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6)
2023(7195)
2022(6175)
2021(5709)
2020(4562)
2019(10622)
2018(10335)
2017(19133)
2016(10574)
2015(11885)
2014(12311)
2013(11839)
2012(10794)
2011(9608)
2010(9905)
2009(8698)
2008(8591)
2007(7699)
2006(6941)
2005(6234)
作者
(31530)
(26262)
(26120)
(25056)
(16947)
(12795)
(12007)
(10288)
(10051)
(9710)
(9325)
(8914)
(8697)
(8398)
(8159)
(8019)
(8002)
(7725)
(7706)
(7622)
(6511)
(6409)
(6191)
(6151)
(6035)
(5950)
(5791)
(5781)
(5300)
(5293)
学科
(41794)
经济(41759)
管理(26510)
(22128)
(16699)
企业(16699)
方法(15737)
中国(13905)
数学(13516)
地方(13389)
数学方法(13325)
(11705)
(9588)
业经(9242)
理论(8359)
环境(8213)
农业(7984)
(7459)
城市(7363)
(6694)
(6479)
教学(6475)
贸易(6474)
(6246)
(6114)
(6039)
地方经济(5718)
(5675)
教育(5673)
资源(5541)
机构
学院(149471)
大学(148172)
管理(54357)
(52424)
经济(50776)
研究(49365)
理学(46051)
理学院(45299)
管理学(44207)
管理学院(43912)
中国(36315)
科学(33469)
(33412)
(25402)
(25018)
(24524)
中心(24171)
业大(23987)
(23557)
(23384)
师范(23302)
研究所(22208)
北京(20588)
(20194)
农业(19966)
师范大学(18779)
财经(18567)
(18426)
技术(17886)
(17463)
基金
项目(102095)
科学(79953)
研究(72613)
基金(72512)
(63640)
国家(63119)
科学基金(54891)
社会(45124)
社会科(42700)
社会科学(42687)
(41254)
基金项目(39930)
自然(36989)
自然科(35944)
自然科学(35932)
自然科学基金(35278)
教育(34558)
(34428)
编号(30107)
资助(28625)
成果(23668)
重点(23048)
(21928)
课题(21567)
(21004)
(20852)
创新(19434)
大学(19181)
科研(19141)
计划(18645)
期刊
(61870)
经济(61870)
研究(42244)
中国(33279)
学报(24564)
科学(21963)
(21789)
教育(20460)
管理(18813)
大学(18474)
(17856)
学学(16990)
农业(14884)
技术(14664)
图书(11451)
(10772)
金融(10772)
业经(10527)
资源(9609)
问题(9469)
(8845)
城市(8818)
经济研究(8427)
书馆(8364)
图书馆(8364)
财经(8252)
(7855)
现代(7593)
科技(7562)
(7399)
共检索到22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承华  杨宇  谭伟  
基于当前新城建设中水岸空间功能单一、活力缺乏等问题的反思,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提出构建"共生网络"的思路,促进水城空间融合和水岸空间活化。通过对水岸空间类型及其与城市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水城共生的要素与建构策略。结合无锡市太湖新城水岸空间专项城市设计项目实践,从"面的构建"、"线的策划"、"点的营造"三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强调需要形成分级分类、具有操作性的水岸空间设计导则,指导水岸空间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滋淞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城市设计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途径。它把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文章从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等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进行研究与论述,并结合无锡城市设计项目导则编制的归纳研究,总结城市设计导则的特性与要素,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斌  陆昕  
随新常态下,经济、就业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使得就业援助这一举措在当前更为突出。经过多年努力,无锡市就业援助工作横向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纵向与"十二五"前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坚持把"精准帮扶"的理念贯彻始终,为下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斌  陆昕  
随新常态下,经济、就业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使得就业援助这一举措在当前更为突出。经过多年努力,无锡市就业援助工作横向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纵向与"十二五"前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坚持把"精准帮扶"的理念贯彻始终,为下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夏敏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了一些构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玉生  沈伟明  蔡永民  
为了保证党管人才原则的贯彻落实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省无锡市以制度创新突破人才竞争、流动、分配等方面的瓶颈,形成了以用人制度、流动制度、评价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管理体系,并在建设人才新高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戴岳明  花小慧  蒋晓峰  
过去十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了惊人的奇迹,成为锡城转型发展的缩影和典范,在"十二五"发展的新格局中,滨湖区仍承载着争当锡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示范区的使命。无锡滨湖,自古就是钟灵毓秀之地,吴文化在此孕育,工商文化在此发祥,佛文化源远流长,山水文化更是凝锡城乃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叡  李云梅  李尉尉  
以无锡市1991、1996、2001和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后的波段组合阈值提取法对无锡市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参照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修正;通过影像叠加分析,研究1991~2005年无锡市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无锡市城市总体扩张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城市扩展出现快速发展。同时无锡市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出不均匀性,主要包括集中连片发展和轴向扩展两种典型的扩展模式,而城市扩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常州-无锡-苏州城市中心线沿线和环太湖方向,其中以东南部和东部扩展最为迅速;结合无锡市1991~2005年社会经济以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铭康  
2013年12月,江苏省无锡市人才市场和无锡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正式合并,组建成立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今年以来,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根据部、省开展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至上"的工作主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健全制度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优质服务为重点,扎实推进改进作风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磊磊  尹昌斌  米健  
运用分解分析方法对工业污染变化进行地区分解、影响因素分解和综合分解,建立包含地区和影响因素的工业污染分解模型,并且应用该模型对2001-2005年无锡市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主要是江阴的经济规模、能耗技术和排污技术,市区的经济规模和能耗技术,以及宜兴的经济规模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区来看,无锡市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主要源于江阴,而宜兴的影响逐渐增强,市区的影响趋于减弱。从影响因素来看,三个地区的经济规模效应都为正,而且显著大于其他三种效应;经济结构是影响力最弱的因素;技术变迁有显著影响,但在三个地区间存在差异性。为了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宏杰  纪叶  刘力飞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内容与规划管理有效衔接的桥梁,随着城市设计越来越得到重视,城市设计导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操作、可实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构建了"城市设计系统拼叠法"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方法。"城市设计系统拼叠法"包含了"系统拼合"和"系统叠加"两个内容,前者通过将管控要素直接落位到地块,实现城市设计管控内容与地块的链接,后者把每个系统作为一个图层,然后将各个图层按照权重分配并进行叠加,形成系统拼合图,以此来实现设计要求与地块挂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无锡太湖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综合性、多学科的本科普通高校,是无锡市重点建设的本科高校,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201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无锡太湖学院,成为江苏省首家成功转设的民办本科高校和无锡市第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伟  ~  严长清  陈江龙  段学军  
为了协调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借鉴已有各种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将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滨湖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并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通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评价,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低四级自然生态约束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和管制措施,为滨湖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俊宴  谭瑛  胡昕宇  
城市交通干道和大单位切割后的零散地块在我国各城市拓展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城市中心地区的零散地块经常成为规划整合的难点。本文以无锡五爱广场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探讨了在零散地块的城市设计中如何统一空间形态,凸显城市特色,使城市中心区的意象得到强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志丰  陆效平  
研究目的:探索地区建设扩展空间选择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建设用地指标供给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适宜性评价与用地扩展的冷热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基于本底适宜性评价,划分空间开发适宜等级,结合建设用地扩展冷热点分析,选择最佳的建设空间扩展区位,发现无锡新区的硕放中部、梅村东部、新安中部和鸿山西部地区为建设空间重点扩展区,鸿山东北部、新安沿湖地区为非建设空间重点保留区。研究结论:基于适宜性评价和冷热点分析进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研究,有助于地区合理配置建设空间,提高建设用地布局的科学性,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用地指标分配、发展时序确定的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