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6)
- 2023(3471)
- 2022(2700)
- 2021(2809)
- 2020(2071)
- 2019(4880)
- 2018(4950)
- 2017(7418)
- 2016(5351)
- 2015(6053)
- 2014(6468)
- 2013(5459)
- 2012(5119)
- 2011(4858)
- 2010(5105)
- 2009(4579)
- 2008(4314)
- 2007(3923)
- 2006(3534)
- 2005(3447)
- 学科
- 教育(18951)
- 中国(10815)
- 济(9034)
- 经济(9015)
- 管理(7168)
- 理论(6497)
- 教学(6173)
- 业(6132)
- 学(4721)
- 企(4373)
- 企业(4373)
- 发(3984)
- 发展(3755)
- 农(3654)
- 展(3629)
- 研究(3443)
- 革(3426)
- 高等(3302)
- 改革(3287)
- 思想(3253)
- 技术(3194)
- 政治(3120)
- 学校(3052)
- 财(3011)
- 思想政治(2938)
- 政治教育(2938)
- 治教(2938)
- 德育(2915)
- 学法(2876)
- 教学法(2876)
- 机构
- 大学(68452)
- 学院(61606)
- 教育(28168)
- 研究(27232)
- 范(21181)
- 师范(21130)
- 师范大学(17833)
- 济(17233)
- 京(16954)
- 经济(16559)
- 管理(15511)
- 科学(14186)
- 所(13196)
- 理学(12924)
- 中国(12867)
- 理学院(12601)
- 管理学(12227)
- 北京(12074)
- 管理学院(12064)
- 研究所(11867)
- 职业(11575)
- 江(11111)
- 教育学(10900)
- 技术(10798)
- 中心(10558)
- 院(9722)
- 财(9246)
- 州(8371)
- 教育学院(8047)
- 职业技术(7918)
共检索到110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王俊
以民权运动酝酿阶段为起始,美国开始实施积极差别待遇录取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纵观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该政策理念呈现出从补救性到多元化的逻辑变迁,即从补救历史歧视造成的影响到促成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这种变迁是高等教育与司法审查博弈的结果,其价值在于:体现了高等教育治理公共政策范式转型,为追求教育机会实质平等提供新的路径,利于培养民主的公共文化并促进社会融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江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区域差异相对凸显,表现为京津沪地区处于绝对优势、民族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以及中部省份相对落后的格局,近年来这一格局日趋固化。导致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区域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和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的干预效应。未来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整应及时关注"中部坍塌"问题,在严格限制部属重点大学属地化招生比例的同时,建立基于人口比例和区域平衡的高考录取改革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 中等后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梦洁
通过对美国高校数量与高校规模的州际比较发现,美国高等教育布局并未对州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产生较大的影响。高中毕业生的州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其内在机制主要体现在基于市场机制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基于政策调控的高等教育资助机制,基于学术自治的高校招生自主权。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公平 机会均等 州际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伟宜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社会阶层 入学机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本研究使用2004年大学生经济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在重点高校中, 来自较高收入群体的学生比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入学机会的差距主要源自长期因素带来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与重点高校相比,“高收费+低资助”的状况在一般院校中表现突出。这造成低收入家庭承受了较重的高等教育个人支出负担;学费对入学机会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学生资助的正面促进作用。要达到促进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性的目标,应尽快改变一般院校中“高收费+低资助”的财政现状,普遍推行“高收费 +高资助”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政 入学机会 资源分配 公平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周伟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不公平是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从资源配置层面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高校在区域间分配的不均、高等教育资金在校际间的分配不公平引起的。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可采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融通资金、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手段来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公平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房保俊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高等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被看作是推进社会平等的工具,并期待为全体人口创造更大的机会。因此,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确保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巴西高等教育政策的梳理,对巴西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概要介绍,对巴西政府为推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改进高等教育供给方式,完善学生资助手段,均衡质量和公平问题,是巴西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巴西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入学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倩
为了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惠待遇的倾斜性政策和旨在提高处境不利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补偿性政策。虽然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在改善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状况以及推进学生群体多样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机会均等 入学 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地生
肯定性行动政策自出台以来在美国就争议不断。为对美国高等教育公平现实有更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罗尔斯正义理论切入肯定性行动政策实践,透过正义理论分析该政策实践遭遇的纷争,探寻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契合度,揭示理论和政策背后的公平实质。肯定性行动(平权运动)在实践中遭遇的争议与自由主义平等在理论上的争执是一脉相承的,肯定性行动的实质符合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肯定性行动政策在美国社会的趋势是: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相对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也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肯定性行动惠及的群体必然会从族群、性别向阶层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安宁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理念主要包括“学术资本主义”、“学术资本主义与新经济”、“大学的企业性”、“全球一体化与社区学院”、“知识和金钱对研究型大学的影响”和“大学的组织转型”等。这些理念对高等教育实践具有解释作用,对决策人员具有参考、引导作用,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具有指导作用。这些理念的应用有一定限度。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理念 应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乔锦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和高校扩招对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应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城乡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苟人民
近来,教育公平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学界的研究和社会的舆论观察,确实有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公平的认识,在实践上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当前教育公平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要分清公平性原则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要求及内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是一个基本立场和方法问题,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飞
教育机会平等观念具有情境性。古代的教育机会平等观念源于自然法理念,机会平等的观念存在于个体的道德结构中。现代教育机会平等观认为教育机会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和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在教育社会中,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作为法权,首先在于机会,而不在于平等。机会的三个隐含的要素是机会的主体、机会的目标、机会主体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平等是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推论要素。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构正逐渐从理论形态向高等教育政策实践演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平等 要素 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