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5)
- 2023(4773)
- 2022(4089)
- 2021(3576)
- 2020(3098)
- 2019(6982)
- 2018(7091)
- 2017(14844)
- 2016(7497)
- 2015(8709)
- 2014(8886)
- 2013(9226)
- 2012(9134)
- 2011(8728)
- 2010(9164)
- 2009(8995)
- 2008(8561)
- 2007(7879)
- 2006(7584)
- 2005(7195)
- 学科
- 济(60729)
- 经济(60688)
- 管理(20828)
- 方法(18510)
- 业(17063)
- 数学(16958)
- 数学方法(16910)
- 地方(14969)
- 中国(14747)
- 企(12248)
- 企业(12248)
- 地方经济(11777)
- 农(9832)
- 制(9696)
- 业经(9384)
- 学(8692)
- 财(8469)
- 银(8268)
- 银行(8261)
- 行(8071)
- 贸(7965)
- 贸易(7957)
- 融(7787)
- 金融(7787)
- 易(7686)
- 体(7203)
- 环境(7071)
- 经济学(6861)
- 发(6324)
- 农业(6286)
- 机构
- 大学(129182)
- 学院(128654)
- 济(70587)
- 经济(69389)
- 研究(46747)
- 管理(46102)
- 理学(38519)
- 理学院(38116)
- 管理学(37727)
- 管理学院(37480)
- 中国(37071)
- 财(32627)
- 京(26719)
- 财经(25604)
- 经济学(24277)
- 所(23519)
- 科学(23342)
- 经(23020)
- 经济学院(21661)
- 研究所(20650)
- 中心(19718)
- 江(18986)
- 财经大学(18801)
- 北京(17839)
- 院(15959)
- 范(15473)
- 师范(15380)
- 州(15183)
- 农(14542)
- 科学院(13494)
- 基金
- 项目(69709)
- 科学(54694)
- 研究(53647)
- 基金(51124)
- 家(42739)
- 国家(42417)
- 社会(37094)
- 科学基金(35741)
- 社会科(35279)
- 社会科学(35270)
- 基金项目(26051)
- 省(25622)
- 教育(23889)
- 资助(21980)
- 编号(21209)
- 划(20969)
- 自然(19474)
- 自然科(18939)
- 自然科学(18933)
- 自然科学基金(18576)
- 成果(18147)
- 发(16722)
- 部(16538)
- 国家社会(15981)
- 重点(15450)
- 济(15279)
- 经济(15140)
- 课题(14876)
- 教育部(14727)
- 发展(14596)
共检索到209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莹莹
近几年,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否过热及过热程度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我国2000-2006年的经济发展展开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虚实偏离,虚拟经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世美 沈丽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货币理论已不能对超额货币增长做出合理解释。构建虚拟经济和货币供给交互影响作用机制的整体框架,并通过数理分析及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推导、检验货币"脱实向虚"与经济"虚实分离"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脱实向虚"会加剧经济"虚实背离",经济"虚实背离"又反过来强化货币"脱实向虚";货币"脱实向虚"对经济"虚实背离"的作用力度大于其反向作用力度;利率对经济"虚实背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货币"脱实向虚"的负向影响。要有效改善经济的"虚实背离",需着力控制货币的"脱实向虚",分别对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采取有差别的利率政策,从而实现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宏观均衡。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脱实向虚 虚实背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世美 韦振锋 狄振鹏
以房地产和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繁荣使得人们不断反思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经济"虚实背离"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由传统的协调发展逐步演变成相互背离,其主要原因是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管制放松的背景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差异引发了各种套利和投机行为。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制度性因素和对外开放程度均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影响。关于经济"虚实背离"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主要是资金"脱实向虚"与经济"虚实背离"的正反馈作用机制;从微观来看,主要是企业投资虚拟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克莎
去年以来,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展开了热烈争论,这种争论关系到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宏观政策的取向。本文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桁林
2004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应邀到会参加研讨,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宏观研究室主任袁钢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做了主题演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长石 丁胜
长期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一直存在偏离现象,然而少有研究系统讨论产业结构偏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本文基于最优产业结构测算以及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分解方法,系统讨论了产业结构偏离对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偏离程度越高,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严重,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组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发挥作用,原因可能在于制度性因素与产业政策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导致地区比较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阻碍了生产要素溢出效应的产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长石 丁胜
长期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一直存在偏离现象,然而少有研究系统讨论产业结构偏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本文基于最优产业结构测算以及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分解方法,系统讨论了产业结构偏离对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偏离程度越高,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严重,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组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发挥作用,原因可能在于制度性因素与产业政策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导致地区比较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阻碍了生产要素溢出效应的产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祥炎 冯晓玲
运用2011—2020年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税源背离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和税收税源背离度呈U形关系,即当数字经济发展未达到拐点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会缓解全国范围内的税收税源背离,而当数字经济发展达到拐点后,其进一步发展会加剧全国范围内的税收税源背离。影响机制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可以缓解U形关系,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高会加剧U形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佩颖
经济收敛文献总体上反映出一种忽视产业结构与收敛联系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劳动力从低效产业转向高效产业的流动过程,它会不断提高经济体的生产率,一个落后的经济体可以从滞后的产业结构变动中获得"后发优势",从而步入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并最终与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收敛。我国六区域在2002-2008年间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收敛趋势,但从产业水平上看,第一、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弱的收敛趋势,而第二产业出现了很强的反收敛趋势。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本文对于六区域总体与各个产业增长趋势的不一致给予解释,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模型发现如果缺乏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六区域间总体生产率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会下降一半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娜
汇率是目前国际矛盾升级的核心因素之一,实际汇率偏离测算方法不一,偏离在中长期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尚无定论。通过厘清以往研究中用"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测算实际汇率偏离时存在的偏差,以1950—2017年期间全球182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检验发现不同测算方法得到的实际汇率偏离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发现经"巴萨效应"调整后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际汇率每贬值10%,经济增长由0.17%(经"宾大效应"调整检验结果)提升至0.93%,说明以往研究中二者的简单替代将会减弱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两种效应均显示1990年之后实际汇率偏离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形关系,意味着近20年来实际汇率低估的促增长效应不复存在,印证了中国努力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正确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均亮
在对与虚拟经济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和对虚拟经济的加速性变动特征从先天自身禀赋、后天环境特点两个角度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择取虚、实资本的预期边际收益率为主要参量 ,构建和运用模型 ,通过对虚、实资本在假设条件下的互动关系分析 ,较为合理地诠释了几个典型的经济周期现象 ,并探讨性地提出实、虚资本 (经济 )断层时泡沫的估算方法。最后 ,针对模型分析 ,给政策调控当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经济泡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娜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未涉及实际汇率,原因是满足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影响为中性。但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实际汇率的内生性通常难以成立,2008年"罗德里克新论"即"低估有利于经济增长"观点的提出,引发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大讨论,对该问题的研究难点在于二者复杂的作用机理尚未理清。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分析试图梳理出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当一国施行外部导向型政策、贸易品部门弱小以及存在二元经济结构时,实际汇率低估通过促进贸易品部门发展提升整个经济体的资本要素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可能引发经济结构变革,从供给层面提升经济增速。但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只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发展阶...
关键词:
实际汇率偏离 经济增长 罗德里克新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斐 何守超 吴青山 康松
本文在假定存在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程度系数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同时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建立非空间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以检验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根据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而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也存在着"发达地区<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但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而言,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总体上高于其潜在的最优规模。全国层面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在数值上稍微变小,从而使得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有所下降,表明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相对更高。研究结果预示着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适度控制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是必要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薇 胡翾
奥肯定律作为一个反映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则 ,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 ,但是中国经济呈现出与奥肯定律不一致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 GNP、GDP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建构的模型表明 ,中国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本文对三次产业分别考虑 ,使用就业人口指数取代传统的失业率指标 ,构造了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奥肯模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奥肯定律 失业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