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5)
2023(6716)
2022(5602)
2021(5039)
2020(3973)
2019(8998)
2018(8653)
2017(15921)
2016(8698)
2015(9864)
2014(9993)
2013(10119)
2012(10097)
2011(9211)
2010(9527)
2009(8568)
2008(8650)
2007(7762)
2006(7206)
2005(7031)
作者
(27036)
(22296)
(22287)
(21041)
(14400)
(10795)
(10168)
(8777)
(8690)
(8106)
(7795)
(7510)
(7320)
(7278)
(7052)
(6821)
(6600)
(6547)
(6467)
(6334)
(5828)
(5658)
(5461)
(5194)
(5191)
(5028)
(4999)
(4952)
(4634)
(4516)
学科
(42129)
经济(42091)
(19451)
管理(19448)
地方(17169)
中国(16620)
(14313)
企业(14313)
(12757)
业经(11495)
方法(10537)
地方经济(9566)
教育(9461)
(9081)
农业(8924)
(8450)
(8448)
金融(8448)
(7983)
银行(7965)
(7862)
(7852)
数学(7721)
数学方法(7638)
(7445)
(7137)
贸易(7126)
理论(6894)
发展(6812)
(6788)
机构
学院(128055)
大学(127823)
研究(52992)
(51304)
经济(49841)
管理(42898)
中国(38664)
理学(34859)
理学院(34306)
管理学(33660)
管理学院(33401)
科学(30782)
(29760)
(27163)
研究所(24155)
(23426)
(22821)
中心(22774)
(22174)
(21702)
师范(21511)
北京(19935)
(19250)
(18241)
(17484)
农业(17307)
财经(17301)
师范大学(17220)
业大(17192)
(15518)
基金
项目(76780)
研究(60346)
科学(59592)
基金(51652)
(44470)
国家(43956)
社会(36893)
科学基金(36600)
社会科(34871)
社会科学(34868)
(31946)
教育(27926)
(26500)
基金项目(26493)
编号(25954)
(23566)
成果(22514)
自然(21182)
资助(20720)
自然科(20646)
自然科学(20640)
自然科学基金(20238)
课题(19769)
发展(19294)
(18941)
重点(17876)
(16208)
(16177)
(16015)
(15072)
期刊
(71606)
经济(71606)
研究(47499)
中国(37591)
教育(25327)
(22997)
学报(19123)
科学(18101)
管理(17867)
(16533)
农业(16048)
(15646)
金融(15646)
大学(14878)
学学(13286)
业经(12807)
技术(11667)
经济研究(10589)
图书(9528)
(8767)
问题(8713)
财经(8668)
(7728)
(7572)
书馆(7545)
图书馆(7545)
(7417)
论坛(7417)
(6993)
世界(6950)
共检索到22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域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康  
文章从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历史发展、功能价值、内容题材、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这两种藏书文化衍生品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的异与同,挖掘其内在价值,时代赋予的功能属性,并由此管窥当今藏书文化衍生品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斋藤昌三  李春林  
藏书票的起源和发展(日)斋藤昌三李春林译(摘自《书城杂志》1997年第2期)藏书票在欧美甚为流行,它和藏书印一样,也是一种用来显示藏书主人的标记。不过,它不是单纯用文字来表现的,而是一张配有藏书者姓名或者字号的图画,贴在书的封面里页或者衬页。有人还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晓昊  林琳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的一张小纸片,标明藏书属于谁,也是美化藏书的装饰。藏书票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之外,必须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在票上写上"EX—LIBRIS"(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只有具备这两个元素才是藏书票。"藏书票和邮票类似,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有时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收藏藏书票多年的杨先生说。在朱子画廊负责人朱述贤看来,藏书票和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永贵  赖洁玉  
本文从藏书历史文化的角度,简评了《书林清话文库》的特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增泰  
藏书印摭拾张增泰(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相传最早的藏书印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贞观”二字的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室印”,李煜“建业文房”印,赵匡胤“秘阁图书”印,都是早期颇有名的藏书印。藏书印名目繁多,有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灼华  
本文从三个方面 ,论述了清代私家藏书发展的有关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杨  
立足于国家图书馆馆藏外文图书藏书票,通过开展个案研究,分析馆藏鲍惠尔、李治、马尔智等人藏书票的特色,揭示中国题材藏书票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地位与意义,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整理与研究馆藏藏书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藏书印文辨识的难点在于篆法与章法的多变。古籍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篆字变化规律,如字省、合文、重文、拉长、改变笔划顺序、改变结构、增加笔划七个方面;记住特殊字的异体字;区分形近字之间的差别;运用常识综合判断不容易识别的藏书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宁  耿波  秦玉蓉  
对《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藏书印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古代藏书家对藏书印赋予的多种精神内涵,分析了对今人的启示,提示要学习古人的读书、爱书和求知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干支纪年藏书印作为藏书家常用印鉴的一种,除了具有藏书印共有的特性外,还因印文中含有时间而显出其特殊的一面。它能准确反映印主年龄、藏书活动等史实,对于藏书文化的研究有重大参考意义。干支纪年藏书印可归纳成3种类型:表明印主的生辰年龄;表明印主的仕途变化;用作纪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视、网络、手机等不断涌现,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纸本书籍相比,影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等优势。而且,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加剧了荧屏、网络的泛滥,使纸本阅读时间愈来愈少,读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怀疑现代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