一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姜国刚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手段。以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为基点,从空间布局角度研究分析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即"一轴三极七基地",通过区域内合理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的合理分工与链接,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宏观层面的构想,为具备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可行路径,以期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子云  石兆  翦象慧  
基于区域产业经济布局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可从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入手,结合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现状,对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作对比分析。其思路是,建立一种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并作定量评价,再找出高职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布局与物流类专业布局的契合度评价作为案例,从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的合理性、产业特色支撑能力、新兴业态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五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判,发现评价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与现代物流业布局契合度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