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3)
2023(2685)
2022(2018)
2021(1741)
2020(1378)
2019(3082)
2018(2910)
2017(5716)
2016(3166)
2015(3529)
2014(3371)
2013(3628)
2012(3383)
2011(2829)
2010(2853)
2009(2818)
2008(2947)
2007(2664)
2006(2414)
2005(2316)
作者
(8701)
(7268)
(7085)
(6853)
(4770)
(3413)
(3398)
(2827)
(2804)
(2544)
(2514)
(2483)
(2422)
(2329)
(2309)
(2165)
(2122)
(2117)
(2066)
(1984)
(1865)
(1797)
(1779)
(1751)
(1647)
(1633)
(1571)
(1551)
(1451)
(1418)
学科
(12675)
经济(12654)
(12172)
管理(9433)
(8613)
企业(8613)
(6021)
中国(5837)
方法(5802)
(5749)
劳动(5732)
(5707)
数学(5124)
数学方法(5085)
农业(4629)
(3600)
(3575)
财务(3574)
财务管理(3572)
企业财务(3496)
(2993)
人口(2982)
业经(2926)
动力(2796)
劳动力(2788)
(2775)
银行(2774)
(2711)
金融(2711)
(2637)
机构
大学(47075)
学院(45231)
(21143)
经济(20715)
管理(17603)
研究(15646)
理学(15141)
理学院(14958)
管理学(14740)
管理学院(14650)
中国(12720)
(10608)
(9618)
财经(8463)
(7816)
科学(7792)
经济学(7487)
中心(7423)
(7326)
(7145)
经济学院(6696)
研究所(6581)
财经大学(6462)
(6389)
北京(6151)
(6150)
师范(6101)
(5579)
业大(5508)
(5249)
基金
项目(29403)
科学(23820)
基金(22484)
研究(22138)
(19331)
国家(19144)
科学基金(16711)
社会(15733)
社会科(14766)
社会科学(14762)
基金项目(11431)
教育(10474)
(10290)
自然(9892)
自然科(9682)
自然科学(9679)
自然科学基金(9532)
资助(9271)
(9055)
编号(8499)
成果(7320)
(7054)
国家社会(7005)
重点(6438)
教育部(6430)
人文(6178)
大学(5972)
(5925)
(5862)
(5742)
期刊
(23496)
经济(23496)
研究(14744)
中国(11707)
(9137)
学报(6750)
科学(6442)
管理(6394)
(6198)
(5975)
金融(5975)
大学(5801)
学学(5427)
教育(5405)
财经(4969)
(4307)
农业(3962)
经济研究(3666)
技术(3227)
问题(2998)
业经(2982)
(2431)
世界(2233)
技术经济(2176)
统计(2110)
(2073)
(2057)
(2057)
劳动(2057)
财会(2041)
共检索到72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永清  
我国新一轮工业化是随改革开放,在沿海地区迅速兴起,即由政策驱动,促使资本、劳动力在沿海地区集聚而得到快速发展的。该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外生性",即资本、劳动力与市场均来自该地区之外的区域。这种外生模式重资本、轻劳动,割裂了劳动力与城市的联系,破坏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的生态环境。劳动力短缺,是这一模式内在痼疾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反映。因此,文章认为,这一轮企业内迁潮不仅是沿海地区外生工业化模式的终结,而且反应企业对构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关系迫切需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晓黎  
粮食安全不能建立在农民粮食种植的超低收入上,也就是不能由农民来承担粮食安全的成本,但建立在国家高额的资金补贴上同样没有出路。当土地的效率收益已经远远大于其原有的社保福利收益的时候,国家可以考虑用低价收购土地福利。方法是"地租赎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祥民  
企业中每件事、每个流程都可以拆解,把控制作业系统设计成"傻瓜相机",确保每个工人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便能很快进入角色进行标准化的操作。本文以富士康公司的流程化设计模式为例来学习利用流程设计来改进管理:把整个企业的流程拆解开来,找出关键点,进行简化,制定出严谨的规范和标准,贯彻执行,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流程设计的优化如图1。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2010年5月25日,清晨6点半,19岁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李海,翻过华南培训中心5层走廊的栏杆,纵身一跃。这距他来到深圳富士康做工,仅有42天。在留给亲人的遗书中,他写道,现实与他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晓明  张思宇  
为改善低薪劳工待遇,更好地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工,新加坡推出了一系列补贴计划,以及渐进式薪金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加薪补贴计划,主要通过补贴雇主的形式,支付新加坡本地低薪劳工四成的加薪额。加薪补贴是该国去解决劳动领域深层次矛盾的一个尝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光兴  秦星红  覃燕红  
以富士康12连跳为例,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成因,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三大主体和五大流程,以此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控制模型,并通过与法国电信事件进行比较,给出了规避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王媛媛  
"苹果-富士康模式"不仅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模式的缩影,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反映。从"技术-技能-劳资关系"的研究思路看,资本控制下的劳资关系可以概括为"资本控制型"、"资本-劳动共享型"和"资本-劳动松散型"三种类型。"苹果-富士康模式"中的劳资关系,是这三种劳资关系模式的复合体,富士康企业的工人受到双重资本力量的控制,处于劳动力市场的最底层。改变这一模式的出路不能单纯依靠产业升级和教育提升,必须走产业升级、教育提升和劳资关系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之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金凯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成为必然,作为这种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代工业务也终会走向衰落,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牺牲品。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富士康国际,是鸿海集团(即富士康科技集团)之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手机代工,客户包括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电子、乐金集团(LG)、索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背景:2010年5月26日23时许,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视察深圳厂区当晚,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一起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证实这名员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富士康接连跳楼事件的影响已经远远脱离了企业个案的范畴,它以残酷的方式引发了各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新生代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他以深情的语气提出要求,"政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岳增文  
翻阅近年来的卫生报刊,许许多多的醒目标题赫然入目:“卫生部推出纠正红包对策”,“上海大兴端正医风热潮”,“江苏推出扼止红包新举措”,“红包在山西失去市场”,……,一股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的春风拂面而来。勿庸置疑,这些对策和举措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听听患者的呼声,做一点明查暗防,也许您会大吃一惊,红包现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程度上都有新的发展,即由明变暗,由低额到高额,由个别到普遍,由院内到院外。严峻的现实不能不促使各级卫生行政管理者们冷静而认真地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智华  
文章对富士康发展模式、管理理念、工作压力、跨文化冲突、劳资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富士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代工模式,提倡以人为本,采取文化融合和管理人员本土化策略有效管理文化冲突,从人力资源管理和压力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有效管理员工压力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劳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强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体系设计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质量和组织绩效,企业的薪酬政策将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及学习新技能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合理地设计薪酬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许多企业所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所介绍的富士康集团的薪酬激励模式值得参考和借鉴。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朱笛  吴昕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探讨,但鲜有学者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的企业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富士康为案例对象,分析因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的企业内迁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通过比较内迁前后企业劳动力成本,分析内迁可能有助于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其次,对内迁决策中五次事件进行短期、长期窗口的市场价值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窗口内,市场都能对企业内迁决策做出积极反应。最后,采用DID的方法对企业内迁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娄帆  李小建  陈晓燕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区位变化,尤其是短期内新建区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速扩张区位选择的特殊案例。对富士康的研究表明,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扩张符合企业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经历了1988—1996年的接触扩张和1997—2003年的等级扩张。但2004年以后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有选择性的快速超常规扩张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扩张是劳动力、地价、交通、政府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前三个因素提供了区域的可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决定了区域的最后选择。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驱动政府给予特殊支持,各地支持程度的博弈使企业获得较大利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使世界上十分罕见的企业扩张和区位选择得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