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8)
2023(3341)
2022(2917)
2021(3336)
2020(2632)
2019(6159)
2018(6570)
2017(11159)
2016(6952)
2015(8044)
2014(8294)
2013(7306)
2012(6957)
2011(6323)
2010(6737)
2009(6518)
2008(6793)
2007(6188)
2006(5713)
2005(5336)
作者
(17843)
(14938)
(14872)
(14495)
(9680)
(7244)
(7047)
(5799)
(5746)
(5559)
(5195)
(5083)
(4824)
(4807)
(4754)
(4500)
(4454)
(4400)
(4400)
(4265)
(4004)
(3651)
(3647)
(3617)
(3507)
(3386)
(3382)
(3294)
(3158)
(3035)
学科
(18796)
经济(18742)
管理(14895)
(11658)
(10501)
企业(10501)
(8748)
教育(8466)
中国(8415)
(6670)
理论(6326)
教学(6051)
(5942)
(5792)
体制(5613)
方法(5301)
(5284)
(5143)
金融(5143)
(5070)
银行(5061)
业经(4979)
(4904)
(4005)
数学(3825)
税收(3820)
(3784)
数学方法(3643)
(3637)
制度(3634)
机构
大学(93365)
学院(85742)
研究(34551)
(29684)
经济(28741)
管理(26540)
中国(26319)
(21612)
理学(21351)
理学院(20980)
科学(20523)
管理学(20281)
管理学院(20104)
(18154)
(17642)
(16542)
师范(16415)
研究所(16027)
(15283)
教育(15143)
中心(15081)
(14718)
北京(14653)
师范大学(13418)
(12431)
财经(12181)
(11929)
业大(11498)
农业(11369)
(10991)
基金
项目(47318)
研究(38943)
科学(35913)
基金(30835)
(26365)
国家(26034)
社会(21753)
教育(21070)
科学基金(20993)
社会科(20148)
社会科学(20141)
(18452)
成果(18212)
编号(17662)
(16330)
基金项目(15182)
课题(13716)
资助(13175)
自然(12235)
(12003)
大学(11969)
自然科(11934)
自然科学(11931)
自然科学基金(11698)
重点(11046)
(10993)
项目编号(10917)
(10877)
(9741)
(9731)
期刊
(41365)
经济(41365)
研究(35847)
中国(29329)
教育(29203)
学报(14880)
(14827)
(14385)
大学(12895)
管理(12020)
科学(11920)
(10560)
金融(10560)
学学(10047)
农业(9916)
图书(7819)
技术(7740)
财经(6613)
职业(5926)
书馆(5889)
图书馆(5889)
(5851)
经济研究(5755)
(5701)
高等(5662)
业经(5287)
世界(4977)
(4935)
论坛(4935)
问题(4851)
共检索到15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何振海  
自1810年德国创办柏林大学始,西方大学已经走过了近两百年的历程。两百年来,改革贯穿于西方大学发展的始终,经过一系列改革,西方大学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西方大学在两百年改革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他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何振海  
十九世纪初,德国和法国率先拉开了近代西方大学改革的帷幕。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战后,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将大学改革推向深入。西方大学二百年来的发展史,既是大学持续不断进行变革的历程,也是在变革中进一步巩固和丰富大学传统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传统与变革形成了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西方大学二百年发展史的主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彦  
建党百年来,国家审计体系走出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演进道路,整体呈现“体系化-规范化-法制化”历史走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扎实根基。纵观建党百年发展历程,国家审计改革始终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推进建章立制工作、遵循党统一领导强化审计独立性、围绕实际国情展开守正创新。但基于实践状况发现,国家审计工作开展仍面临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全覆盖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审计力量难以适配审计任务等桎梏。有鉴于此,“十四五”时期国家审计改革必须立足时代发展、顶层设计、工作改革与人才复制四维,顺应新时代审计趋势,夯实监督根基;建立健全审计体制,提供审计职能全流程保障;构建全覆盖审计格局,集聚审计合力;强化职业化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效能,为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William Perry  樊飞华   许肖冰  
中国企业积极应诉在美对华反 倾销案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中国大蒜一案中,虽然美国进口商参加了应诉,但由于中国出口商认为美国市场一点都不重要而未应诉,美国商务部别无选择,只能采用美国起诉方提供的资料进行裁决,给予所有中国大蒜376%的倾销幅度。因为按照美国反倾销法,如果中国出口商拒绝应诉。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志江  刘雨薇  邓惠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探索出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其中,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独特创造。过渡时期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全面学习苏联工业化方法的"舶来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道路,是试图将苏联工业化内核与我国资源优势和现实需要相结合的理想建设路径。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道路,是通过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文明发展方向进行契合对接以确保在与人类共同价值目标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我国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道路,是根据新阶段、新矛盾、新目标、新任务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战略部署、布局安排等进行创新升级的结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兆勇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相统一,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关于党的领导地位作用的目标要求和科学概念,得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和高度自觉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对国家、民族、人民前途命运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理念。新时代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从信仰信念和性质宗旨、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创造的历史伟业、从"打铁必须自身硬"出发不断深化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坚定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自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继青  
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形象化表达,这一思想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提供了一个共识性认识和切实的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起点上,进一步明确了谁是教育改革的主体、谁是改革的受益者谁来推动改革的基本问题。本研究辨析了"获得感"思想的内涵,明确以"获得感"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提出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论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优化政策过程,完善制度安排,创新改革路径和模式,逐步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改革的"获得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中国共产党对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财税改革实践始终与党的生存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财税改革历程,总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期财税工作的特点,深刻把握党领导下财税实践的改革趋势与发展逻辑,以期为更好发挥党对国家财政的领导,推动建立现代化的大国财政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少华  
创业是一项大众化、平常化的活动。调查发现,人们未接受高等教育能创业,接受了高等教育创业率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提升;不是大学生不善创业,而是大学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着问题。显性知识的接受机制和创业能力获得的机制是不同的。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实现从传统学校学习向创业学习的转变,学校也应从营造氛围、制度保障等方面予以推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文丰安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领域组织和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培育发展农村党员的实践基地。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致经历了:革命年代深入群众、发动和领导农民的创立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建阶段、曲折前进阶段、逐步规范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经过了100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突显出六大鲜明特色:重视政治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掌好舵,从根本上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重视思想建设,提升基层党员思想觉悟,自觉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重视组织建设,实现党的基层领导全覆盖,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活力;重视作风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根基,增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在引领、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核心作用;重视纪律建设,锻造自律自觉的基层队伍,不断拓展纪律建设的时代内涵;重视制度建设,保障基层党建科学规范,确保基层党组织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全面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构建"嵌入式"发展模式,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力;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战斗堡垒,使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新时代更加健康地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慧  
乡村名师是乡村教师群体中的领军力量,其专业发展获得感关乎个体生活质量、职业吸引力、教育公平与发展进程,是连接乡村教育振兴与个体幸福体验的交汇点。本研究运用获得感结构模型和自我觉察分析框架,对乡村名师的成长档案进行文本分析,归类出乡村名师专业发展在获得内容、获得途径、获得环境、获得体验与获得共享上的群体样态,以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感提升提供些许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成军  王永慧  余晓芳  
自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来,国内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于诺贝尔科学奖的极大关注。纵观诺贝尔科学奖100多年的颁发历程,美国无疑是获奖最多的国家,而日本则是亚洲获奖最多的国家。为此,分析了美国、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多获得性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针对中国科研管理的一些引领性建议和可能性举措。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彪  吴晓萍  
社区建设最先出现于欧美。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传统社会中那种亲密和谐及相互认同的人际关系 ,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孤独和无助以及部分贫困人口的出现。最早的社区建设针对于此提出了复兴社区 ,以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社会中的问题。早期的社区建设以“扶贫济困”为其要 ,及至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区建设才以培育区内居民自治自立自强之精神为其重。基于此 ,我国的社区建设亦应区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之差异 ,于发达地区侧重居民自治自立自强精神之培育 ,于落后地区“扶贫济困”则应位列社区工作之首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