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6)
- 2023(14435)
- 2022(12583)
- 2021(11575)
- 2020(9755)
- 2019(22614)
- 2018(22486)
- 2017(43302)
- 2016(23729)
- 2015(27232)
- 2014(27764)
- 2013(27770)
- 2012(26883)
- 2011(24810)
- 2010(25450)
- 2009(23986)
- 2008(23902)
- 2007(21906)
- 2006(19895)
- 2005(18520)
- 学科
- 济(118624)
- 经济(118504)
- 管理(63645)
- 业(60179)
- 企(46019)
- 企业(46019)
- 方法(43358)
- 数学(37608)
- 数学方法(37277)
- 中国(33789)
- 地方(30972)
- 农(30877)
- 学(25209)
- 财(25027)
- 业经(23978)
- 制(22168)
- 贸(20891)
- 贸易(20874)
- 农业(20830)
- 易(20085)
- 银(19149)
- 银行(19096)
- 融(18465)
- 金融(18462)
- 行(18410)
- 地方经济(17716)
- 环境(16668)
- 和(16426)
- 理论(15706)
- 发(15536)
- 机构
- 学院(359630)
- 大学(359427)
- 济(153869)
- 经济(150407)
- 研究(133893)
- 管理(127191)
- 理学(106515)
- 理学院(105107)
- 管理学(103217)
- 中国(102684)
- 管理学院(102554)
- 科学(82720)
- 京(79152)
- 财(72109)
- 所(71724)
- 农(66162)
- 研究所(64335)
- 中心(59588)
- 江(58284)
- 财经(55488)
- 业大(53261)
- 农业(51851)
- 北京(51451)
- 经(49888)
- 范(49360)
- 师范(48821)
- 经济学(47880)
- 院(47544)
- 州(46722)
- 省(43216)
- 基金
- 项目(220804)
- 科学(170096)
- 研究(160426)
- 基金(155707)
- 家(137319)
- 国家(136117)
- 科学基金(112564)
- 社会(99556)
- 社会科(94082)
- 社会科学(94056)
- 省(87086)
- 基金项目(81769)
- 划(73929)
- 教育(73388)
- 自然(71589)
- 自然科(69713)
- 自然科学(69687)
- 自然科学基金(68415)
- 编号(65696)
- 资助(65248)
- 成果(55455)
- 发(53412)
- 重点(51032)
- 部(48441)
- 课题(47490)
- 创(44732)
- 发展(42546)
- 创新(41979)
- 展(41892)
- 科研(41816)
- 期刊
- 济(188069)
- 经济(188069)
- 研究(116090)
- 中国(79839)
- 农(61094)
- 学报(59414)
- 财(55636)
- 科学(53545)
- 管理(48556)
- 大学(43649)
- 教育(41186)
- 学学(40925)
- 农业(40879)
- 融(38197)
- 金融(38197)
- 技术(31733)
- 经济研究(30289)
- 业经(29594)
- 财经(28511)
- 问题(24961)
- 经(24727)
- 业(21792)
- 贸(20726)
- 技术经济(19205)
- 国际(18365)
- 图书(17582)
- 商业(17477)
- 统计(17319)
- 世界(17188)
- 理论(17061)
共检索到576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冰 张朝 龚征旗 章成帅
省际交界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区域,而如何实现其有效发展又是最为关注的区域问题之一。以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基本范畴为出发点,及两者间发展关系变化的时间序列为主线,对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省际交界区发展是交织和渗透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中,其经济滞后性发展本质上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难以调和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因此,应从管理体制、制度组织、行政区划等方面实现行政区和经济区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其屏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还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难以形成,最终导致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长速度放缓,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格局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跨越行政区障碍,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经济区经济 转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李建新
首先界定了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然后从行政区经济联系、经济增长及经济差异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结论表明:①我国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协调发展度较低的水平,仅有少数沿海发达省份的协调发展度较高。而且,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其所辖各地市之间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而经济较不发达的省份其所辖各地市之间协调发展程度也较低。②四大区域协调发展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其中,东部的协调发展度平均值保持在0.6左右,中部的协调发展度处于0.3左右,西部的协调发展度为0.2左右,而东北的协调发展度为0.1左右。③从空间格局的演化来看,向上转移的多为沿海省份,只有少数属于西部,而向下转移的多为西部省份,只有少数属于东部;保持不变的省份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克瑜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周克瑜(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上海)1概念及问题的提出1.1行政区、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国家,对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而形成的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中建
中原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区内人口众多、农业地位突出,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经济水平、城镇化率和工业结构偏低。根据2011年《中原蓝皮书》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通过横向府际协作解决跨域公共事务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的热点。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在省、市场域下通过协作助推共同发展的治理议题,对微观情境下趋利型府际协作的特征和效用探讨较少。本文在回顾交界地区竞合关系和事实型府际协作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框架探讨趋利型府际协作的发生逻辑。本文选取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框架下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跨域趋利型府际协作案例,对协作过程进行了深描和回顾。微观情境下趋利型府际协作的运作过程呈现嵌套推进而非单一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协作历史和现有制度形塑的协作愿景受到了议题领域属性的制约,经由政策学习与政治势能嵌入的纵向赋权和协作机制创新的横向增能,最终将实现协作绩效的持续产出和趋利型府际协作的良性运转。本文通过对行政区交界地区横向府际协作案例的回顾,对趋利型府际协作的运作过程进行了检视,探讨了微观情境下行政区交界地区府际协作的可行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鹏 于涛 邢华彬
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为代表的省级边缘区经济与各省经济中心区域存在较大差距,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差距呈现变大的趋势。针对这种类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知识本地溢出模型(LS模型)对其成因进行了理论说明。政府在"增速为先"的目标下选择非均衡经济增长路径,导致了省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省际边缘区成为"经济低谷"。对此,文章提出:在省域内交通网络及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省内贸易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相应的省属中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知识溢出(如技术扩散、教育扶持、公共知识扩散等)水平也要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伟丽 杨慧敏
本文利用经济增长水平差异、空间关联分析及局部热点技术等手段,测算了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以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化,并与长三角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进行了比较,得到主要结论有:(1)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的经济差异比长三角地区的小,区域间经济发展联系逐步提升。(2)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内的经济联系虽然不高但较为显著,而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相关性虽然较高,但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3)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低于长三角地区,但是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4)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协调发展度高的地区仅集中在少数几个,而协调发展度低的地区所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凌云
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和创新引领。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但是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还不适应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如税收优惠对象选择不科学、税制结构不合理等。为此,本文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在促进科技进步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税收优惠政策应作总体性的战略部署;重视科技人才;采取多样化的科技税收优惠形式,选择合理有效的税种实施税收优惠,加强对中原经济区重点企业扶持政策的力度,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技术的研发及成果向现实...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自主创新 科技 税收优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东显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机遇,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实现人才结构的转变,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从树立现代职教理念,加大经费投入,重视双师型师资培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景敏
休闲渔业是集渔业、游钓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兴产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亚太地区。它以渔业为基础、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资源、环境和人力进行一种全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及普及知识等有机结合的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中原经济区立足于我国中部传统农区的发展基础,探索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从而确立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主体功能区的独特发展定位。农业旅游近农非农、承农启工、以商带农,是促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关联性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发展路径可重点选择建设沿黄河滩涂地都市农业产业带、开发中原地域文化风情乡村旅游、加快农业旅游产业链中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农业旅游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辛本禄 张秋惠
东北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其中的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已经使行政区经济变成阻隔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看不见的墙”,这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而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则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就必须转变观念,处理好政府这面“看不见的墙”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对整个东北区域发展做总体的市场性规划,建立经常性制度性对话和协调机制,打破现行的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权力结构体系,给予市场各种权力发挥的空间,从而创造出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制度和体制。
关键词:
市场 政府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雪兵 崔宁
省际交界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囿于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形成了区域发展的“洼地”。本文从行政壁垒阻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角度,利用县级面板数据和省际市场分割指数,分析行政区划边界分割统一市场对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边界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面影响,且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提升而加剧。进一步地,行政区划边界分割统一市场,不利于交界地区产业集中度、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制约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是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行政区划边界 市场分割 全国统一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