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
- 2023(1687)
- 2022(1426)
- 2021(1401)
- 2020(1334)
- 2019(3056)
- 2018(2977)
- 2017(6150)
- 2016(3276)
- 2015(3342)
- 2014(3203)
- 2013(3295)
- 2012(3026)
- 2011(2612)
- 2010(2727)
- 2009(2825)
- 2008(3087)
- 2007(2770)
- 2006(2602)
- 2005(2488)
- 学科
- 济(17072)
- 经济(17056)
- 业(15603)
- 企(15166)
- 企业(15166)
- 管理(14103)
- 方法(10587)
- 数学(10034)
- 数学方法(10007)
- 财(9465)
- 务(8522)
- 财务(8522)
- 财务管理(8519)
- 企业财务(8394)
- 制(3844)
- 体(2915)
- 融(2778)
- 金融(2778)
- 体制(2665)
- 关系(2437)
- 市场(2416)
- 业经(2185)
- 银(2084)
- 银行(2084)
- 中国(1959)
- 行(1916)
- 公司(1887)
- 对外(1854)
- 外经(1834)
- 经济关系(1815)
- 机构
- 大学(50241)
- 学院(47844)
- 济(22805)
- 经济(22462)
- 管理(21169)
- 理学(18490)
- 理学院(18366)
- 管理学(18166)
- 管理学院(18075)
- 财(13657)
- 研究(13156)
- 中国(11238)
- 财经(11002)
- 经(10082)
- 京(9599)
- 财经大学(8515)
- 商学(7151)
- 商学院(7106)
- 经济学(6937)
- 融(6816)
- 金融(6688)
- 北京(6418)
- 经济学院(6333)
- 所(6330)
- 江(5975)
- 中心(5711)
- 科学(5707)
- 研究所(5273)
- 上海(5177)
- 州(5175)
共检索到71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芳
在传统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8年面板数据,考察了盈余管理造成的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股价处于上升通道中时(即投资者看好投资前景时),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并且融资约束对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显著,但盈余操纵导致错误定价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不大;股指处于下降通道时,通过盈余操纵导致股价高估的公司,往往无法获得外部股权融资,只体现了更高的稳定股价和投资的意愿,因此,此类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艳 王政丹 李炜
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融资约束、代理冲突两个角度出发,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现金股利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在现金股利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相关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由低融资约束或代理冲突导致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现金股利的发放能对其进行有效抑制;管理层利用权力能够减少股利支付,从而降低现金股利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抑制作用;并没有证据表明股利发放会加剧高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陈晶萍
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融资约束程度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以及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现金股利政策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意愿越强,股利分配水平也越高;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负相关,表明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抑制融资约束公司中自由现金流产生的过度投资问题,但没有证据表明现金股利的发放提高了高融资约束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淑莲 吴世飞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ICS)视角,研究公司控制人持股的协同与壁垒效应。首先,通过Tobin Q和自由现金流两种标准证实代理问题是ICS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检验ICS与控制人持股份额之间的关系考察控制人持股效应。研究结论显示,ICS随控制人持股份额的增加而呈倒N型的变化趋势,说明控制人持股呈现出区间效应特征:当控制人持股份额在40%以下或50%以上时,呈现协同效应;当控制人持股份额在40%~50%时,呈现壁垒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敦力 王艳华
利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以及高管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相对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而言,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且股权激励力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显著。在投资不足行为中,股权激励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抑制更加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产权性质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淑莲 吴世飞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ICS)视角,研究公司控制人持股的协同与壁垒效应。首先,通过TobinQ和自由现金流两种标准证实代理问题是ICS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检验ICS与控制人持股份额之间的关系考察控制人持股效应。研究结论显示,ICS随控制人持股份额的增加而呈倒N型的变化趋势,说明控制人持股呈现出区间效应特征:当控制人持股份额在40%以下或50%以上时,呈现协同效应;当控制人持股份额在40%~50%时,呈现壁垒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徐志立 李倩
本文对公司股权融资超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IPO超募融资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超募率公司面临较宽松的融资约束,代理问题诱发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行为;低超募率公司投资现金流表现为较强的敏感性,而较紧的融资约束性导致公司的投资不足;股权超募为公司带来了巨额自由现金流,但股权融资的市场效率较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徐志立 李倩
本文对公司股权融资超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IPO超募融资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超募率公司面临较宽松的融资约束,代理问题诱发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行为;低超募率公司投资现金流表现为较强的敏感性,而较紧的融资约束性导致公司的投资不足;股权超募为公司带来了巨额自由现金流,但股权融资的市场效率较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淑莲 吴世飞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ICS)视角,研究公司控制人持股的协同与壁垒效应。首先,通过Tobin Q和自由现金流两种标准证实代理问题是ICS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检验ICS与控制人持股份额之间的关系考察控制人持股效应。研究结论显示,ICS随控制人持股份额的增加而呈倒N型的变化趋势,说明控制人持股呈现出区间效应特征:当控制人持股份额在40%以下或50%以上时,呈现协同效应;当控制人持股份额在40%50%时,呈现壁垒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宁彦君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内部现金流是影响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但学术界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成因还存在较多争论。本文选取了国外重要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献,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春方 周大伟 吴澄澄
本文以2003~201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信任环境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信任环境可降低民营企业经理人代理问题,使民营企业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低。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竞争性解释以及相关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好的信任环境降低的主要是内部监督治理较差和经理人薪酬激励较弱的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在内部监督治理较好和经理人激励较强的民企中作用不明显,这表明信任环境在公司治理较弱时发挥了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信任环境这一非正式制度是被现有文献忽略的影响代理问题的重要变量,以此拓展和丰富了制度环境影响公司代理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信任环境 公司治理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阳芳 王聪
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投资与企业内部现金流高度敏感,而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中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有治理作用,可有效约束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降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运用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1)企业新增投资与内部现金流正相关;(2)会计稳健性有利于降低融资约束及代理问题带来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3)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减少管理层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行为,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结论对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实施、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控制及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投资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良元
大量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现金流对其投资支出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学术界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产生的具体原因,甚至对其是否真的存在还存在激烈的争论。本文对现有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融资约束模型、代理模型,以及相关的争论和部分学者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否真实存在提出的质疑,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鲁光
高管变更信号效应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环境及经营决策。文章选用2007-2014年上市公司组成的样本验证高管变更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变更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管变更、董事长与总经理同时变更以及新任高管为外部聘任的会导致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表明,高管变更使企业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投资水平。研究为企业防范高管变更产生的融资与投资风险和完善人力资源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廖义刚
已有研究证实了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以及边际投资收益递减规律均可能影响应计成分的持续性,揭示了资本市场对盈余的应计成分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但鲜有研究关注盈余的现金流成分与股价关系的影响因素。文章发现,过度投资会显著地降低现金流的价格敏感性,且对于现金持有水平高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过度投资对现金流价格敏感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一方面从经营活动现金流的价格敏感性视角揭示了过度投资的负面经济后果,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市场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样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