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2)
- 2023(10819)
- 2022(8586)
- 2021(7809)
- 2020(6013)
- 2019(13276)
- 2018(12791)
- 2017(23570)
- 2016(11625)
- 2015(12536)
- 2014(12241)
- 2013(11892)
- 2012(10922)
- 2011(9921)
- 2010(9995)
- 2009(9407)
- 2008(8563)
- 2007(7745)
- 2006(6957)
- 2005(6148)
- 学科
- 济(70074)
- 经济(70031)
- 管理(40596)
- 业(37252)
- 企(32456)
- 企业(32456)
- 方法(19921)
- 地方(18408)
- 数学(16685)
- 中国(16597)
- 数学方法(16573)
- 技术(15787)
- 业经(15613)
- 农(13117)
- 地方经济(12973)
- 技术管理(12068)
- 财(10770)
- 学(10569)
- 制(9863)
- 环境(9427)
- 农业(9383)
- 产业(9118)
- 融(9083)
- 金融(9082)
- 理论(8834)
- 银(8566)
- 银行(8565)
- 体(8385)
- 和(8326)
- 行(8322)
- 机构
- 学院(172356)
- 大学(169539)
- 济(84743)
- 经济(83354)
- 管理(68122)
- 理学(58858)
- 理学院(58269)
- 管理学(57647)
- 研究(57633)
- 管理学院(57299)
- 中国(42916)
- 财(35804)
- 京(32902)
- 科学(30468)
- 财经(28898)
- 经济学(27832)
- 经(26229)
- 所(26196)
- 中心(25913)
- 江(25469)
- 经济学院(24705)
- 研究所(23509)
- 范(21700)
- 师范(21541)
- 财经大学(21432)
- 院(21253)
- 北京(20301)
- 州(20274)
- 商学(19676)
- 商学院(19428)
- 基金
- 项目(115367)
- 科学(94511)
- 研究(90419)
- 基金(84860)
- 家(71944)
- 国家(71307)
- 科学基金(63431)
- 社会(62829)
- 社会科(59800)
- 社会科学(59789)
- 省(46226)
- 基金项目(44477)
- 教育(40803)
- 划(37397)
- 自然(36229)
- 自然科(35487)
- 自然科学(35484)
- 自然科学基金(34891)
- 编号(34844)
- 资助(31105)
- 创(30571)
- 成果(27608)
- 创新(27476)
- 发(27327)
- 国家社会(27080)
- 重点(26106)
- 部(25279)
- 课题(24867)
- 制(24699)
- 发展(23281)
共检索到260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晓欣 熊丽
新冠疫情后,美国GDP的增长明显背离了其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依靠金融和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推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利用主要国家的数据考察了虚拟经济创造GDP的逻辑、路径和隐患,研究发现:虚拟经济有着不同于实体经济的财富创造机制,虚拟经济创造GDP的路径包括为实体经济服务创造GDP和自我循环创造GDP。前者属于真实经济价值,后者属于借贷性、投机性收益,蕴含着引爆金融危机的隐患。对此,本文提出要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同时应改良GDP核算方法,使之更为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GDP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自我循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秀云 赵勐 平新乔
文章以互联网改变传统经济活动的实践进展脉络为逻辑主线,研究互联网创造经济价值的内在机理,指出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互联网主要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自身价值创造、创新市场组织、改变市场主体行为、重塑生产方式和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融入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网络,最终创造出经济价值。文章认为,为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需深入研究"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引导互联网更全面地从虚拟走向现实,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并解决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价值创造 新产业革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骏民 王兴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本文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被证实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考虑货币政策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不但是美国能否"再工业化",从而恢复工业化经济的关键因素,也对中国解决目前融资领域的"避实就虚"倾向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虚拟经济 GDP创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磊
马克思货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虚拟的货币形式(主权信用货币理论雏形),借贷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虚拟资本的运行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这些思想对于分析我国经济"脱实向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内在矛盾,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本质上属于"生产过剩"的表现形式。可从总体顶层设计、过剩经济调节机制、利润增长机制、泡沫消化机制、货币流通机制、政府监管机制等六个方面构建推动我国经济"脱虚向实"的具体机制,从而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陆海云
虚拟实验提供学习者体验各种可能和不可能发生的情境,获得更直观的经验感受和更高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其思维和行为框架也随之产生转换,导致经验世界的重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云 石金涛
创造性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组织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相关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2)认知过程对创造力的影响。组织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也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客观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2)心理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个体—环境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的必要
关键词:
创造力 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贝贝 刘瑞翔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增长奇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长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和矛盾越发尖锐,经济增长不能再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规律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确保经济稳步健康高质量增长的基本思路。从制造业的视角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是:首先,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推动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次,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对标国际制造标准。最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向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转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刚 方明浩 潘登
“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是主流货币理论的重要基础。英国学者乔西·瑞安-柯林斯等人和中国学者孙国峰等人认为,“存款创造贷款”的原理存在根本性错误,用于存款的货币均为贷款的产物,因此,不是“存款创造贷款”而是“贷款创造存款”,银行可以无限地凭空创造贷款。本文对这一认识寻根溯源,指出其中的偏颇之处。“贷款创造存款”的认识,从麦克鲁德算起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它并不符合信用货币创造和资产负债表复式记账的内在机理。商业银行贷款以有款可贷为前提;在无款可贷条件下,贷款合同只是一纸空文。在实施贷款行为中,资金应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账户划到客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从资金流程角度看,这是“存款创造存款”过程。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不论是“发行货币”还是收取“存准”、吸收超额存款准备金都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有了资金来源,才能有效地开展贷款、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资金使用”,这一切操作都建立在真实资金的基础上,并非无中生有的“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创造贷款”与“贷款创造存款”之争在理论逻辑中无解,要解开这一死结,需要回到历史起点。人民币最初入市是与边币和旧币的兑换,初始信用货币并非来自贷款;银行券的问世建立在贵金属货币准备的基础上,并非来自贷款。如果银行可以凭空创造贷款,则不存在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也不存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同时,利率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均将失效。
关键词:
信用货币创造 资产负债表 存款 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光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资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为全面理解和发挥数据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关键作用,文章从数据资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关系、数据资产的价值体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源泉、数据资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等三个视角,阐释了数据资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创造逻辑;并基于价值创造逻辑,提出了数据资产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力,数据融合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资产的研发改进、生产协同及市场配置三类价值效应,企业的结构、效率和创新三重价值维度,数据、业务和价值融合三个价值层面,供给侧、生产运营和需求侧三大价值环节,产品、企业和产业三层价值领域等七个方面的价值创造路径,以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路阳 程明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传播生态的变革,也为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产业实践,网红经济兴起的背后有其传播逻辑和商业逻辑,其本质是价值观和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当前网红经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产业系统已然形成。但其在发展上还面临核心链接尚未稳固、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先天道德缺失等一系列风险。只有通过强化网红传播平台的核心地位、推进网红IP化与平台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完成道德净化等,才能保障网红经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之高效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关键词:
网红经济 传播特性 商业模式 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璇 贺彬 刘美琳 吴绍波
依据投入—过程—产出(IPO)模型框架和特质激活理论,运用来自67个高新技术企业虚拟团队307份团队成员数据,分析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高质量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对团队创造力和高质量人际关系均具有正向影响;高质量人际关系在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与团队创造力间发挥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氛围负向调节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书奇
虚拟学习是学生主体为了完成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活动的对象、工具、环境及过程的规定性,选择和利用虚拟技术,将部分学习过程进行虚拟实现的一类学习活动。它的结构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三体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变体结构,变化突出表现在内外活动双向转化过程的中介环节上。结构中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受技术实现与教学实践两个向度的运行逻辑的影响。虚拟学习在技术实现上遵循"复制现实→增强现实→增强虚拟→虚拟现实"这一逐步虚拟的运行逻辑并衍生出技术替代学习的学习观;在教学实践中则需遵循"简化现实→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一逐步增强的运行逻辑并衍生出技术增强学习的学习观。有效开展虚拟学习,达成深度学习,需要正确处理技术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双重逻辑的融合。
关键词:
虚拟学习 虚拟技术 替代学习 增强学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