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8)
- 2023(2796)
- 2022(2317)
- 2021(2439)
- 2020(1873)
- 2019(4203)
- 2018(3964)
- 2017(6465)
- 2016(3968)
- 2015(5093)
- 2014(5022)
- 2013(4170)
- 2012(3713)
- 2011(3299)
- 2010(3458)
- 2009(2844)
- 2008(2693)
- 2007(2480)
- 2006(2160)
- 2005(1848)
- 学科
- 教学(9304)
- 济(8413)
- 经济(8407)
- 教育(6647)
- 理论(5603)
- 学法(5581)
- 教学法(5581)
- 管理(5479)
- 中国(4777)
- 学理(3673)
- 学理论(3673)
- 业(3543)
- 地方(3011)
- 思想(2979)
- 政治(2894)
- 方法(2864)
- 思想政治(2775)
- 政治教育(2775)
- 治教(2775)
- 德育(2772)
- 学(2658)
- 企(2597)
- 企业(2597)
- 数学(2591)
- 数学方法(2440)
- 研究(2176)
- 组织(2074)
- 学校(2025)
- 计算(1956)
- 农(1953)
- 机构
- 大学(51337)
- 学院(46594)
- 研究(16439)
- 范(12552)
- 师范(12435)
- 管理(11953)
- 济(11639)
- 京(11382)
- 科学(11108)
- 经济(11072)
- 教育(10997)
- 理学(10388)
- 师范大学(10211)
- 理学院(10076)
- 管理学(9460)
- 管理学院(9371)
- 中国(9263)
- 江(7993)
- 所(7582)
- 北京(7370)
- 中心(7126)
- 技术(7022)
- 研究所(6967)
- 院(6537)
- 州(6516)
- 职业(6206)
- 业大(6163)
- 农(5569)
- 财(5519)
- 研究院(5074)
共检索到77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青青 曹鑫怡 史圣朋
对话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交互过程,即对话的活动。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相异,它强调在对话中异质观点与知识的相互冲撞与融合,从而产生新知识,并重塑对话主体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模式。鲁珀特·韦格里夫教授是对话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提出了“对话鸿沟”的概念,并主张“跨越对话鸿沟的教学”。他认为对话教育要通过开辟和拓展对话空间来实现,并进一步论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对话空间的拓展提供新的维度。特别是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理念,以及“对话”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知识共建、生成群体智慧等方面的潜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凌凌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但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的内涵、评估与建设等核心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对杰夫·海沃德(Geoff Hayward)教授的访谈主要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学院治理问题展开,话题涉及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治理架构、运行机制、学院文化营造、师资管理与人事政策、大学创新与创业,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与建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学院治理的经验,对中国大学及学科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院治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嘉毅 程岭
安迪.哈格里夫斯在教师教学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情绪地理"理论,其包括政治距离、专业距离、道德距离、物理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五个层面。并指出管理者在教育变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情绪因素,学校领导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要考虑教师的情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利用情绪实践活动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工作中要与同事、领导、学生家长建立起合意的情感联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硕 李俊江
剑桥大学的科技商业体系为大学内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十分系统的服务,这些服务的核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降低科研成果转化的"门槛";二是降低科研成果转化的风险。这个体系的顺利运行还依赖于其背后的三个基础:创业教育、对外咨询以及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剑桥大学 科研成果 技术转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秀玉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育实习的理论思考,可以为教育实习革新乃至整个教师教育发展与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在英国取得最好评价等级的剑桥大学教育实习项目,在其理论基础构建过程中,借鉴并应用了美国学者唐纳德·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英国教育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以及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的"知识形式论"及"新理性主义"观。这些理论究其根本,都强调了"统合"的理念,这集中表现在对教育实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剑桥大学 教育实习 理论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黄芳 陈安吉尔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科学界"奥运会"的桂冠。就国别而论,美国是世界上获得这一桂冠人数最多的国家;而就大学而言,剑桥无疑是世界上造就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这所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大学何以长盛不衰,何以造就出如此多的科学精英。从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考察,源自英国历史与文化的自由、理性所形成的大学与社会相对稳定、持久的制衡关系为大学自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科学家群体的成长提供了丰腴的沃土;学院制的形成与完善,使得大学与学院在组织机构及相应的权力方面达到平衡,二者的功能相得益彰,为科学家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自由空间和宽松的环境;而体现在细微的教学及课余生活中的知性与感性、学习与社交的相互支持与平...
关键词:
剑桥大学 诺贝尔科学奖 教育生态平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杨体荣
20世纪后期,为了应对政府压力和赢得政府资金支持,剑桥大学在科技转化政策和组织机构上进行了一系列单方面的变革,缺乏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与沟通,简言之,在政策上从知识产权自由化走向集权化;在组织机构上,技术转化组织经过多次变革之后呈现功能模糊,服务脱节的困境。这些改革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打破了技术转化领域的已有平衡,造成科技转化能力下降,大学衍生公司减少的境况;通过分析,我们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大学在技术转化领域的改革,必须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协调和沟通;推动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学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等。
关键词:
剑桥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韦曙林
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高等学府之一,大约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其中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剑桥大学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的制度保障体系中,就包括激励学生创新的奖学金制度。本文依据英文原版《剑桥大学报告人》(CambridgeUniversity Reporter)关于奖学金的特刊,分析剑桥大学在奖学金的价值取向、奖学金类型及特色(包括资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晓鹏
文章采用网络和文献调研法,从政策框架、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剑桥大学科研数据管理实践经验。调研发现剑桥大学拥有完善的科研数据管理政策框架,形成了政策驱动和参与式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术型图书馆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数据管理 剑桥大学 服务模式 科研数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建立
近30年来,英国政府教育部门在政策上一直鼓励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视其为开展长期变革的推动因素。在此背景下,剑桥大学创业中心通过提升企业家精神的教学和培训质量,形成创业文化和创业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三阶段的三部分课程模型、创业教育在自我效能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本文概括归纳了该中心在创业课程、创业技能和知识教学领域的实践经验,并对评估方法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课程 自我效能感 评估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萌
剑桥大学将高校、创新成果与新经济一体化地联系起来,通过学术创业与集群发展的共生、共赢,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转型、再到知识创造的跨越。其主要举措包括:通过创意训练实现学术知识与商业实战的跨界交融,探索多种创业解决方案;以辐射创业全流程的激励措施带动区域创业;全力打造集群式成果转化的技术推进平台,实现技术、资本和政策的高效融合。为建设高水平"双创"教育体系,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要进一步向产业倾斜,课程体系应体现产业化导向;要加强高校创业支持机构的建设,以强化创业激励;要完善学术成果产业链,精准对接学术创业与技术集群。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创业集群 剑桥大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廷勇
与晦涩式口语传统的对话,苏格拉底明确界定了说话、思想、存在和真实的本质关联,认为思想是心灵就某个关注对象自己跟自己的谈话。与演说式口语传统的对话,苏格拉底批评智者的演说术消解了说话的求真本质,破坏了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伦理和自由关系,败坏了年轻人的灵魂。他认为说话与伦理、正义和德性关系重大。苏格拉底在对话式的哲学生活中向人们表明什么是好的对话,何以通过对话省察自己内在心灵,引导他人,进而走上追寻真实、理性和德性的思之道路。苏格拉底对话式口语传统与教育是同构耦合的,是本真教育的显现和在场,为教育准备了求真向善的基底。对置身于媒介丛林中的教育来说,苏格拉底对话的启示是,在寻求媒介与说话和对话的深度融合之中将学校营造为精神世界的学习共同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罗纳德·格罗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生活在古典时期的雅典,被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的导师","给予西方文明最深远影响的两位历史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晚他好几个世纪的耶稣。英国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临终时意味深长地说:"我曾是苏格拉底。我一定和他交谈过,我也一定与耶稣交谈过。我能模糊地忆起与他们俩在一起时的情景。"有别于"传道者"和"受难者"耶稣传递给世人的"爱"和"信"的伟大力量,苏格拉底影响西方文明的地方在于,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雁 孔寒冰 王沛民
大学的职能正在拓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提升国家竞争力、生产率和创业创新能力 ,已是作为现代一流大学重要标志的一种新的学术职能。本文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例 ,具体阐述了该项新职能的所作所为 ,初步探讨了剑桥在此得以成功的自觉理念 ,以供我国研究型大学争创一流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唐曦
基于“知识交流论”及“知识地图”理论,阐述图书馆学术交流馆员的岗位设置具备一定的理论依据。针对我国学术交流馆员缺失的问题,从战略规划、培训发展模式、培训项目特点、REF细指标分析四方面论述剑桥大学学术交流馆员培训项目发展特征。同时,探求其学术交流馆员发展机制的借鉴价值,提出四方面参考性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制定图书馆学术交流战略规划方向,设置专职学术交流岗位;顶层设计详细完善的培训发展机制;开展年度职业发展评估计划;认真研读学科评估细则,开拓学术交流服务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